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省际 > 正文

内蒙古信息:内蒙古的民族教育已进入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

编辑:csm351
2010-05-08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学生在练习马头琴

  身着紫色蒙古袍的敖登其木格拿出一幅幅图画,她用蒙古语大声念着“耳朵”、“嘴”……十几个孩子围坐着,跟着这位肤色微黑的女老师朗读。“现在学我们本民族语言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女老师告诉记者。

  这位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民族中学附属幼儿园教师的感受,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支撑:全区蒙古语授课幼儿园学前班的在校儿童由2005年的26645名增加到2009年34083名;与此同时,全区蒙古语授课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也有增加。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满达说,内蒙古的民族教育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民族学校吸引力增强

  阴山脚下,校舍成排,春天里的孩子们在平整的操场上欢快地追逐嬉闹着。土左旗民族中学校长杨文锁说,近年来政府已累计投了9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

  政府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加大,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校长阿布日固同样深有感触。今天的学校比之1997年他刚当校长时已变化很多,新建的小学教学楼6月就将竣工,总投资约4000万元的新教学楼、宿舍楼也将于今年动工。

  阿布日固说,学校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民族人才培育基地,学生不仅来自自治区各盟市,还有新疆、青海和甘肃等地。

  目前,内蒙古蒙古语授课学校以寄宿制为主。呼市蒙古族学校一年级学生张明江就住在学校宿舍。有老师的悉心照料,孩子们喜欢住在学校。满达介绍,目前寄宿制学生小学每人每天补助4元,初中补助5元,经费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拨付,去年就投入了2.72亿元。满达透露,在民族语言授课高中阶段和民族幼儿教育阶段也有望逐步实现免费教育。

  ●教师队伍素质在提高

  格根图亚的课桌上摊开着一本大学英语基础教程,她和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老师吴白音那讲课。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老师是在用蒙古语讲授英语。

  内蒙古师范大学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去年9月,格根图亚从遥远的阿鲁科尔沁旗来到“摇篮”,进入英语系学习。

  校长杨一江介绍,内蒙古师范大学1952年建校之初只有一个蒙古语授课班,如今,蒙古语授课专业已有21个,占全部专业的1/3以上;教师中,蒙古语授课教师也超过1/3。

  从“摇篮”中走出后,格根图亚也将有可能成为一名蒙古语授课专任教师。如今,内蒙古这样的老师已有几万人,从幼儿园到高校,都有大批出色的蒙古语授课教师。

  据内蒙古教育厅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近万人,在读研究生4000多人,分别占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的28.34%和33.29%。记者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533.68万,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2.11%。“通过数据能看出来,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满达说。

  ●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蒙古包、勒勒车,还有骆驼、牛、马的标本……走在呼市蒙古族幼儿园里,浓烈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地毯上,娜布琪老师正和3个小朋友玩着蒙古族民间传统的踝骨游戏。园长吴海棠说,蒙古族传统文化内容已经润物无声地走进幼儿园的各项教学活动里:说说“好来宝”(一种蒙古族民间曲艺形式);跳跳“筷子舞”、“安代舞”;讲讲《马头琴的故事》。

  满达说,饱含浓郁民族风情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区民族中小学中也在广泛开展着。比如兴安盟每年为蒙古语授课高中生组织辩论赛,巴彦淖尔市蒙古族中学面向大多数学生开展博克(摔跤)竞赛,乌海市蒙古族学校为市民免费举办蒙古语会话班……

  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记者见到了乌日斯嘎拉教授、那顺乌日图教授等几位在蒙古学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学院副院长乌日斯嘎拉说,我们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保持着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至今年初,在校博士生有101名。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