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长子响铜乐器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编辑:csm351
2015-06-04

 因生产的铜乐器定音准确,清脆洪亮,结实耐用,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连日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子响铜乐器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闫改好比往常更加忙碌了。

  5月18日,本报记者来到长子县西南呈村玖兴炉响铜乐器制作地,目睹了古老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A 与地方戏曲和宗教音乐的发展密不可分

  锣、鼓、镲,这是我国民间在庆典活动及戏剧伴乐中不可缺少的三种打击乐器,除鼓之外,锣和镲又属金属制作的乐器,也称响铜乐器。

  长子县民间手工制作响铜乐器久负盛名,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长子县手工制造响铜乐器有1300多年的历史。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地方戏剧、宗教音乐与响铜乐器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响铜乐器能给晋剧、京剧、评剧、梆子腔等戏曲和道教、佛教音乐做伴奏。源于西汉时期的上党乐户吹打乐、以打击乐吹奏乐为主的上党八音会、明末清初以来至今经久不衰的上党梆子、民间闹戏以及各地鼓书、秧歌、道情等地方曲艺艺术的盛行,促使了响铜乐器的生产发展。除此还有受宗教影响,特别是长子和长治两县交界一带,境内寺院繁多,尤其是较大的寺院都有寺庙音乐,供奉神佛时打击、吹奏并举,这里更是少不了响铜乐器。

  地方戏曲和宗教音乐的普及,使响铜乐器具有了广泛的社会需求,这也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

  在如今的北方许多地区,许多专业剧团和民间社火表演使用的响铜乐器都来自于长子县。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很多工序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尤其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更是如此。这些制作技艺是汉族民间匠人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B “定音”环节最考验匠人

  5月18日,记者随长子县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来到长子县西南呈村,走进玖兴炉响铜乐器制作地,目睹了响铜乐器的制作过程。

  一排较大的厂房里,工匠们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工匠从炉火中取出烧红的毛胚抡锤锻打,有的工匠将毛坯在水里淬火。院北侧有一排隔成一小间一小间的平房,每间小房子里只有一名师傅在工作,个个房门紧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排小平房就是最后一道工序,在里面工作的都是有一定经验和技术的定音师傅,之所以每个师傅要在隔开的小房子里独立操作,就是避免千锤百打的敲击声相互干扰。

  记者推开一扇房门走进一个操作间,里面的师傅拿着小锤子在不停地敲打手中的“准锣”,隔一会儿再拿起锣锤敲击一下听听发出的声响。正在工作的44岁的郭岩峰师傅告诉记者,他是传承人闫改好的外甥,学了舅舅的技艺,他干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千锤百打、一锤定音”的绝活。郭岩峰说,最关键的是锻打和定音两个环节,锻打是基础,定音是关键。在锻片时,要有4个人共同抡锤锻打来确定一件铜乐器的厚薄和平整度。定音是最后一道程度,也是难点,一个好的定音把式必须熟悉各种戏剧的曲调,有丰富的乐理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千锤打锣,一锤定音”。要掌握这项技术,不仅在学徒期间要有一定的悟性,而且出徒后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他专为晋剧G调马锣定音,因为这项工作很难用量化标准来表示,全凭耳朵来听,耳聪定音才好,所以有些技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玖兴炉业响铜乐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闫改好,现年56岁的他出生于铜乐器制作世家,从20岁开始就跟着舅舅在铜乐器制作行当里摸爬滚打,并把较为先进的锻打、测量和抛光设备、空气锤、百分表和抛光车床引入到铜乐器的制作工艺中,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半机械化的制作条件下,工人每天的响铜乐器平均生产量由原来的3斤左右提高到30斤以上,而且精密度也大大提高。闫改好还对炼铜的火炉进行了封闭性改造,使温度由过去的忽高忽低达到了基本恒温600℃,保证了响铜乐器的成品率和质量。而他,目前已是当地一位响当当的把式。

  响铜乐器的生产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技艺,元朝末年,长子县西南呈村就有了响铜乐器手工作坊,到1946年,已发展铜炉12盘,拥有艺人100多名,成为全国八大产地之一。现在全国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和艺人越来越少,山西及周边省市只有长子县西南呈村较好地传承了下来。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纷纷建起了家庭手工作坊,当时达19家之多,但不久在全国性的市场竞争中就纷纷败下阵来,到2003年,只剩下11家还在勉强维持,其中包括闫改好、王起堂、崔明桃等人的家庭作坊。

  2005年,经过市场调研的闫改好提出了把这些家庭作坊联合起来,成立股份制公司的建议,大多数老艺人表示赞同,随后由9家个体作坊共同入股成立公司开始运营,当时还有两家作坊自认为技术实力较强,没有参与联合,从而形成了后来西南呈村响铜乐器生产三足鼎立的局面。由闫改好担任经理的公司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后来公司改名玖兴炉业,年生产响铜乐器150多吨,产品130多种,打出市场品牌的有抄锣、京钗、威风锣等,其中的晋剧马锣为他们独家生产。

  闫改好介绍,制作一件响铜乐器的大致流程是把铜渣和其它配料高温冶炼,铸成铜胚,对铜胚多次锻打形成铜片,然后压磨成形,经过车床加工,手工定音,使产品发出高中低清脆而洪亮的打击声,这是个纯手工的技术活,全凭经验和悟性,要培养一个好把式,得三到五年的时间。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艺技术,它的制作过程繁琐而复杂,产品的原料以铜、锡为主,其制作过程要经过七道工序,即:配料铸胚、高温锻打、热压成型、热处理、冷整形、抛光和定音,其中最关键的是锻打和定音两个环节,尤其是最后的定音工序。定什么音,出什么货,这就要求定音师傅必须熟悉各种戏剧的曲调,要有丰富的乐理知识,用小铁锤不断地敲打,而用锣锤定好音如同给钢琴调音一样,所以,这最后一道工序有“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之说。

  C 长子西南呈村“全把式”只有10余人

  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手工艺,千百年来,长子响铜乐器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授流传下来的。闫改好是现在响铜乐器制作的传承者,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对响铜乐器,一般人只知道锣和镲,一个敲一个拍,在这里看到琳琅满目的锣和镲,真让人大开眼界。在厂里的产品陈列室,闫改好向记者介绍,他们生产制作的响铜乐器品种繁多,如虎音锣、苏锣、武锣、中音手锣、云锣、大头锣、大中小京镲、铙、钹等十大类150多种。

  由于响铜乐器的工艺制作习艺周期长,体力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多已不愿学习,所以目前响铜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如果没有更多的年轻人进来学习和从事这项工作,这项传统的手工制作技术就会慢慢消失。

  目前,在长子西南呈村精通全套手艺的民间匠人只有10多个,再加上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正在不断取代手工制作技艺,铜乐器制作日益缺乏丰富的人文积淀和艺术审美。如果丢失古老的文化内核,铜乐器自身的价值也不复存在,如何更好地保护这项古老技艺,值得我们去思考。

  非遗小档案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历史悠久,是手工作业的典型代表,至少可上溯到唐代贞观年间,那时已成规模。根据工艺发展规律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其制作就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其产品以铜锡为主要原料进行配比,熔炼制坯,经过反复锻造等多道工序逐步完成,需要具备多年的手工实践操作经验方可完成。

  长子响铜乐器与地方曲艺关系密切,几乎每一种地方音乐都离不开响铜乐器。地方音乐能够丰富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提升精神文化素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作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载体,长子响铜乐器功不可没。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艺,这些制作技艺是中国民间匠人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也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稿件邮箱:csmes@126.com
    投资合作:csmes010@126.com
    大学生扶植:QQ 535915667
    广告业务:QQ 130081156
    本网热线:010-65616291
    投诉专线:13522662065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