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校园该唱什么歌?

编辑:csm351
2006-08-29

  校园歌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成人流行音乐在商业化、市场化推广手段的支持下,一步一步走进校园,对传统校园歌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引发了许多教育者的忧虑。本期话题

  陈大鹏:
  校园歌曲成人化现象亟待关注
  近日,我路过一所小学,恰巧到了预备上课时间,教室里歌声嘹亮,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正在尽情地唱着《谢谢你的爱》、《两只蝴喋》、《2006新回心转意》等流行歌曲。我的脚步再也挪不动了,心底升起一股深深的忧虑。
  我是中学教师,每次上课前,孩子们都用歌声迎接教师的到来,他们所唱的和我在这所小学听到的大致相同。一次,我班团书记和文体委员组织了一次歌咏比赛,学生们唱的都是当下流行的爱情歌曲,他们群情激昂,欢呼雀跃,场面很是热闹。可当我提议唱一些传统的革命歌曲时,学生都哑然了,他们你瞧我,我瞧你,一脸茫然。教室里沉默了,我的心也凉了。
  以上情况并不仅限于一两所学校,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校园歌曲的成人化,应当成为教育者以及全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据《扬子晚报》报道:我国有2亿儿童,但专门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队伍基本没有。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都是些情爱方面的成人歌曲,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校园中传唱这些成人流行音乐。而传统的经典歌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却被我们忽视了,这样的状况很令人担忧。

  张民树:
  音乐教材要适应教学现状
  我认为当前中小学校园成人歌曲、流行歌曲泛滥,与我们现行的音乐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有重要关系。虽然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也在逐步调整,但还是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我国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发展水平有着较大差距,特别是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未配备的农村就更是如此。
  当前的音乐教材过分强调审美目标的培养。
  在现行音乐教材中,高雅音乐所占比例普遍偏高,如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2002年版)八年级下册就安排了“世界民族之声”、“民乐奇葩”、“协奏曲品茗”三个单元,编者试图以精美的经典音乐达到快速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的。比照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与“不经过孵化就想得到小鸡”的想法是没什么差别的。
  当前的音乐教材过分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
  教材由于过分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所选曲目多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崇高思想为主题,忽略了音乐的娱乐作用,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学生当然就“移情别恋”了。
  因此,改革教材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安排教学内容与形式,是抑制校园情歌泛滥的良方!

  段志东:
  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和引导
  尽管流行音乐的媚俗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种不良现状,但关键还在于学校的教育和引导!
  中小学生爱唱流行歌曲(大多是爱情题材),并不是他们真的就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也不是他们真的如歌里所唱的“没有你我就不能活”,而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渴望长大”、“从众”、“好奇”等心理使然,这也正是我们能够提供正确引导的基础。
  笔者所在的学校两年举行一次“三歌”(国歌、团歌或队歌、校歌)合唱比赛,从学唱、排练到演出,一般历时两个月。期间,满校园都是铿锵雄壮的歌声。不少学生在回家路上甚至在家里都唱“三歌”,很少听到所谓的流行歌曲。每天早晨和中午上课前,学校十多个室外音箱播放优秀少儿歌曲、经典戏曲片段和中外名曲,许多曲目学生都耳熟能详。我校还每年举行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音乐方面的节目每年有一个主题,如“教材歌曲”、“中外儿歌”和“经典戏曲”等。这些做法我们坚持了很多年,形成了“优秀作品鼓舞人,经典音乐感染人”的优良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少年儿童纯洁的灵魂,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教育效果,使学生从小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艺术”,能够自觉抵御不良流行音乐的侵蚀。
  当然,流行音乐也并非洪水猛兽,有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健康向上的歌曲,不仅可以学唱,而且可以引入课堂。这样一则可以满足青少年对流行歌曲的好奇心,二则可以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辨析音乐的优劣,亲身感受流芳百世的经典艺术与昙花一现的快餐文化的本质区别,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高尚的审美情操。

  王艳芳:
  流行歌曲进校园
  让我欢喜让我忧
  流行歌曲进校园,喜的是这些歌曲让孩子们的音乐视野大开,不再局限于书本上仅有的几首歌曲。比如好多孩子喜欢臧天朔的《朋友》,还有《拨浪鼓》、《蜗牛与黄鹂鸟》和《外婆的澎湖湾》等格调清新旋律优美歌颂亲情的歌曲也是孩子们的最爱。我还真切地记得当时孩子们听说我要教他们演唱《让爱住我家》时那种欢呼雀跃的神情,记录歌词时那认真主动的样子,用心演唱时那种可爱的神情。这些都令我深深感动。我想,通过这些歌曲的传唱,爱的教育就像春风一样,已经悄悄走进了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前些天我对三年级两个班的孩子进行了书面调查: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星和歌曲,并说出理由。有近一半的孩子喜欢刀郎和周杰伦,理由是他们唱得很有个性、活力和动感;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周杰伦的《双节棍》,下了课嘴里就“嘿、哈”着手舞足蹈;有的孩子喜欢歌星庞龙,说他的声音很特别;还有的孩子喜欢田震的《月牙泉》,因为她唱得很有感情,告诉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家园;还有的孩子喜欢光良的《童话》,说他边弹边唱,很动听,就像自己真正走入了童话世界;还有孩子喜欢韩红的《天亮了》,说听完都哭了,很感动。还有几个孩子喜欢宋祖英的《大地飞歌》和《爱我中华》,多数孩子们对《大风车》主题歌和新近播出的儿童卡拉OK歌曲都很喜欢,《哪咤传奇》片头、片尾曲和《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他们唱起来更是眉飞色舞。这些歌曲对于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是有好处的。
  但有些孩子还喜欢演唱一些如《情人》、《爱情三十六计》、《两只蝴蝶》和赵薇的《小冤家》这样的爱情歌曲,这些缠绵悱恻的歌曲就像给天真的孩子注射了一针“催熟剂”,任由这些成人爱情歌曲进入校园让人忧虑。
  音乐老师要为孩子的健康视听撑起一把保护伞,及时选用那些适合孩子演唱欣赏的流行音乐和歌曲占据孩子心灵阵地,不要让那些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低俗音乐乘虚而入。我也盼望着广大的作曲家创作出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同一首歌》这样孩子喜欢的经典歌曲来。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的音乐世界,他们的音乐素养才会得到真正提高。

  冒继承:
  积极应对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时尚文化,深刻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让流行文化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剂。
  筛选。流行歌曲因创作水准、视听群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既有健康向上的时代节拍,也有低俗颓废的靡靡之音。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加以甄别,正确对待。引导学生传唱那些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让时代的音符激励他们前行。比如,《爱的奉献》让我们懂得了爱,学会了奉献;《中国人》、《龙的传人》让我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更加强烈;《常回家看看》让我们为浓浓的亲情孝心所感动……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正唱些什么,及时加以调控。同时,老师也可以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流行歌曲,让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成为学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改造。有的流行歌曲,旋律非常优美,但是歌词不太适合学生,我们就可以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新编歌词。比如,在幼儿专家许卓娅所著的《幼儿歌唱活动》一书中,就讲述了一个成功改编流行歌曲的事例:孩子们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词进行了改编,改成了“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我的样子吓坏,其实我,很可爱……”扮成大灰狼的男孩们边跳边唱,向对面由女孩们扮演的兔子发出“邀请”。听到大灰狼如此表白之后,女孩们迅速还击:“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问题可真难办……”就这样,用孩子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旋律,填上不同的歌词,既避免了“成人化”的尴尬,又很好地呵护了孩子们的童心,真是一举两得。
  经过筛选和改编的流行歌曲进校园,和经典音乐相映成趣,相辅相成。我们相信,有音乐相伴的童年,一定更精彩。

  hsj:
  让班歌成为主旋律
  流行歌曲、特别是成人爱情歌曲充斥校园,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正直、坚强、友爱等优良品质的培养。我采用了与学生唱班歌的方式,让健康歌曲引领校园歌曲主旋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没有一首班歌,能让学生天天唱,处处唱,人人都爱唱呢?
  我先到班里问:“你们在初中时有班歌吗?”“有。”“都是什么歌?”学生说出了很多他们曾经的班歌:《真心英雄》、《老鼠爱大米》、《我的未来不是梦》,还有《少年壮志不言愁》、《我的中国心》、《2002年的第一场雪》……其中有积极向上的歌曲,也有缠绵的爱情歌曲。
  问第二个问题:“你们原来经常唱班歌吗?”有的说根本不唱,有的说很少唱,有的说班主任要求时才唱,也有个别的说经常唱,并且很喜欢唱。我问原因,有人说“太土了”,“难听死了”,也有人说“根本就不适合集体唱”,“与我们的代沟太深了”……
  “要是有你们喜欢的班歌,你们愿意唱吗?”我问。“愿意!”学生们齐声回答。
  我先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歌曲,要求歌曲必须思想积极向上,适合集体唱。马上有很多人响应,推荐了《壮志雄心》、《青春日记》、《相信自己》、《凝聚每份爱》、《相亲相爱》,等等。我也从网上搜了几首歌曲,一并交给文艺委员,让学生从中选了8首,再将这8首歌下载到教室的电脑里,将歌词打印贴在教室墙上。
  于是,每天上午、下午及晚自习打预备铃时,文艺委员就播放一首歌曲,全体学生学唱,多数时候我也到教室里一起学。每周学一首,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这8首歌学会了。
  为了选班歌,我们特意开了一次主题班会,最后《壮志雄心》在表决中脱颖而出。
  每天晚自习预备铃后,文艺委员打开电脑,同学们全体起立,一起合唱《壮志雄心》。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给《壮志雄心》加上了图片:给全班69名学生都照了照片,每个人都给自己或同学留一句话。我把这些图片和“名言”做成flash动画,然后又找了学校升旗的照片、学校“希望之星”的照片、学校艺体大会的照片、主题班会的照片、学生刻苦学习的照片、班级流动红旗的照片、班级文明宿舍的照片……把这些照片都做成动画,和《壮志雄心》一起播放。
  此后我们又举行了以宿舍为单位的歌咏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接触和学习了很多健康的歌曲。这些有丰富内涵的歌词、流畅韵律的歌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歌曲也渐渐地成了校园歌声的主旋律。

  刘炳明:
  开足开齐音乐课
  在很多地方的中小学,音乐课很少上甚至从来没有上过,这也是成人流行音乐在校园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因为除了少数几个想通过音乐特长考高中的学生在中考前临阵磨枪学上几招外,其他学生学了也没用。学生倒是愿意学,但包括中考、高考在内的所有考试不考音乐,于是音乐课随着年级的升高,节数越来越少,到了小学毕业年级和初中八、九年级,音乐课便只在迎接上级检查期间的假课程表上有那两个字,而原先的音乐老师早改行了。初中、小学的低年级,考试一近,音乐课也都被要考试的科目占了;因为考试不考音乐,家长也认为学音乐是不务正业,对学校的做法也便表示了理解。
  可见,要使校园歌曲回归绿色与健康,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教育者不能“嗜分”如命,唯分是图,而是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不仅要关注青少年儿童的物质生活、学习生活,也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而开足开齐音乐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

资料链接
  研究发现:音乐课能提高学生智商
  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学了音乐的儿童智商要比没有学音乐的同龄人增长更快。
  这项发表在《心理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的研究显示,整学年上了钢琴课或声乐课的儿童,其智商的增长要比没有上音乐课的儿童多3分。
  “音乐课,单独授课或小组授课,能使得智商得到额外的提高。因为上音乐课就像上学,但它还能使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该研究的实施者,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格伦?斯切尔伦博格说,“此外,音乐课给儿童带来的多重体验还有助于他们其他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这项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报纸招募了144名年龄在6岁的儿童,并为他们提供每周一次的免费音乐课。这些儿童被随机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分别上键盘音乐课、声乐课、戏剧课,另一组则没有安排音乐课。
  这些儿童还接受了一系列心理测试,包括上音乐课之前和之后的智商测试。整个研究的时间跨度为一年。
  研究发现,在这一学年中,四个组的儿童平均智商都上升了,但上了音乐课的儿童智商增长最为显著。
  上声乐课的儿童平均智商增加了7.5分,从103.8分上升到了111.4分;上键盘音乐课的儿童,智商平均增加了6.1分;上戏剧课的儿童,智商平均增加了5.1分。而没有上音乐课的儿童智商平均增加了3.9分。
  斯切尔伦博格博士介绍说,研究已反复显示,上学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智商,像音乐课和戏剧课这样的小组教学对提高儿童智商特别有效。
  摘自2004年7月28日出版的本报《海外》版。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