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科学家们解题的“万能公式”居然是音乐?

编辑:csm351
2022-04-30来源:探索日记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钟爱音乐,想必很多音乐爱好者都有所耳闻。
  他曾不止一次对外宣称:如果不是研究物理,我可能会成为一名音乐家。我一生的喜悦主要来自音乐。
  爱因斯坦出生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从小学习小提琴。成年后的他更是音乐厅的常客,也交到了很多音乐家朋友,甚至还曾到比利时王宫里进行演奏。
  在他心中,音乐是自己进行物理研究的动力,也是创造新理论的催化剂。
  当然,除了爱因斯坦,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古今中外还有非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学家都痴迷于音乐。
  比爱因斯坦早三百多年的伽利略,受自己音乐家父亲的影响,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的人生第一部著作其实是《音乐纲要》;物理大神牛顿,经常带一把小提琴在身上。
  爱因斯坦的好朋友、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也是弹钢琴和手风琴的一把好手;诞生于20世纪的物理学家霍金,一生钟爱勃拉姆斯,年少时因买不起唱片机,曾买来便宜的零件自己组装。
  中国的科学家同样不例外。
  钱学森中学时代就是有名的铜管乐手,在美求学期间,他节衣缩食也不愿错过任何一场音乐会;地质学家李四光在英国求学时迷上小提琴,勤学苦练后,甚至谱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小提琴曲《行路难》。
  袁隆平在田间地头拉小提亲的身影,深深印在了很多人脑海;屠呦呦那张广为人知的照片背景里,最醒目的是一台钢琴。
  音乐与科学,一个依赖于形象思维与艺术语言,一个依赖于逻辑思维与数字公式,两种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甚至南辕北辙的学科,就这样神奇地在同一批人身上相融相交,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01科学家通过研究音乐规律获取灵感
  众所周知,音乐所具有的无限想象力很容易给人们带来创作上的遐思与灵感,这一点对于科学家来说也不例外。
  爱因斯坦曾说:很多伟大的科学成就必定是从直觉知识开始的,想象力的秉赋胜于吸收绝对知识的才能。在科研工作中,一旦遇到了阻碍,他就会向音乐“求助”,弹钢琴或拉小提琴,而这往往也能很快帮他解决问题。
  当然,除了这样不太容易掌控的直觉刺激,科学家们往往也能通过他们特有的观察和思考角度,从音乐理性的规律中获得科研灵感。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外出散步经过一家打铁铺,里面乒乒乓乓的打铁声听起来非常悦耳,他走进铺子,研究了铁锤和铁毡的大小,得出了音响和谐与发声体积有一定关系的规律。
  伽利略则是在一次做礼拜时,注意到了教堂屋顶悬挂的、摇摆不定的吊灯,随后他联想到自己擅长的音乐节拍,最终进行了实验,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原理。
  在巴洛克音乐繁荣发展的17世纪,牛顿曾有一段时间醉心于音高、音阶和音律的研究。
  与此同时,牛顿还出于对音乐的喜爱,最早提出了音乐和颜色的联觉理论:他对音阶中的“七音”与光谱中的“七色”进行探索,认为它们可以一一对应起来。这套理论发表后,法国的卡斯泰尔神父据此制造了视觉大键琴,引起了社会轰动。
  尽管这项设计在当时饱受非议,今天也并没有流传下来。但音乐与色彩的联觉运用,在今天早已幻化成各种形式,渗透进我们生活中。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诞生了。他从小就展现出超凡的音乐才能,四岁就学会了看谱子。但长大后,他决心从事自己更有兴趣的科学研究。
  不过,音乐始终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做科研的同时,他也经常弹琴甚至参加音乐会演出。大学时代,他曾提出“理论物理学的美感与音乐的美感存在着一种通感关系”这样的理论。
  后来,海森堡更是受到音乐理论“泛音振动的频率是基音振动的整倍数”的启发,提出了原子跃迁基频与次频的猜想。
  02音乐是理性美的外在表现形式
  没错,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在没有对音乐进行深入学习时,我们更容易感受到的是音乐的感性部分。但通过科学家的视角,我们会发现理性思维与音乐艺术之间也有着紧密关系——科学之美与音乐之美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事实上,音乐本身包含很强的物理属性与数学属性。
  比如,乐器是靠振动发声的,这是音乐的物理属性;音乐的旋律、节奏与数学方程一样,有变与不变的周期性和多样性;而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与古典音乐的抽象美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内在结构上往往是严谨而规律的,而音乐正是这种理性与规律的外化。
  有研究者曾将贝多芬《月光》中的和弦,用数学公式在坐标轴上绘制出来,发现可以得出三条规律、对称的正弦波。
  我们也曾经出过一期视频,用音乐轻而易举地解出了高考数学题,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音乐与数学的紧密关系。
  我用钢琴算出了今年高考数学题!谁说音乐生不能学好数学?
  19世纪,法国数学家约翰·傅里叶的研究证明,所有的器乐和声乐,都可以用数学式和图像描述出来,实现音乐的可视化。
  这进一步证实了音乐与科学之间紧密的对应关系,也说明音乐可以是理性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这也是我们如今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音乐创作和乐器设计的基础。
  03极致的理性何尝不是一种艺术?
  我们之前说过,很多事情做到极致,也便成为了艺术。
  巴赫、贝多芬等音乐家夜以继日地创作,将自己的毕生所思所想都融入到音符节奏里,才有了如今古典乐一连串的瑰宝。
  谷爱凌、苏翊鸣、羽生结玄等运动员,在日积月累、大量的训练中摸索和总结出自己的节奏与规律,于是,他们的比赛也成为了一种艺术。
  而当科学家们将理性思维发挥到极致,让万物归于秩序,让一切有了规律,就构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和谐美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美在和谐”,这里的和谐可以归纳为一种数量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恰到好处地调整数量比例关系,建筑、雕塑、书法甚至音乐和舞蹈,就能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达成美感。
  比如人人都熟悉的“黄金分割”比例,大自然的很多生物(比如螃蟹、海螺)都与这个数字有关,而当人们依照这个比例进行艺术创作,就更容易带来和谐的愉悦感。
  所以,在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充沛的情感表达背后,往往也暗藏着一套不易察觉的理性思维与逻辑。理性与美,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更多时候,人类都是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共存交织中感受这个世界,愿我们既能触摸感性思维的柔软,也能参透数字与科学的理性之美。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