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学校 > 正文

唱《苔》走红的老师,现身讲述歌曲背后的支教故事!(文末有福利)

编辑:csm351
2018-07-19来源:搜狐教育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今年年初,随着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这首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一夜爆红。节目中,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孩子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了《苔》,让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之间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
  2013年,曾是吉他教师和乐器行店长的梁俊与新婚妻子作为志愿者到贵州乌蒙山的石门坎新中学校支教两年。他们在那里教授学生诗歌、写作、音乐、绘本阅读、绘画等,并开拓了“古诗唱识”这一全新教学方法。
  日前,梁俊受成都好奇学校的邀请,来到成都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支教经历以及《苔》背后的故事。他说,《苔》最初创作的动机并非是为舞台,而是三尺讲台;歌唱《苔》的目的也并非为了打榜,而是为让孩子们爱上古诗文,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情趣。
  1
  《苔》走红之后:
  “我们依旧是师生,而不是表演者”
  六月末,在成都市中心一间阁楼上,来听梁俊分享会的人挤满了房间。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白色体恤的梁俊安静地站在讲台前面,向大家娓娓道来自己的支教故事,并用吉他弹奏了自己的多首作品。


  从苗族迁徙歌到苗族人的文化习俗,从《江城子》到《明日歌》……当梁俊弹奏起《苔》时,在场的听众们一起跟着哼唱,男生版、女生版,一遍又一遍,意犹未尽。袁枚这首冷门的小诗经梁俊谱曲演唱后,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梁俊是在教室的角落里发现《苔》这首小诗。支教时,他在为“每周一诗”课程选诗而阅读了各种诗选。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册《日有所诵》,上边布满灰尘,因为山里的孩子识字和理解能力跟不上,所以老师只能因材施教自己选诗。
  偶然看到《苔》,梁俊很兴奋。他想,有谁比这些孩子更适合学《苔》呢?于是,他回到宿舍拿起吉他弹了起来,试着寻找适合这首诗的和弦与节奏。
  给《苔》谱上曲之后,梁俊把班上的小梁拉过来录这首歌,然后再去每个班巡演,目的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关于《苔》,梁俊还是喜欢最初安安静静在角落里唱的样子。即使登上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
  “我们的角色还是没变,依旧是师生,而不是表演者。我创作时并没有打算迎合儿童,而是向儿童传达一种音乐旋律特有的美感,希望借此带领孩子们进入音乐与中文充满诗意的世界。”
  2
  开拓“古诗唱识”:
  播下诗性教育的种子
  和孩子们录《经典咏流传》时,节目组的导演采访孩子,问他们是否还记得梁老师教的诗歌。当时孩子们一脸迷茫,似乎忘得一干二净。
  导演提醒他们,《乡村四月》《秋思》还记得怎么背吗?孩子们还是一脸茫然。然而,当梁俊弹起《乡村四月》的前奏,接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旋律,那些诗词,孩子们脱口而出。
  在乌蒙山教书的两年,梁俊带着孩子们每个星期唱一首古诗。一首首作品被创作出来,在课堂上被唱出来,反复打磨,竟然成为一种新的语文教育方式——“古诗唱识”:
  用现代的民谣音乐方式为中国传统的古诗谱曲,与孩子们吟唱古诗,同时帮助孩子识字、识情、识意。


  大山里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似乎对古诗更有天然的亲近感。梁俊的教学方式引发了孩子们学诗的极大兴趣。
  在诗歌教学中,梁俊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古诗的认知和感受不一样。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喜欢唱《苔》、《悯农》这样简单的五言绝句;三四年级的孩子就更喜欢悲壮一点的诗篇,像《凉州词》、《出塞》等;到了高年级,孩子们情窦初开,则尤其偏爱宋词,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和苏轼的《江城子》。
  “云对虹,雨对光,鸟语对花香……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在《早春风吟蒲公英》的歌词里,第一段是梁俊给孩子们上对课收集的对子,然后写成了歌。第二段歌词,是《小学对课》晨读对韵里歌韵的选段,教材是教育工作者丁慈矿老师编写的。
  然而,这些歌曲作品,只是诗性教育的种子,一个开端。
  3
  激发孩子的诗性觉醒:
  将大山的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长时间的诗歌浸润下,乌蒙山的孩子们也爱上了写诗。
  “‘什么东西看不见,但是是存在的。’请大家根据这句话写一首诗。”在一次考试中,梁俊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
  五分钟之后,当时还是四年级的学生朱思语写下了这首《爱与风》:
  爱,当爱之锁开了
  就很难关住
  那爱就像魔鬼
  深深地抓住你的心
  让你爱吧,爱吧
  风,就像梦一样
  你想把她抱住
  可她还是去了
  你看不见她
  她却可以穿过你
  班里有一个叫吴荣兴的男孩,性格有点儿木讷。虽然与人沟通有些困难,但小男孩学诗却很认真。在一次写作课上,吴荣兴写自己在寨子里的所见所闻,“明月悬空照大地,东边烟火亮点灯”。
  在梁俊的鼓励下,孩子们写下越来越多令人赞叹的作品。
  四年级的梁越梅在帮姐姐牵牛时,突然发现了美丽的落日。因为石门坎这个地方很少看到太阳,梁越梅很舍不得落日归山,于是写下了诗句:“雾云满天散,明月照人来”。
  梁越梅还写下了《蒲公英的精灵》,灵感来自金子美玲的《花的精灵》:
  飘落的蒲公英种子
  每一颗都会生长
  风儿呼唤它的时候
  它就随风而去
  种子飞散在天空
  飞到每一个角落
  让孤独的角落长出蒲公英
  角落就不孤独了
  那金闪闪的蒲公英花
  在那角落里
  得到了尊严
  2016 年回城之后,梁俊和他的妻子编辑整理了当时所带班级孩子们的作文、日记和诗歌,并一一写了认真中肯的评语,写成了《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一书。
  这些作品的小作者们大多数是“大花苗”,也有少数彝族和汉族孩子。孩子们的作品源自于他们天生的诗性,也得益于梁俊特别的诗性教育方式。
  除了诗歌,孩子们还写下了许多童真有趣、感情真挚的文章:


  老师点评:这是一篇粗俗的文章?我并不这么觉得。我们可以看到罗超观察的视角多么独特。谁能把拉屎时的心态描写得如此真实?我想,除了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这个真实世界的人们之外,别无他人了吧。
  有不按套路出牌的:


  老师点评: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回想自己小时候,每当被问到理想,我们脱口而出的无外乎是科学家、建筑师、医生之类的标准答案。山里的孩子想法“怪异”,他们会说出诸如放牛娃、农民、乞丐这类的答案来,当然还有这里的“孤儿”。
  也有脑洞大开、想象力爆棚的:


  也有写自己家人的,感情朴实真挚:


  现在,虽然梁俊已经离开了乌蒙山,但孩子们却成为他心中放不下的牵挂。除了出书,他还成立了一个“苔基金”,公益之路还在继续。他希望把自己所创作的诗歌民谣放回到乡村,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即使不会弹吉他,也可以拿这些歌一起来唱,一起来感受这种诗性教育的方式。
  “我们学唱古诗,学习语文,最终学习的,是如何寻找生命的价值。”梁俊说,石门坎的孩子们也正如角落里开放的苔花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爱与陪伴的土壤,让梁俊和孩子们一起在古诗的旋律里悄悄地生长,这一切也应验《苔》的诗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最后,就是大家的福利时间啦!!!
  如果觉得《苔》听得还不过瘾,小编将梁俊老师在成都分享会上的弹奏片段特意做了一个视频合集,以供大家欣赏与传唱:


来源:教育导报(ID:jydb1988)
作者:殷樱
版权声明: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