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现代教育: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良性发展的研究,看完长知识了!

编辑:csm351
2018-05-09来源:百家号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公共音乐教育体系在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任务仍很艰巨.具体来说可有以下方面.
  首先,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忽视公共音乐教育的基础地位,因而导致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硬件设施不足,音乐教师对待公共音乐教育的态度有待提高.当前,"素质教育"这句口号虽然提了很长时间,可是对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发现音乐内在的美,实现音乐审美的目的,这样一个过程的教育.我国的普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音乐公共课,但是,有的高校是为了迎合教育部"艺术教育"的号召才开设起来的,因此这些高校不会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作为重点对待,这样就导致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对于音乐人才的引进也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高校音乐教师在对音乐公共课的态度就显得不是很积极,这是教育界人士看在眼中,痛在心中,却又无能为力的事情.
       其次,因为缺乏实用的教材,所以导致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因为教学目的与任务存在偏差,所以在制订缺乏客观性.大部分高校公共音乐课所选用教材的内容都以欧洲音乐为主,而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小,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更少.形成这样的局面是与当前主流的大趋势严重违背的,不利于高校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建立和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同时,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音乐教育课程普遍感到不满意,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教学方法陈旧,这使得高校以公共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反而促使学生面对着有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音乐公共课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厌烦心理而不是对音乐的向往和热爱.
  二、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新模式和探索和研究
  社会越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当前我国高校传统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缺陷变得越来越突出.传统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并没有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明显的支持和帮助,这明显缺陷,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没有一个较高的综合素质,不能较快适应新环境,在实际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切实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首先,根据大学各个阶段的特点对高校公共音乐课进行适当调整, 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体现步骤性、阶段性、循序渐进行.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大一阶段,大学生大部分课程刚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参与、体验的方式来学习公共音乐课,使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氛围从一开始就在新生中营造起来.第二,是大二、大三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经过大一阶段多样化学习模式氛围的熏陶,已经建立起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有了充实的理论基础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一时期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引导学生对不同阶段的音乐问题进行学习,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意见,保障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第三,是大四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已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正在不断提高,这个阶段大学生应加强对音乐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而为日后欣赏其他音乐作品做准备.
  其次,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学校方面的支持,学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思想方面,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特点,提高业务水平,深入研究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艺术教育科学的研究,关注大学生的特点,对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做充分准备.第二是课程改革方面,学校方面应对公共音乐教学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增加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例如中外音乐史,中西方文化音乐比较等课程.第三是环境方面,教师在公共音乐课教学时应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文联、音协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多样化教学模式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从而引导非专业大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


       三、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环节中的重心
  在公共音乐教育的观念上,高校首先必须要确定一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在公共音课堂上的音乐交流中注意培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能引申到各自的学科学习中.学校和教师对于公共音乐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并不全都是合理的、先进的,也会存在一些主观的因素.因此,高校在实施公共音乐课教学改革时应注意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这是对大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在丰富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具体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手段要紧密结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以学校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而且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体现了整个教育的共性.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之前接受音乐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局限于较浅的基础知识.在进入大学后应该提高他们综合音乐素质,使他们能够用接近专业的鉴赏水平去认识和了解音乐.然而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综合情况分析,他们接受基础音乐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如果用一刀切的灌输法去进行教学效果必定不好.因此应该采用多环境、多手段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置,现在一些师资力量较强的大学已经开始实施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对那些音乐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进行知识补充,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内容.


       其次,普通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教学内容设置要符合时代性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要求.公共音乐教育的内容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标是与美育相联系的.音乐教育通过讲述音乐自身的内容和规律配以美育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帮助学生发展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选择教材编写、等具体内容上要有自己的特点,根据学校音乐师资的力量设立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课程,这有助于非专业的大学生了解音乐,了解音乐的发展,了解中外著名的音乐家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这样才能在公共音乐课上做到深刻理解优秀 音乐作品的含义,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最终达到对学生美育教育的目的.


       我国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高校美育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影响深远的.原因是因为音乐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音乐抒发的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情感,包含了文化中的种种要素.高校音乐教师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在引导学生从聆听音乐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还要体现出的文化精髓,在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音乐的美,这是高校音乐公共教育学生培养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所以,普通高校的音乐公共课教学,应遵循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要求,建立课程内容设置更合理、更科学的机制,探索多样化音乐教学模式,完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音乐素质.还要重视特色课程的开发,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努力.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