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特别推荐】关于音乐公开课的思考

编辑:csm351
2009-05-15
  【内容简介】本文主要从公开课的导向、如何评价公开课、对今后的设想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做出展望。
  【关键字词】音乐 公开课 思考 导向 设想
  笔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快三十年了,观看过许多不同层次及类型的音乐公开课,还曾多次担任县(区)级音乐公开课的评委,目睹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媒体及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观念、新思想开始在音乐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形式及理念层出不穷,使得音乐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新的音乐课教学模式也引出了新的探讨。近年来一系列音乐教学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其中有些课能够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创新,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人感觉新颖,给人新的启示,还能激发教师对新课程的研究与探索,符合音乐教学改革的思想;有些课却弄虚作假,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这就必然产生这样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望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公开课的导向
  所谓公开课,就是教师与学生将一节课的内容、形式、过程向课堂以外展示的一种表现方式。公开课就听课者而言,是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愿,希望能从公开课中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就执教者而言,则希望公开课能够完美、体面、能得到评委及听课者的好评。
  于是认真按照新课标、新要求去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制作教学软件。但当面对教学主体时才发现,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对音乐了解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有的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对音乐有较好的理解和表现,其中部分学生钢琴考级都通过了八级或十级,但这些学生只是学生中的少数,有些班连一个都没有,所以执教老师精心设计的某一环节就无法体现。从某些课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使公开课更加完美:1、借用他班的学生来表演(演奏、演唱、舞蹈等);2、一节课在同一班反复上过多次。听课老师一听就知道了这节课是怎么一回事,上课的学生对这节课已经非常熟悉,执教老师的想法做法学生都清清楚楚,听课者看到的是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程序机械的去完成每一个环节,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记得几年前在珠海召开的音乐教学研讨会上,《中国音乐教育》的主编吴斌先生就公开课的问题曾提出:“如今公开课存在的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表演的东西太多,外国的专家观看我们的公开课也有同样的看法,让人一看就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如今市场流行假货,舞台上流行假唱,球场上出现假球,难道课堂上也能允许假课的存在甚至流行吗?听课的老师都会提出疑问:这种公开课将给学生及听课者带来什么影响?
  追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虽然经历无数改革,但都不可改变一个真理就是“求知、求真”。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用传承式的教育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现代教学的理念中则贯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新思想。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都不应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否则就会给人错误的导向,带来不良后果。
  我曾观摩某重点中学的教学开放日,其中有一节音乐课的课题是《牧场上的歌》,那是把竖笛引入课堂的公开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配合得非常熟练。如果说是复习旧曲目,同学们表现的熟练完美那还令人可以接受,但对新曲还能吹奏得那样老练那样胸有成竹,像受过长期训练的乐手似的,这就让人难以相信了。面对一首新歌曲仅用一节课的时间能完成齐奏,还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多声部的演奏?凡搞过器乐教学的老师应该是一目了然的,都能清楚看出其中的奥秘。课后我找学生交谈的结果也证实了其他听课老师的判断:又是一节上过多次的公开课!这样的教学表演课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呢?美国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曾通过“妈妈给两个孩子分苹果”的实验证明,虽然善于说假话的孩子容易得到妈妈的表扬,但这样的孩子的成长是畸形的。这还能说明一个现实问题: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也许话说得严重了,但至少学生会认为老师是在上假课,为了其自身利益在上假课,为了利益不惜利用学生来进行欺骗。如果这节课又获得某种奖励的话,那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可设想的。我们假想一下学生会怎么想?他们或许会想:老师骗人了,老师带着我们一起骗人了,老师骗人获得了表扬和奖励,老师因此表扬了我们……由此下去学生会对“欺骗”产生歪曲的想法,会认为为了利益可以去欺骗,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试想,一代又一代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走向社会,这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如果能真实地反映一节课的情况,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失败与成功的过程,正视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比赛名次而弄虚作假。
  二、如何评价公开课
  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展现在我们面前。大胆创新、勇于进取是好事,但必须真实可信,能给人新的启示。教师备课除了要对教材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死搬教条。学生参与的过程要允许学生阐明其自己的看法,也许学生的看法与老师的不一致,也许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便如此,老师都应该对学生的看法给予正面的评价,不要千面一人:大家都是正确的。现代教学观点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音乐尖子。教师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其实一节课究竟该如何上,并无标准答案可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审美的观点与角度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要给人以正确的导向,给人新知识,给人带来愉悦。只要能做到这几点就应该是一节好课。一些哗众取宠,弄虚作假的做法都应该彻底摒弃。
  2003年我区许多音乐教师都聆听过来自上海的教育专家刘德昌先生的一节音乐教学讲座。刘先生在讲解《小猫钓鱼》的课时,并没有用任何辅助教学的课件,也没有用任何媒体,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准确的运用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将课堂气氛搞得非常活跃,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短短的几十分钟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听课的老师曾多次情不自禁地鼓掌。刘老师的课为何能给听课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对音乐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是他对学生心理素质及音乐素质的充分了解,也是他优秀的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能具备这些因素的话,要上一节优质课还会有什么困难吗?如今有些上课的教师并没有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语言表达、器乐演奏、声乐演唱等综合素质),把重点放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也不管是否合适通通用上。给人的感觉是眼花缭乱,好象借用媒体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就失去了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意义。今年5月我观赏了本区某实验中学一位年轻教师的易地教学公开课,课题是《西部放歌》。这一节课选自《艺术》课教材,授课者对整节课的构思新颖有创意,她巧妙地使用了简单的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西部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图片与录像,播放了不同民族的歌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到了西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领略到了不同民族的特征,使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不同民族的特点。媒体的使用恰当,加上她语言清晰简洁,教态自然大方,与学生的交流和蔼可亲,很快就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深受学生喜爱。她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勇于创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与老师的互动教学之中,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整个课堂老师学生及听课者融为一体(当时有部分来自外省的老师)。这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是一节值得借鉴的好课。此事也能说明一个问题,优质课并非少数专家的专利,普通老师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用心钻研教材,认真了解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上好每一节课。
  【内容简介】本文主要从公开课的导向、如何评价公开课、对今后的设想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做出展望。
  【关键字词】音乐 公开课 思考 导向 设想
  笔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快三十年了,观看过许多不同层次及类型的音乐公开课,还曾多次担任县(区)级音乐公开课的评委,目睹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媒体及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观念、新思想开始在音乐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形式及理念层出不穷,使得音乐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新的音乐课教学模式也引出了新的探讨。近年来一系列音乐教学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其中有些课能够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创新,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人感觉新颖,给人新的启示,还能激发教师对新课程的研究与探索,符合音乐教学改革的思想;有些课却弄虚作假,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这就必然产生这样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望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公开课的导向
  所谓公开课,就是教师与学生将一节课的内容、形式、过程向课堂以外展示的一种表现方式。公开课就听课者而言,是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愿,希望能从公开课中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就执教者而言,则希望公开课能够完美、体面、能得到评委及听课者的好评。
  于是认真按照新课标、新要求去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制作教学软件。但当面对教学主体时才发现,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对音乐了解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有的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对音乐有较好的理解和表现,其中部分学生钢琴考级都通过了八级或十级,但这些学生只是学生中的少数,有些班连一个都没有,所以执教老师精心设计的某一环节就无法体现。从某些课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使公开课更加完美:1、借用他班的学生来表演(演奏、演唱、舞蹈等);2、一节课在同一班反复上过多次。听课老师一听就知道了这节课是怎么一回事,上课的学生对这节课已经非常熟悉,执教老师的想法做法学生都清清楚楚,听课者看到的是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程序机械的去完成每一个环节,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记得几年前在珠海召开的音乐教学研讨会上,《中国音乐教育》的主编吴斌先生就公开课的问题曾提出:“如今公开课存在的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表演的东西太多,外国的专家观看我们的公开课也有同样的看法,让人一看就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如今市场流行假货,舞台上流行假唱,球场上出现假球,难道课堂上也能允许假课的存在甚至流行吗?听课的老师都会提出疑问:这种公开课将给学生及听课者带来什么影响?
  追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虽然经历无数改革,但都不可改变一个真理就是“求知、求真”。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用传承式的教育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现代教学的理念中则贯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新思想。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都不应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否则就会给人错误的导向,带来不良后果。
  我曾观摩某重点中学的教学开放日,其中有一节音乐课的课题是《牧场上的歌》,那是把竖笛引入课堂的公开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配合得非常熟练。如果说是复习旧曲目,同学们表现的熟练完美那还令人可以接受,但对新曲还能吹奏得那样老练那样胸有成竹,像受过长期训练的乐手似的,这就让人难以相信了。面对一首新歌曲仅用一节课的时间能完成齐奏,还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多声部的演奏?凡搞过器乐教学的老师应该是一目了然的,都能清楚看出其中的奥秘。课后我找学生交谈的结果也证实了其他听课老师的判断:又是一节上过多次的公开课!这样的教学表演课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呢?美国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曾通过“妈妈给两个孩子分苹果”的实验证明,虽然善于说假话的孩子容易得到妈妈的表扬,但这样的孩子的成长是畸形的。这还能说明一个现实问题: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也许话说得严重了,但至少学生会认为老师是在上假课,为了其自身利益在上假课,为了利益不惜利用学生来进行欺骗。如果这节课又获得某种奖励的话,那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可设想的。我们假想一下学生会怎么想?他们或许会想:老师骗人了,老师带着我们一起骗人了,老师骗人获得了表扬和奖励,老师因此表扬了我们……由此下去学生会对“欺骗”产生歪曲的想法,会认为为了利益可以去欺骗,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试想,一代又一代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走向社会,这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如果能真实地反映一节课的情况,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失败与成功的过程,正视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比赛名次而弄虚作假。
  二、如何评价公开课
  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展现在我们面前。大胆创新、勇于进取是好事,但必须真实可信,能给人新的启示。教师备课除了要对教材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死搬教条。学生参与的过程要允许学生阐明其自己的看法,也许学生的看法与老师的不一致,也许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便如此,老师都应该对学生的看法给予正面的评价,不要千面一人:大家都是正确的。现代教学观点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音乐尖子。教师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其实一节课究竟该如何上,并无标准答案可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审美的观点与角度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要给人以正确的导向,给人新知识,给人带来愉悦。只要能做到这几点就应该是一节好课。一些哗众取宠,弄虚作假的做法都应该彻底摒弃。
  2003年我区许多音乐教师都聆听过来自上海的教育专家刘德昌先生的一节音乐教学讲座。刘先生在讲解《小猫钓鱼》的课时,并没有用任何辅助教学的课件,也没有用任何媒体,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准确的运用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将课堂气氛搞得非常活跃,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短短的几十分钟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听课的老师曾多次情不自禁地鼓掌。刘老师的课为何能给听课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对音乐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是他对学生心理素质及音乐素质的充分了解,也是他优秀的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能具备这些因素的话,要上一节优质课还会有什么困难吗?如今有些上课的教师并没有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语言表达、器乐演奏、声乐演唱等综合素质),把重点放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也不管是否合适通通用上。给人的感觉是眼花缭乱,好象借用媒体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就失去了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意义。今年5月我观赏了本区某实验中学一位年轻教师的易地教学公开课,课题是《西部放歌》。这一节课选自《艺术》课教材,授课者对整节课的构思新颖有创意,她巧妙地使用了简单的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西部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图片与录像,播放了不同民族的歌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到了西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领略到了不同民族的特征,使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不同民族的特点。媒体的使用恰当,加上她语言清晰简洁,教态自然大方,与学生的交流和蔼可亲,很快就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深受学生喜爱。她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勇于创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与老师的互动教学之中,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整个课堂老师学生及听课者融为一体(当时有部分来自外省的老师)。这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是一节值得借鉴的好课。此事也能说明一个问题,优质课并非少数专家的专利,普通老师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用心钻研教材,认真了解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上好每一节课。
  当然专家评课也是各抒己见,各有各的观点和看法。中央电视台今年刚刚结束青年歌手大奖赛其中一场民族唱法的比赛中就出现了评委对歌手的不同评价,大多数评委都认为来自云南的姐弟俩的演唱纯真朴素感人,具有浓郁的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评委,有的评委还激动的站起来鼓掌,但也有少数评委认为他们的歌声少了一些科学发声的方法,还要进一步学习提高。这和我们对一节优质课的评价是一样的,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节课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能给听课者带来新的启迪。这就是一节好课,而公开课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三、对今后的设想
  关于公开课提出的问题:如何才能避免弄虚作假的现象出现呢?我认为主要是从淡化比赛开始,把公开课真正当成交流探索的课,不要看重名利,一切以学生为重,个人的因素考虑太多就难免出现问题。
  今年5月底全区中小学舞蹈比赛,高中组就出现了冒名顶替的现象。有些学校为了取得好名次,请专业演员冒充本校学生上台比赛,结果被评委发现而取消名次。回想过去的许多比赛,这样的事还是经常发生的。明知是错的为何还要这样呢?还是名利思想作怪,弄虚作假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老师是最好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作为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就是老师的综合素质。今年5月我校刚毕业的新教师上公开课(过关课),新教师都非常认真的准备了这节公开课。我科组一名新教师根据自己擅长演奏琵琶的特长选择了欣赏课《十面埋伏》,正赶上广东省教研室的专家伍向平老师来校指导工作,听了这节课。课后伍老师给以评价:“这位新教师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演奏能力,完全可以把这节课上得很好,但是这节课使用的媒体太多,没能充分展示出授课者自身的演奏水平,建议可否不用媒体,只带琵琶上课堂,现场演奏能给学生带来最真实的感受,因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其实这位新教师第一学期在其它班开始上《十面埋伏》时,就没有使用媒体,课堂效果都非常好,但在准备公开课时,因为看到其他新教师都在努力自制软件,所以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去制作软件,而忽视了自己擅长演奏的重要因素,冲淡了学生对琵琶演奏欣赏真实情感的感受。听取专家的建议后,她及时调整了课堂的设计,精选了一部分媒体辅助教学,把重点放在琵琶的演奏与欣赏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的互动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这节课在参加区录像课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被区选送佛山大市参加音乐录像课评比,结果还是一等奖,并直接送省参赛。这件事也说明一个道理,在音乐教学中,课件的制作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些课也许不用课件还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堂课的好坏,并不是媒体手段所能决定的。只要从教者能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修养,较好的把握课堂、了解学生,运用自身的优势,再适当的配以新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将更有兴趣去听去学,教师本身也会得益匪浅。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信息可能对我们中学教师有所启发:刘欢---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手,又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艺术教研室的教师,他为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西方音乐史》是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学生们说刘欢的课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盛宴。刘欢在讲台上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线条简洁明快。作为明星,他衣服朴素,样式无奇;作为老师,他的道具很轻便也很有个性,一支粉笔足矣。他的上课风格也一脉相承,不属于幽默类型,不会刻意讲笑话取悦大家,而是直入主题;他讲课连贯而流畅,总有一气呵成的感觉;他上课不带稿,人名、生卒年、曲名工工整整一黑板写上去,故事信手拈来一个个讲下来,内容丰富、有条不紊;他会多种语言,人名、曲名都用中西双语念出来,有的曲段索性拿西文现场唱出来;他很注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感受音乐,不要人云亦云;他善于引经据典,他的课都是用一位位音乐大师的故事串起来,以他独到的经典语言突显出音乐和大师们的亮点。他情绪饱满地为学生讲解西方音乐史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有人注意到他的教案中几乎囊括了西方音乐史方面的所有知识点,如此大量的信息量,他却以行云流水般的气势一气呵成。想必在备课方面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听课者对刘欢的评价第一是真实的情感,第二是自然。这就是教师本身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为人师者,我们的使命是去教育一代代后人学做“真善美”的人,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培育栋梁之材。对于公开课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现象,我想即使学生能容忍、家长能容忍、社会能容忍,我们做“园丁”的这份责任心也不能容忍吧?!一堂好课并不单单靠新的教学工具的使用就能成功,更加不可能靠弄虚作假就能达到目的!要想上好这一堂公开课,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磨合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执教者本身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根本。  当然专家评课也是各抒己见,各有各的观点和看法。中央电视台今年刚刚结束青年歌手大奖赛其中一场民族唱法的比赛中就出现了评委对歌手的不同评价,大多数评委都认为来自云南的姐弟俩的演唱纯真朴素感人,具有浓郁的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评委,有的评委还激动的站起来鼓掌,但也有少数评委认为他们的歌声少了一些科学发声的方法,还要进一步学习提高。这和我们对一节优质课的评价是一样的,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节课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能给听课者带来新的启迪。这就是一节好课,而公开课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三、对今后的设想
  关于公开课提出的问题:如何才能避免弄虚作假的现象出现呢?我认为主要是从淡化比赛开始,把公开课真正当成交流探索的课,不要看重名利,一切以学生为重,个人的因素考虑太多就难免出现问题。
  今年5月底全区中小学舞蹈比赛,高中组就出现了冒名顶替的现象。有些学校为了取得好名次,请专业演员冒充本校学生上台比赛,结果被评委发现而取消名次。回想过去的许多比赛,这样的事还是经常发生的。明知是错的为何还要这样呢?还是名利思想作怪,弄虚作假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老师是最好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作为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就是老师的综合素质。今年5月我校刚毕业的新教师上公开课(过关课),新教师都非常认真的准备了这节公开课。我科组一名新教师根据自己擅长演奏琵琶的特长选择了欣赏课《十面埋伏》,正赶上广东省教研室的专家伍向平老师来校指导工作,听了这节课。课后伍老师给以评价:“这位新教师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演奏能力,完全可以把这节课上得很好,但是这节课使用的媒体太多,没能充分展示出授课者自身的演奏水平,建议可否不用媒体,只带琵琶上课堂,现场演奏能给学生带来最真实的感受,因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其实这位新教师第一学期在其它班开始上《十面埋伏》时,就没有使用媒体,课堂效果都非常好,但在准备公开课时,因为看到其他新教师都在努力自制软件,所以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去制作软件,而忽视了自己擅长演奏的重要因素,冲淡了学生对琵琶演奏欣赏真实情感的感受。听取专家的建议后,她及时调整了课堂的设计,精选了一部分媒体辅助教学,把重点放在琵琶的演奏与欣赏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的互动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这节课在参加区录像课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被区选送佛山大市参加音乐录像课评比,结果还是一等奖,并直接送省参赛。这件事也说明一个道理,在音乐教学中,课件的制作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些课也许不用课件还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堂课的好坏,并不是媒体手段所能决定的。只要从教者能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修养,较好的把握课堂、了解学生,运用自身的优势,再适当的配以新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将更有兴趣去听去学,教师本身也会得益匪浅。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信息可能对我们中学教师有所启发:刘欢---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手,又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艺术教研室的教师,他为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西方音乐史》是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学生们说刘欢的课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盛宴。刘欢在讲台上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线条简洁明快。作为明星,他衣服朴素,样式无奇;作为老师,他的道具很轻便也很有个性,一支粉笔足矣。他的上课风格也一脉相承,不属于幽默类型,不会刻意讲笑话取悦大家,而是直入主题;他讲课连贯而流畅,总有一气呵成的感觉;他上课不带稿,人名、生卒年、曲名工工整整一黑板写上去,故事信手拈来一个个讲下来,内容丰富、有条不紊;他会多种语言,人名、曲名都用中西双语念出来,有的曲段索性拿西文现场唱出来;他很注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感受音乐,不要人云亦云;他善于引经据典,他的课都是用一位位音乐大师的故事串起来,以他独到的经典语言突显出音乐和大师们的亮点。他情绪饱满地为学生讲解西方音乐史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有人注意到他的教案中几乎囊括了西方音乐史方面的所有知识点,如此大量的信息量,他却以行云流水般的气势一气呵成。想必在备课方面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听课者对刘欢的评价第一是真实的情感,第二是自然。这就是教师本身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为人师者,我们的使命是去教育一代代后人学做“真善美”的人,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培育栋梁之材。对于公开课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现象,我想即使学生能容忍、家长能容忍、社会能容忍,我们做“园丁”的这份责任心也不能容忍吧?!一堂好课并不单单靠新的教学工具的使用就能成功,更加不可能靠弄虚作假就能达到目的!要想上好这一堂公开课,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磨合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执教者本身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根本。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