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音乐“基因”说

编辑:csm351
2016-07-09

莫扎特,4岁习琴,并即兴作一阕钢琴协奏曲。5岁和6岁时写的两首小步舞曲,在莫扎特作品目录上分别标注为“第一号”和“第二号”。8岁,他的至今还被演奏的《第一交响曲》问世。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父亲是一个音乐家。

翻开音乐历史,诸如3岁的圣·桑开始弹奏钢琴,艾涅斯库、伊萨依4岁学习小提琴,帕格尼尼5岁演奏曼陀林,同样5岁的斯美塔那参加弦乐四重奏;6岁的普罗科菲耶夫可以记谱,7岁的布索尼开了钢琴音乐会,一个个有着音乐背景的“神童”,接踵而至。至于巴赫,他的祖上与后辈出了众多音乐家,是一个知名的音乐望族。贝多芬、贝里尼、比才、施特劳斯、普契尼、斯特拉文斯基等大音乐家,皆子承父业。音乐的一脉相承,当是成就旷世人杰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科学角度来看,基因遗传是人类繁衍承续的一个重要元素。家族的“音乐基因”,为后世来人打下了音乐成长的基础。这从情理上,从科学上都可以说,是“音乐基因”筑造了音乐大师代代相传的历史与事实。

但,这个历史与事实,又造成一个误区,即认为只有基因才能造就天才,才使音乐发展中的神童辈出。于是,在娓娓道来的音乐轶事中,就有了父辈的音乐身影总蛮横罩着稚童的故事。如也是音乐家的父亲夜半揪起小贝多芬练琴,期望再造一个莫扎特式的“神童”。事实是,基因的遗传确是音乐巨擘横空出世的一个科学因由。不过,一个人的成功与成就,往往又不单在基因一个因素。科学概念上有“反基因歧视”说法,谈到“音乐基因”,我则衍化一个“反基因”说辞。

在音乐史上还有一些大师,他们没有先天的“音乐基因”为基础,而是后天成就的成功。如:意大利歌剧的开拓者斯卡拉蒂,家境贫寒,父辈目不识丁,连名字都是老师给起的;另一位意大利歌剧大师多尼采蒂,是一个搬运工的儿子;还是在意大利,世界级的歌剧巨匠威尔第,从小就和父亲在小酒馆打工。而捷克民族乐派大师德沃夏克,竟是一个屠夫的后代。俄罗斯歌唱家夏里亚宾出身农家,从小擦皮鞋当鞋匠;苏联著名作曲家哈恰图良,其父是一个装订工人;中国《国歌》作者,音乐家聂耳则出身于一个清贫的医家;而谱出雄伟《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在一个漂泊的船工家庭中诞生。这些事例表明,没有先辈的“音乐基因”,也能成就大师巨匠。 “音乐基因”仅仅是成功的一个因素。成功还要靠什么?勤奋。其实,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对于音乐的执着和热爱。

法国浪漫主义时代的作曲家柏辽兹,出身医生家庭,其父以断绝经济供给迫其学医。但他酷爱音乐,宁肯过一贫如洗的学生生活,也毅然放下解剖刀,翻开五线谱。最终,靠着对于音乐炽热的爱和坚定的奋斗,柏辽兹终成19世纪浪漫乐派开山的中坚人物。

奥地利作曲大师布鲁克纳没有出身音乐世家,但他执着爱恋音乐。没有任何遗传,也没有音乐天分,直到25岁,他才写出几首无名小曲。比起自幼就天才横溢的“神童”,布鲁克纳大为逊色。好不容易写出一个歌曲集,题献给一位贵妇人,她却耸肩拒绝。40岁时,《第一交响曲》问世,却默默无闻;49岁《第二交响曲》首演,观众不甘冗长,离席而去。但布鲁克纳坚持创作,直到60岁才写出闻名于世的《第七交响曲》。这位不是天才的作曲家,在失败中坚持,在坚持中奋斗,在奋斗中崛起。

这些不得“音乐基因”之势的大师,以“反基因”的行动,获得了成功,也与天才巨擘莫扎特、贝多芬等人一起,比肩而立于音乐史迹之上。

当然,这也再次验证了说得特别多却无疑也是真理的那一句箴言:成功靠的是天才与勤奋。这也还给了我们一个启迪:在特别强化“天才”亦即“基因”为重的这个具有特殊性的艺术样式中,“音乐基因”的基础与“反基因”的勤奋,同样能够造就艺术大师。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