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师范类专业增招400人

编辑:csm351
2018-06-29来源:首都之窗

  原标题:首都师范大学撑起首都基础教育“半边天” 2018年师范类专业增招400人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是一所拥有文理艺教多学科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学校下设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等30个院系,现有57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方向)17个。
  作为撑起首都基础教育“半边天”的首都师范大学,其每年的招生计划都备受关注。2018年首师大在京招生计划2000人左右,比2017年增加200人。各专业招生计划也略有调整,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较2017年增加400人。其中新增3个师范类专业及方向,分别是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舞蹈学。此外,学校还新增3个大类招生,即中国语言文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共管理类。
  立足首都基教发展 新增三个师范专业
  近年来,随着首都入学高峰期的来临,师资需求愈发旺盛。2018年首都师大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师范生培养力度。2018年,学校新增200个招生计划,全部用于师范生招生。同时学校还从现有的非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当中调整出200个计划,全部都投放到师范类专业。这样一来,首都师大2018年师范类专业整体增加400个招生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首都师大从首都城市发展需求入手,在之前传统师范类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三个师范类的专业方向,分别是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舞蹈学。
  首都师大的心理学专业已经有21年的历史,此前主要面向非师范类学生。近年来,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逐步显现。2012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2017年年底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在北京112所学校当中,有48%的学校配备了专职的心理教师。此外,2017年中小学还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资格证。为了满足北京市中小学及学前教育机构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首都师大特从2018年开始招收心理学本科生(师范类)。据了解,学校将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培养帮助学生胜任在中小学、职业学校等相关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幸福发展服务。心理学科负责老师说:“我们希望培养基础过硬、素养深厚、理念先进、技能突出的优秀心理师资。”就业领域包括中小学、职业学院等相关教育机构,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员等工作,考生未来也可以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首都师大教育技术系是北京市培养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教师以及教育资源和教育软件开发等专业人才以及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本硕博及成人教育在内的完整培养体系。新开设的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技术,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基于本领域和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其他领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综合型人才。
  舞蹈学(师范类)专业属于首师大音乐学院,该学院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音乐、舞蹈、录音艺术等专门人才。学院于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为国家级“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7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舞蹈学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0%。需要说明的是,师范类的计划都是投放在北京。
  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首师大数学专业,2018年继续实行大类招生。首师大数学以基础数学见长。为了吸引高分考生,2018年继续开设数理实验班。据了解,该专业按照本硕博连读模式培养人才,允许大四学生学习研究生课程,如果学生考上本校研究生,可以承认学分。
  2018年,首师大增加大类招生规模,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2018年,首师大除了以往的数学、美术学和设计学继续实行大类招生之外,又增加了三个学科门类的大类招生。一个是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秘书学;一个是公共管理类,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还有一个是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需要注意的是,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的学生在进校后马上就分专业,但是其他大类都是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或者二年级的时候才进行分流,在此之前都是进行通识课程的培养。
  就业率连续5年97%以上 孕育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成为向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学校连续五年学生就业率保持97%以上。学校师范类毕业生受到中小学的广泛赞誉,涌现出一大批高级、特级教师,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专家。据学校师范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教学骨干、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在全国学科教学比赛中获奖、获得国家级光荣称号的毕业生比比皆是;相比师范生,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行业也十分宽泛。就业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等。数据显示,2017年学校召开百家以上用人单位的双选会8场,小型专场招聘会近50场,接待用人单位近800家,学生数量与有效岗位数量比达到1:3。据悉,为满足学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招聘活动也会按照学生专业特色及行业特点分成教育专场和非师范专场。 在培养服务首都基础教育,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也十分完备。学校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核心,以个性化的选修课为支撑,以各类品牌指导服务活动为补充,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建立了一套贯穿大学四年的高品质、有特色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提升学业和职业规划能力。
  在创业工作方面,学校建立“创业实验室”,打造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和项目孵化三位一体创业工作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有志青年创业提供帮助。目前,首都师大创业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特色功能包括:一是作为工作实体,将学校提出的集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和实体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工作理念具像化、现实化。二是注重创业过程仿真模拟,让师生通过“创业实验”体验创业过程,习得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三是立足校本,具有师范特色。四是致力于创业工作体系化、项目监控全程化和产出成果指标化。
  创业实验室的建设标志着首都师大创业工作体系基本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创业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教师参与度和学生参与度,孵化成果可喜,提升了校内影响力。 对课程和教材不断研讨和打磨,对实践基地不断扩大和完善,对大赛积极宣传和准备,对学生团队不断培育和支持,首都师大正向着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目标而不断迈进。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高水平英语实验班出炉
  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北京作为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人才培养更要具备国际视野。2017年,首师大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也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在专业上精通,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有国际化视野。
  因此,首师大非常注重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国际交往平台,扩大国际视野。学校目前已同45个国家和地区的23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并成立了6所孔子学院。随着“首都师范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在校本科生赴国外合作学校参加学分转换项目、3+1或2+2本科或硕士2+1双学位项目以及各类短期出国项目。2016年学校启动“选派优秀本科师范生赴境外学习交流”计划,每年全额资助100余名师范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为期8周的方案课程修读,学生可以此获得相应境外学习课程学分。
  在国际化的同时也需要精准性培养。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学服务,从2018年起,首都师范大学新生公共英语开设“拔尖人才高水平英语实验班”,支持和促进本科人才国际化培养。入学后,学校组织英语综合测试开展实验班选拔。实验班由学校优秀教师及外籍教师任教,采用小班教学和导师制,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辅导,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为出境访学奠定基础。英语学科负责老师说:“我们希望达到让学生通英语、精专业、懂国际、讲中国的水平,让英语成为学生的助力和专长,真正达到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以学生为中心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首师大秉承“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遵循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发展的办学思路,结合“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积极推动教学范式转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探索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课堂为主”向“课堂内外并重”、“考试成绩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的转变。
  2017年,对于首师大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9月,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月,学校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第一所接受教育部、北京市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高校,接受了专家组的进校评估;12月,首师大举行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围绕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深入地开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推行大类培养。2018年,学校将按专业类开展大类培养,切实加强对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合理构建和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长远、自主、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首师大增加大类招生规模。首师大教务处的负责同志指出,大类招生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大类培养。“大类培养,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因为学生未来有更多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实施学科大类培养,能够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助力专业优化,为学生厚植基础、追求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能够逐步减少和破除专业之间、学科之间、院系之间的各种‘壁垒’,促进人才交叉培养与资源共享。”他还以首师大文学院为例阐释了大类培养。首师大文学院有四个文学类专业,分别是非师范方向的汉语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师范方向的汉语语言文学,四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年大类培养期间一起学习四个专业有共性的大类平台课程,首先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大类培养环节结束后,学生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终要学习的专业。
  强化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师大提出要打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定位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强调通识教育要充分体现“博雅”、“全人”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了解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相关的基本技能;还要指导学生形成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树立批判意识、创新意识。教务处的负责同志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课更加开放。新方案比旧方案大大放宽了对学生选修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较自由地选修通识课程;学校计划将50%的专业类课程面向全校开放,供学生作为通识拓展课程修读;学生所获辅修课程学分和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认定的创新学分可与通识拓展课程学分相抵。二是课程更加丰富。学校引进了一批校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加上开放的专业课、新开设的通识课,形成了“人文精神与社会认知”、“科学精神与自然关怀”、“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语言艺术与文化交流”、“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教育理解与教师素养”六个系列拥有近400门课程的通识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作为师范类院校,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根据教务处负责同志的介绍,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学时都明确起来。“以往由于学时不确定,容易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同时,学校对学时不做一刀切的硬性规定,只设最低标准,具体学时由各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确定。首师大的实践学时完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即理工科不少于总学时25%,文科不少于总学时的15%,师范专业不少于一个学期。此外,不同学时有不同的计学分标准。如此一来,实践教学有了量化监管依据,方便教学计划的实施。此外,首师大与海淀区教委合作开展“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之卓越教师“金种子”培养项目,到2018年是第四年。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实践机会,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师范生通过参与中小学教学、科研、德育、校园文化建设,收获的不仅是教学技能和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加深了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知和对职业清晰的规划。截至2017年,该项目已培养97名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8名学生到海淀基础教育学校就职,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