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化论坛举办 新拐点驱动教育内生变革

编辑:csm351
2018-09-15来源:新华网教育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 14日,由新华网、优学教育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化论坛”在京举办,本届活动以“‘科教融合’驱动教育新发展”为主题,围绕课程改革、规范校外培训等基础教育领域热点探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背景下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优秀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治理模式发展方向。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高阶演进、将师生的信息素养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从业者的观念升级与理念创新。
       新华网总裁助理、教育事业中心总经理姚予疆在致辞中指出,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信息化虽然最初以技术手段的面貌出现,但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技术在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全过程的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如今,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校内教育、校外教育互为补充、错位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外培训机构也开始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则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破坏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对此,他号召广大机构积极响应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平等性、差异性和发展性,因材施教,避免因“分”施教,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化的时代,智能化时代是人机共存的时代。我们怎么样在人机共存的时代发挥人具有而机器不具有的能力呢?这些能力将来可能要求的是软技能,而不是真正的某种知识。STEM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这些能力即4C,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协作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等。她认为,不能仅仅把STEM教育当成一个课程、当成一种学习方式,它与科技、人才这两大影响综合国力的因素密切相关,应增强对STEM教育的重视。
       “在信息化的时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众化教育面临的问题。”论坛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党总支委员、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张海昕对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予以介绍,这个计划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在新环境下,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据了解,计划中的未来学校特征有六个特征: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灵巧教育及创新的思维-能力场构建,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
       “从纸质到数字化,从面对面到在线,从平面书本到可视化的学习,从标准化的教学到个性化的学习,包括智能化的决策、自动化的评分和大数据的推送等等,这都是整个科技创新带来的教育变革。”微软中国教育行业总经理郑敏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科技创新改变了教育形式和媒介,带来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外的拓展性学习、教学与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三个方面的创新。郑敏认为,如今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三大关键技术趋势分别为STEM编程教育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虚拟/混合现实打造沉浸学习体验。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不同的教育参与主体均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机遇,对于学校与校外机构来说,该如何对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十一学校一分校副校长章巍表示,技术不会在原地踏步,学校如果不紧跟步伐,会使得孩子在面向未来时失去很多力量,但是,“学校教育像一艘大船一样,在学校教育结构的变化、教学内容变化以及教学组织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的挑战性要更强一些。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副校长、高中部校长黄鹏认为,教育绝对不会发生突变,一定是渐进式的变化,在“互联网+教育”提法中,他认为将教育放在前面才更加符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在教育的变革中不能丢掉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人际交往的教育等重要部分。立思辰大语文联合创始人赵伯奇则以自己所从事的大语文引出“教育本身不应该是一个单学科的教育”这一观点,他举例说,语文课不应该只是语文课,也不是所谓的文字课,它应该是在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甚至艺术等方面无所不包的一门学科。文新学堂CEO张玲君认为,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最需要突破的是两方面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小学课堂到高等学府,科技为基础教育赋予了哪些新动能?学霸君联合创始人徐英亮、盒子鱼创始人朱韵伊、慕华成志-爱学堂创始人兼CEO汪建宏、阿凡题联合创始人李启林、小码王副总裁张立猛围绕这个话题予以探讨。李启林认为技术是提升效率的一种工具,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解决教育公平化问题、技能标准化等问题,可以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在教研上,学生学得更精准、更精确。盒子鱼创始人朱韵伊认为新技术使教师角色从“老师”向“导师”转变,学习形式由传统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打破了时空、跨学科等方面的融合。徐英亮认为,“认知决定思想,思想凝聚起来就是理念,理念指引行动,这些课程的尝试是背后都是教学理念的体现”。张立猛表示,做教育时需要考虑的是整个教育的生态,不能光想课程,要重视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之间的磨合。“互联网能做到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布局教育,这是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做的最大贡献”,汪建宏说。
       如何“更科学”地开展科学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共同思考和面对的难题,新的技术环境为科学教育带来新契机。上海STEM云中心副主任林婉旭、摩比思维STEM联合创始人李晖域、火星人俱乐部创始人刘扬、火花思维CEO罗剑、鲨鱼公园副总裁崔巍巍就教育如何“更科学”展开了探讨。林婉旭表示,学科教育阶段应该优先考虑的是与真实世界连接的能力,科学的方法,学科间的融合三个能力的维度。李晖域表示,教育要解决激发学生原动力的问题,“知识本身带来的成就感,跟日后学生要系统化的学习知识,包括面向更加高等的素养学习都有系统性关系。”崔巍巍认为,当趣味性和知识性或者最终的教育目的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想我们做的是教育,“知识性背后的本质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它还有能力、情感,它更多元一些。”“当我们把一个产品像游戏那样去设计,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为了这种成就感而去不断探索和学习,那就会更加有动力”。刘扬表示,科学的工具和科学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十分重要。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罗剑表示自己了解孩子的思维逻辑,他说“怎么让小朋友把数学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我们更多的是把逻辑讲给小朋友,让他们去了解一些有趣思考、整体分解思考的能力。能力的塑造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去想的事情。”
      本次活动是今年11月30日新华网主办的“第九届新华教育论坛”预热分论坛。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网站主办的年度教育论坛,新华教育论坛自2010年首届举办至今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将继续以追溯教育本质、传播教育正能量为己任,探讨中国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解锁中国教育未来发展。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