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省际 > 正文

广东信息:粤剧,因五邑名伶而动听

编辑:csm351
2011-08-17



一名老大倌准备粉墨登场



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



粤曲表演《换菜篮》



粤剧发烧友在自娱自乐

  “我今独抱琵琶望,尽把哀音诉,叹息别故乡。尽把哀音诉,叹息别故乡。唉,悲歌一曲寄声入汉邦。话短却情长,家国最难忘,悲复怆……”燕啼莺啭、韵味悠长,声声绕梁,这就是牵动岭南文化最敏感神经末梢的粤剧经典唱段(《昭君出塞》)。

  粤剧在五邑地区“着床”之前,这里已形成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从明代起,人们就非常推崇戏剧。史书记载“到明朝,戏剧演出不分上中下户……”到清朝,“锣鼓之声,无日不闻……”“城外河下,日有戏船”。

  随着粤剧在珠三角地区落户,我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奇的相似之处,从粤剧复兴鼻祖——清末开平籍名伶邝新华,到民国时期的四大名旦、四大名丑、以及解放后的艺术大师红线女,在粤剧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中,五邑人竟与粤剧有着同呼吸共命运的联系。



一名老大倌准备粉墨登场



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



粤曲表演《换菜篮》



粤剧发烧友在自娱自乐

  “我今独抱琵琶望,尽把哀音诉,叹息别故乡。尽把哀音诉,叹息别故乡。唉,悲歌一曲寄声入汉邦。话短却情长,家国最难忘,悲复怆……”燕啼莺啭、韵味悠长,声声绕梁,这就是牵动岭南文化最敏感神经末梢的粤剧经典唱段(《昭君出塞》)。

  粤剧在五邑地区“着床”之前,这里已形成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从明代起,人们就非常推崇戏剧。史书记载“到明朝,戏剧演出不分上中下户……”到清朝,“锣鼓之声,无日不闻……”“城外河下,日有戏船”。

  随着粤剧在珠三角地区落户,我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奇的相似之处,从粤剧复兴鼻祖——清末开平籍名伶邝新华,到民国时期的四大名旦、四大名丑、以及解放后的艺术大师红线女,在粤剧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中,五邑人竟与粤剧有着同呼吸共命运的联系。

  1 起源

  粤剧是什么时候在这块土地上“安营扎寨”的?到底是100多年前,还是近400年前?

  每天,我们城市的公园一角,总会有私伙局不分白天黑夜,“伊呀呀呀”唱个不眠不休。

  听,行腔低回婉转,歌声缠绵悱恻,让人欲罢不能,是这种声音把我们吸引到会城公园路上。在这不到数百米长的古榕道上,天天聚集着四档私伙局。

  看,台上正声情并茂,台下已如痴如醉。他们一定是深深地沉醉其中吧,要不然,这种场景怎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出现。

  一个问题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粤剧是什么时候在这块土地上“安营扎寨”?

  龙眼园私伙局几十位成员都是资深发烧友,他们从2001年开始摆唱,但他们谁也无法确定粤剧何时产生。

  “粤剧有很长很长的历史,至于有多少年,我不确定,一定是源远流长吧。”龙眼园陈伯告诉我们。

  “这个要查历史资料才知道,我不敢乱说,应该有好几百年历史吧。”天地彩霞曲艺局负责人钟玲说。

  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几位热心的老戏迷不约而同指点迷津:新会东关路留下五邑唯一的明代石戏台。

  穿过两条车水马龙的马路,我们来到会城东关路的石戏台,顿时眼前一亮。高高的戏台坐落在民居前,古色古香的屏风刻画着各式各样的戏曲人物,宽敞的“群英台”分“出将”、“入相”两道门,不用细看,这是一个最典型的戏台。石戏台前立下石碑:石戏台建于明代,清代重修,1995年被列入新会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屈指一算,石戏台迄今有400多年。

  新会地方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告诉记者,石戏台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400多年前,这里是会城的中心位置。根据明万历《新会县志》卷二“风俗”条记:“昔云城中尚杂剧,今而乡则盛矣。到明朝,戏剧演出不分上中下户……””杂剧“是金元时期盛行于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戏曲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最早最成熟的戏曲艺术形态。

  新会地方文史学家林福杰结合地方史志说,石戏台是关帝庙的附属物(石戏台对面是关帝庙,已被拆),每年“关帝诞”都举办庆贺盛会,往往一连几天请戏班来演戏。

  由此,用于戏剧表演的石戏台,早在明代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个石戏台演出的杂剧是否已包括粤剧?

  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日星否定这一说法,“粤剧是清代中叶以后兴起的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追溯粤剧的起源,当以开平籍名伶邝新华为粤剧的开山之师,他在广州成立了首个粤剧会馆——八和会馆,标志着广府戏的崛起。接着,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告别用‘戏棚官话’演唱的历史,开始了用广州方言演唱,进入粤味浓烈的真正的粤剧时代。

  然而,很多官方说法则认为,粤剧有300—400年历史。2009年,在粤剧成为世界“非物质遗产项目”后,广州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负责人黄斌,在2009年粤剧成功摘取广东首个世界“非物质遗产项目”后,接受记者采访指出:“有近400年历史的粤剧有9大流派……”

  不管答案是100多年,还是近400年,我们无法去否定的是,粤剧具有一种魔力,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五邑地区,植根在一部分人的生活中。

  2 崛起

  一幕幕历史烟云已经过去,留下了一个谜一样的话题:为什么五邑人能在粤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因为是珍贵的文物,石戏台只有在节假日才能进场演唱。很显然,往日喧哗早已随风而去,站在金碧辉煌的屏风下,四周如此平静,耳畔回响起那悠扬的粤韵,绵绵不绝,由近及远。

  遥想100年前,广东的戏曲正酝酿着一场破冰之局,领头人正是开平水口镇泮村人邝新华。

  史书记载,清代同治年间,因李文茂率伶人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粤剧正处于长达10多年的禁足。伶人为了生存,正寻找突围之路。同治七年,两广总督瑞麟为其母大局祝寿,广东班武生邝新华和花旦勾鼻章以一部《太白和番》大戏大受嘉宾赞赏,邝新华和勾鼻章借机向瑞麟提出解禁之请,经瑞麟向朝廷奏请,获得准许。

  邝新华振臂一呼,伶人纷纷响应,几年后,粤剧会馆——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

  辛亥革命后,粤剧逐步走向鼎盛发展时期。五邑各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成。根据《五邑戏曲概览》一书介绍,公元1911—1925年,五邑各地全年演出不断,1913年,江门建起专演粤剧的大同戏院,会城建起普庆戏院,台山阮氏华侨,在端芬镇建起大同戏院,在斗山建起联华戏院。开平的赤坎、三埠先后建起七八间戏院,这些戏院,成为省港名班的演出场所。

  丰富的戏剧土壤和舞台,造就了一批批伶人。继邝新华后,五邑名伶粤剧名宿陈非侬(外海)、20世纪30年代粤剧“四大名旦”谭兰卿(新会双水)、粤剧“四大名丑”廖怀侠(荷塘)、叶弗弱(台山),唱响舞台,成为名角。恩平籍芳艳芬独创“芳腔”,在粤剧界备受推崇,风头一时。省内大小戏班里的文武生、乐手、花旦,来自五邑地区的更是难以统计。

  由清至民国初年,“每一戏班都少不了四邑人”、“没有四邑人就不成戏班”的定律为粤剧戏行内所公认。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出自梨园世家,开平籍红线女演过近百出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独创“红腔”,唱红半个世纪,成为蜚声中外的粤剧泰斗。

  一幕幕历史烟云过去,留下一个谜一样的话题:为什么五邑人能在粤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对此,李日星认为,一方面,五邑地区曲艺文化底蕴深厚。粤剧使用广州话演唱以后,将大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粤曲如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吸收到粤剧里来,使粤剧真正成为充满南粤文化气息的粤语粤韵的地方大戏。此后,粤剧中的精美唱段在流传过程中又从粤剧中独立出来,为群众广为传唱,私伙局由此而兴,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在过去,五邑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艰难,在当时,以艺谋生,唱戏为业,算是一个向阳出路。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门剧协副主席司徒沛告诉记者,五邑人思想开放包容,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对本身具有开放兼容的粤剧这种戏曲,非常容易接受;与此同时,五邑是水乡,民歌、曲艺群众基础雄厚,自古用“红船”作为交通工具在各地巡回演出。

  两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到同一个原因——曲艺文化底蕴深厚。2002年,台山、开平和新会,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

  3 走向

  如果剧团继续锐减,一代观众老去,将来,粤剧会消失吗?

  入夜,华灯初上,石戏台陷入了沉寂,但城市各地的广场上却热闹起来。五邑各地的粤剧、曲艺团体正投身于各大社区的创文演出。五邑最大的粤剧团——江门粤剧团连续几天进社区演出,所到之处,皆被围得水泄不通。

  国家一级演员,江门粤剧当家花旦余阳丽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台上处变不惊,一腔一调、一招一式、句句传情。一曲既终,余音袅袅。

  面对场外人山人海的观众,余阳丽并不认为现在的粤剧市场回到从前。“看热闹,看过瘾的,有很多人,但真正愿意为此掏钱进场看戏的,没有多少人。昔日一票难求的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粤剧已遭到各方面的冲击,市场的路子越来越窄。多年来,我们剧团主要是靠一些大老板请我们去做戏来维持,很苦也很难。有时跑跑港澳、珠三角其他城市才能撑下去。”

  一个不争的数据足可以证明余阳丽的担忧:根据江门市曲协提供的数字,解放后到现在,五邑地区专业粤剧团先后出现70多个,业余剧团曾有120多个,目前在市场上活动的剧团锐减成10多个。

  如果剧团继续锐减,一代观众老去,将来,粤剧会消失吗?

  “不会。粤剧是广府民系所创造粤方言戏曲艺术,只要粤语存在,粤剧就不会消失。不过,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它将与影视、网络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编剧、表演、传播的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或许新的粤剧艺术形式也会应运而生。”李日星说。

  “不会消失,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身体结构特点显示,他们喜欢节奏慢的音乐,粤剧是人心底最柔软的文化。”做戏40年,新会粤剧团副团长李天龙说。

  往事如烟,随着时代的变迁,褪下华美外衣的“粤剧”,像夜色一样,渐变沉寂。然而,江门五邑各地的私伙局却不甘寂寞,遍地开花,多达200多个。第二天清晨,我们上班路过的公园一角,依然又听到那牵动人心的小曲,整个城市恢复一天的色彩。

  是的,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正延续着对粤剧的热爱,粤剧将继续滋养着这片名伶辈出的热土。

  文/本报记者 冯瑶君 实习生 陈慕欢 图/本报记者 周华东

  

  1 起源

  粤剧是什么时候在这块土地上“安营扎寨”的?到底是100多年前,还是近400年前?

  每天,我们城市的公园一角,总会有私伙局不分白天黑夜,“伊呀呀呀”唱个不眠不休。

  听,行腔低回婉转,歌声缠绵悱恻,让人欲罢不能,是这种声音把我们吸引到会城公园路上。在这不到数百米长的古榕道上,天天聚集着四档私伙局。

  看,台上正声情并茂,台下已如痴如醉。他们一定是深深地沉醉其中吧,要不然,这种场景怎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出现。

  一个问题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粤剧是什么时候在这块土地上“安营扎寨”?

  龙眼园私伙局几十位成员都是资深发烧友,他们从2001年开始摆唱,但他们谁也无法确定粤剧何时产生。

  “粤剧有很长很长的历史,至于有多少年,我不确定,一定是源远流长吧。”龙眼园陈伯告诉我们。

  “这个要查历史资料才知道,我不敢乱说,应该有好几百年历史吧。”天地彩霞曲艺局负责人钟玲说。

  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几位热心的老戏迷不约而同指点迷津:新会东关路留下五邑唯一的明代石戏台。

  穿过两条车水马龙的马路,我们来到会城东关路的石戏台,顿时眼前一亮。高高的戏台坐落在民居前,古色古香的屏风刻画着各式各样的戏曲人物,宽敞的“群英台”分“出将”、“入相”两道门,不用细看,这是一个最典型的戏台。石戏台前立下石碑:石戏台建于明代,清代重修,1995年被列入新会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屈指一算,石戏台迄今有400多年。

  新会地方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告诉记者,石戏台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400多年前,这里是会城的中心位置。根据明万历《新会县志》卷二“风俗”条记:“昔云城中尚杂剧,今而乡则盛矣。到明朝,戏剧演出不分上中下户……””杂剧“是金元时期盛行于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戏曲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最早最成熟的戏曲艺术形态。

  新会地方文史学家林福杰结合地方史志说,石戏台是关帝庙的附属物(石戏台对面是关帝庙,已被拆),每年“关帝诞”都举办庆贺盛会,往往一连几天请戏班来演戏。

  由此,用于戏剧表演的石戏台,早在明代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个石戏台演出的杂剧是否已包括粤剧?

  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日星否定这一说法,“粤剧是清代中叶以后兴起的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追溯粤剧的起源,当以开平籍名伶邝新华为粤剧的开山之师,他在广州成立了首个粤剧会馆——八和会馆,标志着广府戏的崛起。接着,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告别用‘戏棚官话’演唱的历史,开始了用广州方言演唱,进入粤味浓烈的真正的粤剧时代。

  然而,很多官方说法则认为,粤剧有300—400年历史。2009年,在粤剧成为世界“非物质遗产项目”后,广州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负责人黄斌,在2009年粤剧成功摘取广东首个世界“非物质遗产项目”后,接受记者采访指出:“有近400年历史的粤剧有9大流派……”

  不管答案是100多年,还是近400年,我们无法去否定的是,粤剧具有一种魔力,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五邑地区,植根在一部分人的生活中。

  2 崛起

  一幕幕历史烟云已经过去,留下了一个谜一样的话题:为什么五邑人能在粤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因为是珍贵的文物,石戏台只有在节假日才能进场演唱。很显然,往日喧哗早已随风而去,站在金碧辉煌的屏风下,四周如此平静,耳畔回响起那悠扬的粤韵,绵绵不绝,由近及远。

  遥想100年前,广东的戏曲正酝酿着一场破冰之局,领头人正是开平水口镇泮村人邝新华。

  史书记载,清代同治年间,因李文茂率伶人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粤剧正处于长达10多年的禁足。伶人为了生存,正寻找突围之路。同治七年,两广总督瑞麟为其母大局祝寿,广东班武生邝新华和花旦勾鼻章以一部《太白和番》大戏大受嘉宾赞赏,邝新华和勾鼻章借机向瑞麟提出解禁之请,经瑞麟向朝廷奏请,获得准许。

  邝新华振臂一呼,伶人纷纷响应,几年后,粤剧会馆——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

  辛亥革命后,粤剧逐步走向鼎盛发展时期。五邑各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成。根据《五邑戏曲概览》一书介绍,公元1911—1925年,五邑各地全年演出不断,1913年,江门建起专演粤剧的大同戏院,会城建起普庆戏院,台山阮氏华侨,在端芬镇建起大同戏院,在斗山建起联华戏院。开平的赤坎、三埠先后建起七八间戏院,这些戏院,成为省港名班的演出场所。

  丰富的戏剧土壤和舞台,造就了一批批伶人。继邝新华后,五邑名伶粤剧名宿陈非侬(外海)、20世纪30年代粤剧“四大名旦”谭兰卿(新会双水)、粤剧“四大名丑”廖怀侠(荷塘)、叶弗弱(台山),唱响舞台,成为名角。恩平籍芳艳芬独创“芳腔”,在粤剧界备受推崇,风头一时。省内大小戏班里的文武生、乐手、花旦,来自五邑地区的更是难以统计。

  由清至民国初年,“每一戏班都少不了四邑人”、“没有四邑人就不成戏班”的定律为粤剧戏行内所公认。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出自梨园世家,开平籍红线女演过近百出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独创“红腔”,唱红半个世纪,成为蜚声中外的粤剧泰斗。

  一幕幕历史烟云过去,留下一个谜一样的话题:为什么五邑人能在粤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对此,李日星认为,一方面,五邑地区曲艺文化底蕴深厚。粤剧使用广州话演唱以后,将大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粤曲如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吸收到粤剧里来,使粤剧真正成为充满南粤文化气息的粤语粤韵的地方大戏。此后,粤剧中的精美唱段在流传过程中又从粤剧中独立出来,为群众广为传唱,私伙局由此而兴,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在过去,五邑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艰难,在当时,以艺谋生,唱戏为业,算是一个向阳出路。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门剧协副主席司徒沛告诉记者,五邑人思想开放包容,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对本身具有开放兼容的粤剧这种戏曲,非常容易接受;与此同时,五邑是水乡,民歌、曲艺群众基础雄厚,自古用“红船”作为交通工具在各地巡回演出。

  两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到同一个原因——曲艺文化底蕴深厚。2002年,台山、开平和新会,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

  3 走向

  如果剧团继续锐减,一代观众老去,将来,粤剧会消失吗?

  入夜,华灯初上,石戏台陷入了沉寂,但城市各地的广场上却热闹起来。五邑各地的粤剧、曲艺团体正投身于各大社区的创文演出。五邑最大的粤剧团——江门粤剧团连续几天进社区演出,所到之处,皆被围得水泄不通。

  国家一级演员,江门粤剧当家花旦余阳丽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台上处变不惊,一腔一调、一招一式、句句传情。一曲既终,余音袅袅。

  面对场外人山人海的观众,余阳丽并不认为现在的粤剧市场回到从前。“看热闹,看过瘾的,有很多人,但真正愿意为此掏钱进场看戏的,没有多少人。昔日一票难求的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粤剧已遭到各方面的冲击,市场的路子越来越窄。多年来,我们剧团主要是靠一些大老板请我们去做戏来维持,很苦也很难。有时跑跑港澳、珠三角其他城市才能撑下去。”

  一个不争的数据足可以证明余阳丽的担忧:根据江门市曲协提供的数字,解放后到现在,五邑地区专业粤剧团先后出现70多个,业余剧团曾有120多个,目前在市场上活动的剧团锐减成10多个。

  如果剧团继续锐减,一代观众老去,将来,粤剧会消失吗?

  “不会。粤剧是广府民系所创造粤方言戏曲艺术,只要粤语存在,粤剧就不会消失。不过,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它将与影视、网络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编剧、表演、传播的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或许新的粤剧艺术形式也会应运而生。”李日星说。

  “不会消失,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身体结构特点显示,他们喜欢节奏慢的音乐,粤剧是人心底最柔软的文化。”做戏40年,新会粤剧团副团长李天龙说。

  往事如烟,随着时代的变迁,褪下华美外衣的“粤剧”,像夜色一样,渐变沉寂。然而,江门五邑各地的私伙局却不甘寂寞,遍地开花,多达200多个。第二天清晨,我们上班路过的公园一角,依然又听到那牵动人心的小曲,整个城市恢复一天的色彩。

  是的,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正延续着对粤剧的热爱,粤剧将继续滋养着这片名伶辈出的热土。

  文/本报记者 冯瑶君 实习生 陈慕欢 图/本报记者 周华东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