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评论:高考与校园华尔兹

编辑:csm351
2007-06-07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一版刊发消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和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标志着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至今已有30年了。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恢复高考的30年间,大中专学校共录取了3600万人,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30年来,高校录取率大幅提高,1977年报考人数约570万,录取人数约27万,录取率为4.7%;2006年报考人数约950万,录取人数约540万,录取率为56.85%;2007年计划招生570万。到2006年底,我国高校毛入学率已达22%,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显然,从官方公布的这些数据来看,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选拔考试,这一制度无疑立下过汗马功劳,无数个寒窗苦读、挑灯夜战的小孩子或者大孩子,正是心惊胆颤地淌过这座“独木桥”,如愿以偿地圆了“象牙塔”之梦,神采奕奕地步入“天之骄子”行列。
  高考制度赢得了鲜花与掌声,但也越来越遭受着铺天盖地的种种质疑,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人大代表的“高考取消论”也鱼贯而出、一语惊堂,极有杀伤力地冲击着这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选拔制度。
  为了上大学,笔者曾经亲自使用过三次高考,前两次检测被淘汰,第三次终于成就了我的儿时梦想。出于私利,当时对高考制度极其痛恨,平时学习成绩不错,每次模拟考试名列前茅,但好事儿为何偏偏败在了高考的考场?每与家人抱怨,父亲总是摆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为高考唱赞歌。说什么“高考考验的不仅是考生的学业素质,还测试了考生的心理素质”,“小型考试面前成绩好,大型考试面前成绩糟,将来踏入社会,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可能同样心慌事不成”。那时我才刚刚成年前后,父亲这翻话难以听懂,还以为在故意刺伤我。但后来逐渐理解了老人话,明白了一些起码的生活常识与处世道理。今天,面对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痛击,我却感到些许的莫名其妙。高考制度本身究竟错在了哪里?到底有何罪错足以使其到了被宣判为“死刑”的地步?
  想了半天也想不通。呼吁取消高考,理由总是一大堆,比如“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等流行性指陈。可是,这些病症之所以滋生,并非高考本身招惹,真正要害在于教育本身出了问题。高考向来是根无形的“指挥棒”,中学教育尤其是高级中学教育,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不是把高考视为总裁判。教育质量如何,就是以考取大学的数量为衡量指标。在这一项下,还要分出考取本科院校比例、考取重点院校比例等等。中学生的素质考核与质量评价,也单一地限制在统一的条框之下,人本来应有的个性追求与实现无从实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内容也局限于升学,考上大学就等于成了“龙凤”,反之则被视为一个“不争气的孩子”。
  高考是指挥棒,对中小学教育有着直接的引领作用,这并不是高考的错。把高考拿来作为指挥棒的,正是教育部门和考生家父家母。由此而来,中学教育不再是中学教育,而蜕变成了“高考辅导培训”。笔者在长达8年的中学教育中,几乎就是在接受高考技能培训。遇到某一个知识点,顺手拿来照应高考试题的任课教师,不在少数。尽管作为听课学生,从有利于高考的立场出发,对这种授课方式是欢迎的,但从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来看,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并不能认为是在真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国家教育法律对教育任务的原则性规定,教育者应该切实贯彻这一法则,并且采取具体的教育制度保证该任务的实现。
  可是问题在于,《教育法》在第12条又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种国家考试对教育行为的渗透性异常明显。当高考制度对中学教育已经起到指挥棒作用之时,当高等教育尚未具备全面普及条件之时,当废除高考而不能寻求有效的代替选拔措施之时,应该着力反思的,不该是取消高考与否,而应该是如何完善教育考试制度本身以及健全教育与考试协调运行机制。就普通高校入学考试而言,无论怎么论证,在目前条件下,是无法寻找到一项比高考更为优越的制度来公正选拔准入学子的。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正在呈现多元化,所谓高校自主招生等替代措施难以避免阳光背后的不公与不正,实际操作难以实现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标准化,这会给广大考生及家庭利益相关者带来心理冲击,甚至会引发社会心理震荡,实施起来并非一定胜于高考制度。
  因此,笔者更主张应如邓小平所说,“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一味主张废除高考,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大胆改革举措,但实际上可能无异于去汤止沸,或者饮鸩止渴,难以达到药到病除的良好功效。最好的出路就是不断完善高考制度,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从成绩划定到录取标准,逐步切除一些不利因素,使之更加健康有效地发挥选拔功能。
  从教育功能的长久利益来看,改革高考制度也仅仅是一个方面,是教育制度改革与完善中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真正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才是教育当局和教育工作者所要认真思索的。只要通过教育质量的提高来达到教育目标的圆满实现,那么,究竟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根本就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本身并非天然敌人,只要有教育考试制度存在,就会有应试;只要有应试,就会有应试教育。完全排斥应试教育的时代,只能是取消教育考试制度的时代。目前的教育考试制度与学业证书制度、职业与成人教育制度、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以及学位制度等诸项制度一道,属于教育基本制度,为国家教育法律所明文确立。但教育考试制度的存在,并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实施。当前的中学教育改革,不应是让反对应试教育的声音散播大江南北,准确的说,应是不该只让应试教育占据教育主领地。我的观点是,少计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面,多挖掘两者的统一面,让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驾齐驱地奔驰在祖国的教育战场。需要协调的,应是两者关系的存续结构之优化,而不是动辙就呼吁取消谁或者反对谁。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早已成了教育者以及公众热议的话题。此工程之巨大,远远难于长江三峡,非三言两语所能盖过。但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我看来,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健康个性与独立思考。高考制度之所以遭遇如大雪纷飞般的指责,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高考制度本身,而是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上犯了最最起码的两个大忌。其二是,个性不解放,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甚至把思想固化为一个声音,一种腔调,绝对是教育者的失败,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先天障碍;其一是,思维不独立,没有创新,持久陷入被动教化,甚至把思维格式化、凝固起来,也绝对是教育者的失败,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先天障碍。
  这是素质教育缺位的灵魂性失败。素质教育的实践必须以开发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独立思维为己任,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要有一批对人的张扬个性与独立思维持尊重态度的教育者。可是,素质教育的呐喊与实践,却多少有些走样。为了表达对应试教育的反感与敌意,为了扭曲地实施素质教育,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竟然取消了考试成绩公布,取消了考试成绩排名,取消了考试成绩,甚至取消了考试。近几年来,笔者每次寒暑假回家,问到亲戚邻居的小朋友或者大朋友,期末考试成绩如何?他们的回答竟然都是“不知道”,当我问及原因时,得到的答案竟是“老师不公布成绩”,再问及对此有何看法时,有的回答“不知道”,有的回答“听老师的”,有的回答“超级郁闷”。但我想,之所以如此操作,都是“素质教育”扭曲实施的结果。从这些小朋友或者大朋友的回答来看,真正素质教育的成果根本未见,即便是短期成果也丝毫看不到。
  不仅如此,有些地方、有些学校还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唱歌、绘画、跳舞、体育等能手的培训。如此一来,从单纯的智力教育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素质教育不等于能说会唱,不等于能画会跳。如果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一些歌手或者舞男舞女,那么,社会的未来运行多半是不如过去纯粹应试教育带来的效果好,甚至还有可能会使社会逐渐沦落为欲望过剩的肤浅世界。
  笔落至此,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教育新闻。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们将开始统一学习校园集体舞。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并决定于9月1日新学期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将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看来,从今秋开始,高中生将在校园跳起华尔兹,舞动着进入21世纪的中学教育。
  据说之所以推广校园集体舞的原因,是教育当局“喜新厌旧”的结果。教育部门以及一些学校教育者认为,全国各地中小学普遍采用第七套或第八套广播体操,“音乐有些过时”,太过于“土气”。教育当局一个新点子,有关专家就开始“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科学实验”,最终导致这一教育政策出台。
  论个人感情,我是从小做广播体操过来的,教育当局一下扔掉“旧货”,我多少有些留恋甚或伤感。但客观地说,增强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受教育者的舞蹈艺术,我也持赞成态度。可是,政策一旦出台,实施起来却是带有“国家强制力”的,其威慑力一点都不比国家法律弱。按照教育部的意见,校园集体舞将安排在每天学生大课间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时间进行。据悉教育部将从本月开始培训骨干舞蹈教师,首先印制光盘发到各省,由各省举办集体舞培训班,让中小学老师学习。看来,在校园集体舞的推广问题上,仍然是“全国上下一盘棋”,今后可能就会列为上级检查与巡视的考核指标了。
  然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为何一定要让广大中小学生手拉手地跳集体舞呢?舞蹈与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品种一样,也是一项修养内容,同时亦为健康体育锻炼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教育主管部门只是组织一些专家论证一翻,就开始上项目并统一组织实施,这是否有点抹杀中小学生多样化的个性之嫌呢?小学组的《好朋友》、《阳光校园》与《小白船》,跳一跳倒也能够给孩子带来欢乐与开怀;初中组与高中组的《青春旋律》、《青春风采》与《校园华尔兹》什么的,能否做到“一盘棋”?毕竟到了中学时光,在步入或者接近成年年龄的成长期,不仅生理发育突飞猛进,心理与思想也处于高度活跃期,自主的个性更不容随意设置条框。要求高中生每天舞动“华尔兹”,一开始师生都要现学现跳,还要应付学校考勤与“上级检查”,相对于熟门熟路的广播体操与眼保健操来说,前者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后者,中学生的学业也多少会受到冲击。另外,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校园集体舞需要“手拉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又要拉出多少“早恋”者,也颇值我等无聊者多疑多虑。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高考制度纵然有千条弊端万种毛病,至少在今天也不足以使其遭遇枪毙的命运。泼向高考制度的所有不满与抱怨而耗费的精力,倒不如转化成以尊重与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思维能力为内核的素质教育上来。但素质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应该严格遵守《教育法》确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明确规定,而不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大张旗鼓地要求中学生跳起“校园华尔兹”!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