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2日晚,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揭晓。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沃尔克·贝特尔曼(Volker Bertelmann)凭借为电影《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创作的音乐脱颖而出,摘得「最佳原创配乐」的桂冠。
↓沃尔克·贝特尔曼获奖感言
2016年,沃尔克·贝尔特曼与美国作曲家达斯汀·奥哈洛兰(Dustin O'Halloran)曾凭借电影《雄狮(Lion)》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的提名。尽管与奖杯“擦肩而过”,他仍然被更多的电影制作方看见和认可。从那之后,他参与了许多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拍摄,包括巴塔萨·科马库(Baltasar Kormákur)的《漂泊(Adrift)》、HBO的迷你系列《火药(Gunpowder)》和获得艾美奖提名的电视连续剧《帕特里克·梅罗斯(Patrick Melrose)》等……
此次助力他获奖的电影《西线无战事》是一部基于同名小说改编的反战史诗,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在原声带开始创作之前,导演爱德华·贝尔格(Edward Berger)就向贝特尔曼表示:“不要写常规通俗的音乐。”
于是贝特尔曼的创作别具一格地从一把家传的旧手风琴开始:他回溯时光,寻找到可以描绘炮火连天的乐音。
稳定昂扬的小军鼓曾被认为是军事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但贝特尔曼另辟蹊径,在配乐中使用近似子弹的声音营造出紧张氛围,与波澜起伏的电影画面相得益彰,构成历史的一记重锤,敲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上。
与《西线无战事》一同角逐最佳原创配乐的还有《造梦之家》(The Fabelmans)、《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Everywhere All At Once)和《巴比伦》(Babylon)四部各具特色的电影。
约翰·威廉姆斯×造梦之家
这是《造梦之家》的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第53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同时91岁的他也成为了最年长的奥斯卡提名者。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用这部充满情怀的电影致敬自己的父母,而与之相熟的威廉姆斯也在配乐中倾注怀旧之情,以音乐作为送给斯皮尔伯格的礼物。
↓斯皮尔伯格与约翰·威廉姆斯回顾创作往事
贾斯汀·赫维茨×巴比伦
提名名单中还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作曲家贾斯汀·赫维茨(Justin Hurwitz)。他曾以《爱乐之城》摘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和最佳歌曲奖项,此度又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合作默片电影《巴比伦》,重现上世纪二十年代无声至有声电影转型期的好莱坞制作质感。
音乐在这部默片中无疑举足轻重,他受到百年前曲风的启发,又添加了当代电舞流行和摇滚乐,创造出五彩斑斓的霓虹乐章,用音符谱写巴比伦幻梦。
Son Lux×瞬息全宇宙
美国实验后摇乐队Son Lux就凭借《瞬息全宇宙》配乐首次获得奥斯卡提名,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的作品就如同这部席卷奥斯卡的电影一样,在影片中掀起声波旋风。
两年时间打磨下,他们用不断迸发的灵感和创新的实验性思维奏出了精彩纷呈的配乐:“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事业,也是一个畅快玩耍的机会。”
卡特·布尔维尔×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卡特·布尔维尔(Carter Burwell)为《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创作的配乐亦有全新亮点。电影故事发生在爱尔兰,但布尔维尔一反传统,使用了钢片琴、竖琴、马林巴琴和钟琴等多种乐器,带来独特新鲜感。
正如导演马丁·麦克唐纳(Martin McDonagh)所说,“他不想让音乐把你留在爱尔兰,而是希望它能带你去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