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学校 > 正文

打造艺术节目融会时代精神 传承艺术记忆弘扬优良传统 推进艺术教育助力全面发展复旦大学相辉堂修缮一新迎首演

编辑:csm351
2018-03-26来源:新浪新闻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以下简称“大艺展”),3月22日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复旦优秀节目汇报演出暨相辉堂开幕演出于复旦大学相辉堂北堂举行,这也是相辉堂修缮一新后的“首秀”。复旦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和建设者代表共同受邀观看了此次演出。
       在这座与老相辉堂相连的全新多功能剧场内,在校学生和回归母校舞台的校友联袂,将一台囊括合唱、舞蹈、话剧、弦乐及民乐节目的精彩演出共同献上。其中,既有即将代表复旦大学参加第五届大艺展的作品,也有曾登上过历届大艺展舞台的优秀节目。他们的集中呈现,是一次总结与汇报,更是近十年复旦艺术教育成果的缩影。
       “相辉堂是复旦人魂梦所系的殿堂。今天,承载光荣历史、传承大学文脉、彰显复旦精神的相辉堂,饱含了更丰富的时代气息,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校党委书记焦扬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复旦大学正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有与之相称的一流校园文化。今天,相辉堂“旧貌换新颜”,终于让复旦人得偿所愿,拥有了一个现代化的音乐厅,一个多功能的演出场所,一个设施完备、布局优美、亲和共享的公共艺术空间。她代表学校向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向广大校友,向一直关心相辉堂修缮进展的领导和各界人士,以及一线建设者们表示感谢。她说,修缮后的相辉堂将充分发挥文化承载、文化传播和文化拓展的功能,有效缓解校园公共艺术活动空间紧缺的状况,使学校文化艺术教育布局更好、环境更美、效果更优、活力更强。
       当今人与故友的歌声交织唱响,属于复旦的大艺展记忆在穿越70年光阴的相辉堂逐一重现。作为此届大艺展声乐专场的举办场馆,这座焕然一新的殿堂,已与参演人员和志愿者一同就绪,在磨合中全力做好准备。
弘扬传统文化,品味理想信念
       让艺术融入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表达传统文化之美、追忆先辈精神、展现大学生青春风貌的作品,以艺术的多样形式传达出思政教育的意涵,与时代接轨,展露出熠熠风采。
       纪念复旦大学老校长、《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首译者陈望道的现代舞作品《望道》便是此中代表之一。当演员们一个个举起右手,用坚定的语气喊出“我宣誓”,陈望道在艰苦斗争期间弦歌不辍,教育出一批批青年学子为共产主义传播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不朽贡献的事迹骤然立体。
       “《望道》是一个当代大学生以陈望道手稿为媒,穿越到过去,见证历史的故事。复旦先贤的光辉人生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精神气质是每一个复旦人学习奋进的榜样。” 2017级硕士生史景云是《望道》的领舞,也是当代现代大学生。从聆听教诲,到写下入党申请书,再到抗争和迎来希望,这支舞具备完整的叙事和丰富的表现力,故而也尤其能引发观众共鸣。
       “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骤雨打新荷》是入围本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总决赛的合唱作品。复旦大学合唱团前任团长、2017级硕士生吴天任说:“我们会有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嘴里发出的声音模仿蝉鸣,会用到响指代表雨滴声,用到跺脚代表打雷声,不仅用歌声去表现,还有其他各种音效去表现。”
       这首根据金代散曲家元好问的词创作,由青年作曲家田汨作曲,结合大量现代技法的曲目在此次演出中第二个登场。轻缓的旋律里,不止唱词,还有人声与肢体声音模拟的蝉鸣、落雨和惊雷。一派古韵的唱词,在创新设计中焕发时代生机。
       以合唱形式将声音为介演绎传统文化魅力的尝试在复旦大学合唱团早已有之。较近者,就有第四届大艺展参赛曲目《采桑子》《古之欲明明德》,和此次演出中重新登台的第三届大艺展获奖作品,由青年作曲家金承志创作的《玉门关》。
       在更为熟悉相似题材的复旦大学民乐团,演奏者们对如何准确传达此类作品的“味道”颇有心得。谈及此次演出中受到好评的经典民乐合奏作品《月儿高》,民乐团成员,2015级硕士生梅颉表示,要在知人论世后,带着民族自豪感去演奏。“老师会告诉我们,要想象自己身处繁唐盛世。”
       复旦剧社带来的第四届大艺展作品《海上花》,则讲述了一个表现大学生在军旅生活中历练成长的故事。看着同伴们的演出,剧社成员、2014级本科生刘承昊表示“很燃”。在他看来,能够通过短短十二分钟打动观众,以符合普通学生语境的方式传达主流价值观,很有难度,也“非常神奇”。
       而由他自己参演的节目《瓶中丝路》则更为贴近毕业班学生的日常。这个探讨文化传播的作品要求他思考如何在在同一舞台空间上展现人们在网络中的聊天状态,富有时代旨趣,又兼顾挑战。
       闪耀青春岁月,传承复旦艺魂
       让艺术铭刻集体记忆生生不息
       “我们其实从未说过再见。”合唱团的另一表演曲目,本届大艺展决赛参赛作品《青春无悔》在开场便道出了此次演出的隐藏主题。承载着复旦人集体记忆的相辉堂,在今晚见证了一场的重逢。
       2002级校友王佳妮参演了此次演出中的舞蹈《秀色》。这支结合了水墨风格的扇舞曾在第二届大艺展中夺得头筹,如今,又几近以原班人马重新呈现。据悉,包括王佳妮在内,9年前的《秀色》成员,除一人在英国读博士无法赶来,“9个人回来了8个”。她们拼凑起假期中的时间一起排练,凭着热爱、决心和昔日功底,又一次演绎了这支不曾因时间而褪色的舞蹈。
       “离开学校后才更怀念在这里的时光,回到母校舞台重温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其实特别、特别有感触,也觉得特别感激。”王佳妮记得当年参加比赛,生怕把定制的演出服装弄坏,打趣说人摔倒没事,服装千万不能有事;也记得在老相辉堂(即现相辉堂南堂)催场都靠“吼”的演出时光。她说,新场地不亚于她去过的任何一个现代化舞台。“相辉堂的重生,是一个大学生文化艺术旗帜性地方的重生,抱着对老舞台的感情回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非常有意义。”
       “学生时代总以为演完这场还有下一场,所以并没有刻意留下太多照片。”此次演出,王佳妮请在观众席上的先生和3岁儿子为自己拍了几张舞台照。对于王佳妮的先生来说,9年后再次看到太太跳起这支舞,一样感慨万千。同样拥有       大学艺术团经历,并因此与王佳妮结缘的他也表示,能够与当年的团员齐聚母校舞台“太难得”。
在王佳妮和《秀色》之外,回到相辉堂再历青春的复旦“老人”还有很多。合唱团中,他们与年轻的后辈站在一起,共同唱着第一届大艺展时的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民乐团中,他们相携奏响新曲《山遥》,无间的默契让人心潮澎湃……
       “我当时在剧里演一个军官的女秘书,叫玛丽小姐。现在也还有人叫我玛丽奶奶。”当台上的年轻人回顾着他们在历届大艺展中的节目,观众席上的廖光霞则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在相辉堂里演过的革命剧《红岩》。这位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退休教师是复旦剧社的老前辈。对她来说,看到相辉堂的回归,无疑伴随着更多有关时光的感慨。
“下雨的声音是用筛子筛黄豆来模拟,幕布不够,我们就把布票捐出来。”廖光霞感叹:“我们这一代上世纪六十年代活跃在复旦校园里的学生文艺积极份子对相辉堂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以前排练)经常到登辉堂(相辉堂曾用名)去。我们的足迹踏遍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的双手触及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那里留下了我们青春的汗水和激情,厚厚地装满在我们的记忆中。”
       在复旦度过宝贵青春时光的她,曾经将大量业余时间投诸话剧和其它文艺活动。这份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教学工作思路和生活态度。廖光霞表示,复旦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主要在于提升审美。就她自身而言,不论是给留学生排演京剧《柜中缘》,还是自己去听音乐会,都是在“与艺术做灵魂的沟通”。她由衷感到:“对美好的事物有感情,生活才有意义。”
       廖光霞很喜欢如今的相辉堂。“但那时候的相辉堂受硬件的限制,我们渴望着复旦能尽快建造一座新的大礼堂。等了半个世纪,终于等到了这么一座崭新的高雅的现代化的相辉堂!”她认为这个剧场“漂亮,功能齐全”。她期待着,这样一来,复旦也将有更多机会邀请国内外的演出团体光临,为校内学生提供接触艺术的渠道,凝结新的艺术记忆。
定位一流建设,滋养学生成长
让艺术在复旦如“空气”般无处不在
       这场演出中的优秀作品,是复旦艺术教育历程的见证,也是复旦艺术教育成果的体现。但复旦的艺术教育,并不局限于高水平艺术团。在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艺教中心”)副主任陈寅看来,如何让更多学生汲取艺术教育的养分,令艺术如“空气”,深入学生生活的各方面,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根据艺教中心提供的数据,2017年,复旦面向全体本科生,共开设有公共艺术课程127门,近4000名学生经此接触了声乐、舞蹈、器乐、美术、影视剧艺术、话剧表演等艺术门类。
       从大班化的理论、鉴赏类课程,到如今注重技法教授和实践的小班化课程,陈寅表示,艺教中心提供的课程“始终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改进”。她希望艺术的广泛参与性能够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体现,给感兴趣的学生创造一个起点,种下艺术的种子,“比如电子钢琴、二胡等课程,面向的正是那些想要学、愿意学的非艺术特长生。”
       令陈寅高兴的是,由复旦公共艺术课程激发的兴趣,的确促使了一些学生走上专业艺术道路。“我们有本科读哲学,研究生读社会学的同学去美国学现代舞,也有历史学系毕业的同学去上戏读艺术学。”
       在“第一课堂”之外,奉行通识教育理念的复旦书院也将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融入育人工作中。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黄洁提到,书院侧重通过引入导师资源和加强空间建设,全方位打造书院的美育环境,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去年的“国风雅韵——传统文化月”中,书法家王朝宾、王运天、田滋茂,艺术家赵聪、刘兴辰、王珮瑜,太极拳人林添进先生等艺术界人士受邀陆续走进复旦,开展了高水平的艺术展演,并与闻玉梅、张汝伦等校内专家、学者一起讲演、对话,激发了学生对人文艺术教育的思考。校内外专家就多个艺术主题开设了15场专题讲座和丰富多彩的小班化体验课,据黄洁回忆,“几乎场场爆满”。
       近年来,复旦大学也不断探索将艺术融入新生教育之中。“复旦人演复旦大师,复旦人说复旦故事”的系列老校长大师剧,引导师生在编、排、演、观的过程中,以自我教育的形式走入老校长的精神世界,重温家国历史,弘扬时代精神。2017级本科新生报到第四天,校园原创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次公演,展现了老校长在国与校、校与家、家与国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矢志不渝振兴教育的光辉事迹;而在当年12月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为原型的大师剧,则让年轻一代的复旦人体味大师终生追求的“革命初心”和“真理味道”。
       此外,“发挥硬件空间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学生住宿园区打造“艺术的空间”是书院艺术教育工作的另一个面向。如今已有多个艺术工作室入驻各书院空间,其中就包括提供纸墨、“随到随写”的书画研习室和西洋画工作室、茶艺工作室、古琴工作室等。而书画社、古琴社、民乐社、版画社等艺术社团也已走进书院。
       复旦大学团委艺术团负责人朱妍蕾则介绍了“公共艺术课堂”和“新艺术工坊”等项目。她表示,团委艺术团也正致力于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据悉,自2011年由上海歌剧院带来的第一课“中外名曲音乐盛典”开讲至今,复旦“公共艺术课堂”这一集艺术类讲座、公开课、体验课于一体的文艺活动已举办72次。而新艺术工坊则有志于扶持校内艺术社团和校园艺术达人,鼓励原创,帮助其申报项目,实现舞台梦想。
       在《复旦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总体方案》中,“中文与艺术”赫然在27个“拟建设一流学科”之列。对此,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粤江表示,艺术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成长的一环。这一环涉及艺术场馆的建设、课程设施的完善、校园文化的打造,也涉及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说:“复旦需要用‘两条腿走路’,在就前几个面向不遗余力之外,也要通过学科的建设为学生教育提供更多的来源和支撑。”对照国际各顶尖综合性院校,复旦将努力发挥在各人文社科领域积累下的艺术研究力量,在艺术哲学、艺术史、艺术评论与鉴赏和艺术教育等领域拓展优势,形成适合于复旦特点,多学科共同参与并受益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