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口述|我在纽约演音乐剧

编辑:csm351
2018-08-11来源:澎湃新闻

 
杨舒妍(右二)与老师同学
文/沈熠晖 编辑/薛雍乐
纽约42街,时代广场。
       每个晚上,数十余部音乐剧或话剧作品在四十多家剧院中同时上演,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这样热闹的场景中,亚洲故事和亚洲角色却是极少极少,提供给亚裔和亚洲演员的演出机会更是凤毛麟角。
近二十年来,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激发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梦想,在百老汇登台令人憧憬,有朝一日将这些经验带回中国更是很多人的希望,但完成这个梦想的道路异常崎岖坎坷——语言关,身份,文化背景……每一个关卡都如此难以攻克,可是依旧有人近乎固执地不愿放弃。
       他们的挣扎和崭露头角,并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扭转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误解,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亚洲故事。
【讲述者:杨舒妍 美国纽约外百老汇音乐剧演员】

       我叫杨舒妍,21岁。高中刚毕业就跑来纽约学音乐剧了。现在马上要在外百老汇演一个音乐剧叫《慰安妇》,讲述的是二战时期被战争迫害的少女的故事。这是我作为音乐剧演员的第一部戏,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我出生在上海一个平凡的家庭,并不是什么艺术世家。只是爸爸喜欢音乐,什么样的音乐都喜欢。古典、爵士、摇滚……家里的柜子里码着各种各样的磁带、唱片、DVD。小小的我就跟着他听着他喜欢的唱片长大,炎炎的夏日伴着虫鸣,客厅的地上铺好了席子,我和妈妈还有爸爸就肩并肩躺下,音乐涓涓地流进我们的耳朵,连梦都是甜的。爸爸对音乐的热爱深深的感染着我。
       在幼儿园一次合唱队的演出里,我作为领唱之一登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舞台。那时妈妈在电视上看到小荧星艺术团在招生,毫不犹豫地帮我报了名。考了两次,舞蹈和歌舞班都没考上,可能真的没什么天赋,第三次退而求其次,报了合唱队,总算是考进了。
       我在小荧星合唱团呆了整整五年。很感谢这段经历,让我从小就熟悉舞台。但另一方面,合唱要求声音统一,险些让我丢掉了自己的声音特色,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为了一个隐患。
       2001年起,国内接连引进了《悲惨世界》、《猫》、《剧院魅影》等经典音乐剧,这个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国内观众的欣赏,每年总有几场大戏在上海上演。我上初中的时候,《剧院魅影》再次来到上海文化广场,那时我真的没什么钱去看,就用压岁钱买了最后一排的票。虽然整场都举着望远镜边看字幕边看舞台,但还是很开心,大吊灯掉下来那一刻我都激动得哭了。
       紧接着《人鬼情未了》也来到了上海,还是很穷的我依旧买了最后一排的位置。终场的时候,我站在位子上一直鼓掌。那时候,音乐剧的舞台对我来说是那么远,那么耀眼。
       可是,我也想站在那个舞台上。

        我考初中时就想考上音附中,但那时上音附中的初中和高中部都没有音乐剧系,所以我放弃了,和其他同学一样上了普通中学。好不容易上海音乐学院有音乐剧系了,就想着一定要考一下。
       高一下半学期,我找到了上音音乐剧系的两位毕业生,和他们学唱歌、表演和舞蹈。高二这段时间我过得特别苦,每天五点下课,赶去上表演课和声乐课,一直到晚上十点。有时上到十一点十二点,然后赶回家做作业直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五六点起床。
       这就导致我也没有时间练习,恶性循环。还课的时候,老师非常非常严苛,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大发雷霆,急的时候扯你头发逼着你唱。每次上课我都胆战心惊,有时还会哭着回家。
       我知道我的外貌条件不是最出众,所以如果想考上音,一定要实力超强。上音考试要求是民族、美声、民歌都要会。那时我对音乐最初的爱渐渐变成厌恶和害怕。我找不到自己的声音,不知道要怎么唱歌了。
       爸爸妈妈看到我每天这么苦也很心疼,还是支持我,鼓励我。但我越练习,越觉得恐惧,我和父母商量了很久,犹豫着要不要放弃。眼看着高三就要到了,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可能只能参加普通高考了。
       但与此同时,我还是对舞台有着渴望,抓着机会去参加音乐剧面试。2016年,我去面了国内演的《春之觉醒》,导演当时就说了一句:“You are the one that I want!”(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当天给了我复试通知。但第二 轮考的是剧本朗读,没有经验的我光顾着拿着剧本一字不漏的读,根本没法考虑角色塑造,也不知道怎么和对手配合,最后也落选了。
       同年的《音乐之声》面试,我是为数不多参加了剧本朗读的候选人之一,可那个组要求自己准备一段舞蹈,没有正经学过舞蹈的我最后还是落选了。
       那个高二暑假还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美国音乐戏剧学院的克里斯蒂安·弗莱彻(Christian Fletcher)老师来到上海文化广场办了一个工作坊,刚去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晚上有他们学校直接的面试招生。下午老师听了我唱歌,问我要不要参加一下晚上的面试,面试完后就对我说:“我希望明年能在纽约见到你。”
       这一切真的很神奇,上帝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梦想好像一下子清晰了好多。后来我就放弃了艺考,开始准备留学。

       我受够了卑贱的奔波,物欲横流让我才华打了折,要找个地方大干一场,这地方就像有鲨鱼捕食的大海一样。”经典音乐剧《西贡小姐》中,利欲熏心的“工程师”在《美国梦》一曲中半憧憬半戏谑地想象了纽约繁荣而腐败的景象。这部剧我在纽约看了三遍,每到这首歌都会笑傻。
       我的“美国梦”可不像他幻想的那么“惬意”。如果想在百老汇演出、和美国人竞争,那我的语言不可以有口音,讲话的方式也必须和美国人一样。我本以为自己口语还不错,但没想到大家语速惊人,语言竟成了我日常学习的障碍。
       一开始,我只能默默用录音笔把所有上课的内容都录下来,回到寝室后拿出来反复听,慢慢熟悉。当时我们学校中国学生很少,同校有个四川妹子,她在美国上的高中,语言比我好很多,所以我有问题就去问她。我的室友也知道我的难处,我曾和她说,如果我有时不说话,请她不要误会,其实是我听不懂。自那之后她就每天陪我练英语,练着练着,口语渐渐有了起色,我开始渐渐融入在纽约的生活。
       在美国的教学模式和我之前接触过的不太一样,老师会给予很大的鼓励,挖掘每个学生自己的特色。可能因为我是少数几个亚洲人之一,老师给了我更多的关注,但同时他们对我的要求也很高。到第三学期,我的老师对我说:“你其他都没有问题,就是我听不清你在唱什么。”所以我很介意自己说英语有口音这件事情。
       我们学校有专门的英语正音课,老师也会帮助你纠正发音和口音。其中有一个练习的方式就是叼着红酒瓶塞,然后用尽全力把这句话说清楚,这种方式会锻炼你的嘴部肌肉,拿走红酒瓶塞之后,就会有效果。
       这里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周末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学在学校里排练,偶尔得空就去中央公园散步。当然在百老汇看戏也是特别重要的娱乐活动!我被《西贡小姐》深深震撼了,看到女主角金自杀只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生活,我总会泣不成声。还有改编自30年代闹剧的《我爱红娘》,看得我从头笑到尾,演员赋予每个角色生命,让我好像置身于1938年的美国。
        第四学期下半学期开始我就四处参加面试,第一个戏是国家亚洲艺术家计划的《长发公主》(Repunzel),一下就拿到了一个复试机会。可惜那次出了一个乌龙,那封发给我的邮件延误了一天才到达我的邮箱,我没赶上。比较让人感动的是,导演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参与这个戏的制作,可惜剧目的时间和我其他的工作计划重合了,最终没有成行。
       毕业的时候,一家选角公司看了我在学校的表演,向我和班里另外一位亚洲同学发出了邀请,让我去尝试一下《西贡小姐》美国巡演的面试。连着四个星期,导演组都把我喊回去再面试,每次面试后,选角导演会给一些建议。每轮要求我表演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唱一首女主角最著名的咏叹调,还有一段激烈戏剧冲突的部分,这两首歌高音很强烈,是最考察唱功和表现力的唱段。可惜最后我还是没有拿到这个角色。
       这个失败对我来说打击还是挺大的。我刚开始去面试的时候,我学校的老师都认为我希望很大。可是,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在美国音乐剧里,所有演员都有自己的角色类型。我的类型是ingénue,也就是十几到二十几岁漂亮、甜美的女性角色。这样的女演员在纽约尤其多,所以厮杀格外激烈。


百老汇音乐剧《慰安妇》剧照,Kyujin Jang摄

       在纽约的一年冬天,我去参加一个剧组的开放面试,那天特别冷,下着雪,但去面试的人还是很多,早上六点半就要去排队了,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美剧《名声大噪》(Smash)曾深入描绘了在百老汇生存的残酷现实,尤其是演员们为争夺主角之位的勾心斗角。故事虽然过于戏剧化,但对我们这些渴望在纽约的舞台上谋求一个位置的新人来说,面临的考验不只是语言和能力。
       美国有一个演员工会组织叫Actors’ Equity Association, 简称AEA,影响力非常大,主要是为演员维权,比如和制作人工会谈判、争取演员最低薪资保障。剧组或者导演本身也比较偏好工会演员,一方面是工会演员的质量的确较高,二是不用和工会起冲突。
       这就对非工会成员非常不友好,对没有美国公民身份的演员来说更甚。基本上只有两条路可以加入AEA,要么你有绿卡,要么你本人已经在一个非常厉害的剧组里,而剧组里的人愿意出面帮你申请。
      这两条路都很难实现。前者这种情况需要你有很强大的演出经历,还有很多关于你的报道,才有可能申请O1签证(艺术家签证),接着才有机会申请到“杰出人才”绿卡。后者这种情况只有在你本身真的超级优秀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必须优秀到导演觉得非你不可,那他才会甘愿承受各种手续的麻烦,让你加入工会。


百老汇音乐剧《慰安妇》剧照,Kyujin Jang摄
       大部分大型剧目会优先面试AEA演员,如果不是AEA演员,也可以去排队等面试,但是AEA的演员太多了,未必当天能等到这个机会。即便有些剧目对演员一视同仁,但AEA面试和非AEA演员面试同时开,非工会演员选上的机会也是非常小的。
       所以身份这个事情基本就是个死循环:不是本国公民就很难进AEA,进不了AEA就很难进大型剧目,进不了大型剧目就没有像样的作品,没有像样的作品就难以被视作“无可替代”,申请不了“杰出人才”绿卡。
      我有一个加拿大同学在外百老汇做合唱演员,但移民局没有给她身份,给出的理由大概是:“合唱演员谁都能做,并不是无可替代的。”然后她就真的回国了。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还挺恐慌的。
      美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剧在选角时不考虑种族,这看似对亚裔有利。但要让导演选择你,首先要和这么多不同种族的人竞争,其次要和这么多美国人竞争。拿到角色的唯一保障就是要达到:除了你之外,没有人更适合演这个角色了。
      还好我现在在外百老汇音乐剧《慰安妇》中拿到了一个角色,这个剧组的导演是个韩国人,可能是出于亚洲人的自知,剧组顶着压力找了非工会的演员。我们剧组大部分都是亚裔,这种情况,在百老汇甚至是外百老汇还是很少见的。
       这里也不是没有亚洲故事,之前有一部叫《忠诚》的音乐剧,讲述一个在美国的日本家庭在二战期间的故事,但是票房不行。百老汇这里的音乐剧动辄演上几个月,但是这部戏只演了7个星期。这其中当然有种种原因,比如剧本和歌曲,但是这部作品有大明星加盟,本有希望引起西方观众对于亚洲的关注,却这样失去了一个机会。
       这次在音乐剧《慰安妇》中,我演的是剧中年龄最小的一对姐妹之中的妹妹。其实能出演这个题材的音乐剧我还是相当感激的。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我根本不知道战争的痛苦,虽然在历史课上了解过相关内容,但只是有这么个印象,没有机会深刻了解。为了这个角色我做了很多功课,看了很多关于慰安妇的电影和文章,看着看着就感觉心痛。
       在美国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慰安妇是什么样的女性群体。我觉得如果能过通过这部剧去引发对亚洲故事的重视,进而提升到公众对女性的尊重,那就很有意义。
       对于未来的规划,我还是想学了东西带回国内。因为我在国内学音乐剧的时候很苦,就很想把更快乐的方式带回去。如果我想以后想回去教书育人,那我自己就一定得成为那种“站到过最好的地方,看过最好的东西”的人,才不至于误人子弟。所以我现在这里,就想多呆一些时间,多学一点。
       在这条路上,我爸是非常支持的,但是我妈妈很担心我,现在每天都要给我打两个视频电话。她说,你是我唯一的女儿,为什么要离我这么远啊。
       我自己有的时候也会有点恍惚,想着回上海有什么不好啊,有淘宝!上海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看的!纽约虽然是大城市,但基础设施和国内根本没法儿比。
       但是我每次去42街看戏,想着我哪天也有可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我放弃家乡的原因,这是我应该呆的地方。


百老汇音乐剧《慰安妇》剧照,Kyujin Jang摄
       作者简介:沈熠晖,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业,毕业后任职于七幕人生音乐剧。现为纽约大学表演艺术管理研究生,自觉是一个老实人。
       (此稿为镜相工作室独家稿件,任何媒体及个人不得未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联系邮箱reflections@thepaper.cn,并标注出处)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