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学校 > 正文

皮影、腰鼓、纸艺画……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非遗进校园,班班博物馆”课程建设使每个班级都具备了“非遗特色”,不仅传承和保护了非物质文

编辑:csm351
2018-03-27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2017年11月,吉林省延吉市已经进入寒冬,但该市进学小学却传递出阵阵暖意。跳舞、唱歌、演戏、擂鼓、绘画……热闹非凡,每个班级都不时传来喝彩声。
       学生家长徐洪杰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到学校,但这一次他感觉有些不一样。走进教室,墙壁上一套别出心裁的“中华美食博物馆”纸艺画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立体造型的筷子、勺子模型、八大菜系展板,更有一阵阵美食飘香,惹得他驻足观看。
       接下来,小小解说员讲解、快板演出、三句半表演以及特色美食分享等系列活动,都让徐洪杰惊喜连连。走到其他班级,徐洪杰发现班班都有绝活、班班都有特色。直觉告诉徐洪杰,学校正在开展一套自成体系的特色课程建设。
       徐洪杰没有猜错,这是进学小学正在探索的“非遗进校园,班班博物馆”课程建设。2016年开始,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师生保护“非遗”的热情,进学小学开启了一段“寻根之旅”。
       “非遗”进班级,班班有特色
       “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可谓‘超能将军’,具有提神醒脑、解郁散结、行气止痛、抗菌消炎等功效……同学们,请大家一定记住茉莉花茶的功效!”2017年10月,进学小学二年级一班茶文化活动展示课上,学生丁世杰在分享环节一口气说出了茉莉花茶的十几种功效,观摩者不住点头称赞。更有学生从茉莉花茶的营养成分、产地、分辨真假等角度发言,有的学生还进行了茶艺表演。课上,通过唱茶、说茶、品茶等环节,学生将茉莉花茶相关知识一一展示出来,师生在茶文化的熏染中悄然度过学习时光。
       不仅仅是课堂学习,师生还在教室和走廊文化墙上贴满了一张张与茶叶有关的精美图片,比如茶叶历史、茶叶特点和冲泡技巧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是二年级(1)班“非遗进校园,班班博物馆”课程建设的主题。泡茶、品茶、知茶是一种静心的文化,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年级(1)班班主任丛丽萍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最终确定了这一主题。
       在进学小学,每个班级都有与众不同的“非遗特色”,有朝鲜民族特色的扇子舞、农乐舞,有国粹京剧,有扬名中外的中华武术,有传统“二十四节气”,有中国结、鲁班锁、腰鼓、纸艺画……每个班级各取所需,各展特色。
       六年级(7)班在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学生兴趣和文化意义之后,最终把落脚点放在了“皮影情怀”上。在班主任宋继红的带领下,学生近距离接触皮影戏,在“讲皮影”“演皮影”“跳皮影”过程中渐渐对这一“非遗”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家长的协助下,学生将自己的班级变成了“皮影王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非遗特色”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充分结合了学生特长和家长优势。比如,六年级(1)班学生家长是当地一位知名厨师,该班级选择了“药食同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家长来到学校为学生展示食物、药物,学生还动手学做精美药膳。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不仅认识了许多药品,还懂得了食物相克知识。”六年级(1)班班主任曾献香说。
       因为班班有特色,所以走到学校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气息。
       “当每一个班级都成为独具特色的“非遗博物馆”,整个学校将是一座内涵丰富的庞大‘非遗博物馆’。”进学小学教导处主任许红艳说。
       “非遗”进校不能走过场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发后,全国上下掀起“传统文化进校园”之风。
       进学小学校长康伟华一直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她感觉“机会来了”。只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找到一个抓手落实文件精神?与学校领导班子几经商量,康伟华最终确定了“非遗进校园”这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和生命精神的积淀,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我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就是要建立一个优化课堂内外的教学体系,鼓励教师突破课堂教学限制,走向课堂之外,培养学生的家乡之情。”康伟华说。
       但康伟华同样清楚,“非遗进校园”要落在实处,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必须通过课程建设入脑入心。为此,学校确立了“整体化、在地化”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整体化是在‘非遗进校园’过程中不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包括学校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特色课程建设、特色活动项目、特色节庆等多个方面,还要渗透到现有课程和活动中。”副校长赵霞说。
       为了营造“非遗特色”,学校组织师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并通过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国旗下演讲等途径介绍“非遗进校园”活动及其意义。同时,中国茶艺文化、剪纸文化、皮影文化、中国编织文化、中国风筝文化等也以不同形式展现在进学小学的走廊和墙壁。全校上下充满了“非遗”文化气息。
       学校选择“非遗”项目坚持“在地化”原则,即结合所处地域、所属民族,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引入学校。进学小学许多学生都是朝鲜族,六年级(3)班就选择了朝鲜族服饰作为“非遗特色”。
       起初,班主任高翠玲发现大家对朝鲜族服饰并不太熟悉。
       “以前,学生这部分知识储备不足,直到班级申报了朝鲜族服饰为学习内容后,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才了解朝鲜族服饰的内涵,样式、图案都不是随意选择,而是有一定的寓意。”高翠玲欣喜地说,在近距离接触朝鲜族服饰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如今,六年级(3)班的文化墙上布满了家长和学生一起制作的各种朝鲜族服饰粘贴画。
       朝鲜族文化中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很多,比如扇子舞、农乐舞、鼓舞、朝鲜族服饰、朝鲜民俗等。进学小学有7个班级分别认领了这些非遗项目,打造“朝鲜族特色”。
       “我们期待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康伟华表示,通过对我国“非遗”项目的深入了解,可以使学生对国家、对家乡的认知更具体、更深刻,从而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
       在学生心底打下非物质文化传承烙印
       每到一年一度的校园特长展示活动,进学小学学生刘怡辰都一筹莫展,因为她不是能歌善舞的文艺积极分子。每当此时,她只能在舞台下看同学一展风采,静静地做那个鼓掌的人。
       刘怡辰一直期待自己能成为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去年,她所在的班级申报了“葫芦丝”校本课程,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在打造“特色班级”过程中,家长把专业葫芦丝讲师请到班级,手把手教学生吹葫芦丝。刘怡辰上课努力学、下课认真练,下过一番苦功夫,如今成了一名吹葫芦丝的高手。不久前,她还在家庭聚会上一展身手。
       新技能让刘怡辰更加自信,她也享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正是通过学习“非遗”课程,越来越多的“刘怡辰”在进学小学不断涌现。
       “非遗进校园”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师、家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六年级(7)班为了营造浓郁的皮影文化氛围,全体家长齐上阵,有的负责采买材料,有的登高爬梯,有的剪贴涂鸦,有的制作皮影戏台……在教师、家长和学生齐心协作下,六年级(7)班奉献了一出精彩的展演,家长还在用皮影材料制成的书签上写下了对孩子成长的寄语。
       二年级(1)班在“中国茶文化”项目实施中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班主任丛丽萍召集全体家长发起了“放下酒杯,拿起茶杯”“我为中国茶文化代言”的活动,倡议家长闲暇时光与家人品茶;朋友小聚,以酒代茶;探望长辈,敬上好茶。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茶成了连接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有同学说爸爸爱上喝茶后不再喝酒,有同学说家庭聚会时爷爷奶奶总喜欢问学校又讲了哪些茶知识……”学生迟靖润向记者介绍说。
        在“非遗进校园,班班博物馆”课程建设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不断增强,身体素质、艺术素养、人格品质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家校合作更为融洽”。康伟华欣喜地看到了活动带来的巨大效应,她期待着“今天,学生在心底已经打下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烙印;明天,学生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者、传承人”。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