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

编辑:csm351
2009-08-12

  2009年6月26日上午9时,雨后天晴的云南勐海县第一小学校园彩旗飘飘,鼓乐声声,同学们载歌载舞地迎接来自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的音乐教研员及50多名各实验学校的校长、老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结题会议开幕式的入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出席此次结题开幕式的还有勐海县委、县政府和县人大、政协的领导以及西双版纳州教科所领导、西南大学社科处长、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2009年6月26日上午9时,雨后天晴的云南勐海县第一小学校园彩旗飘飘,鼓乐声声,同学们载歌载舞地迎接来自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的音乐教研员及50多名各实验学校的校长、老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结题会议开幕式的入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出席此次结题开幕式的还有勐海县委、县政府和县人大、政协的领导以及西双版纳州教科所领导、西南大学社科处长、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结题会议内容丰富,既有各子课题组交流了课题研究经验和体会,又有勐海县一小音乐教师呈献给会议的民族特色音乐研究课,代表们亲身感受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的生动场面,同时,还观摩了勐海县一小1000多名师生共同“跳起家乡的舞”的大课间《少数民族韵律操》的壮观场景,现场的热烈气氛强烈地感染着在场的所有老师,使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际成效。




  课题主持人尹红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课题自2006年5月在西南大学开题进行实验研究至今三年,在云、贵、川、渝三省一市子课题组及50多所参研学校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得以正常开展。在课题实验研究几年来,事实证明我们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调研,在研究了音乐教育理论和《标准》精神,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们喜爱载歌载舞、自奏自娱的表现方式,研究了普通中小学校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普通中小学校音乐教学的教育性、审美性、实践性、愉悦性特点,面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普通中小学校,开展了利用本地区民族音乐资源进行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探索,课题组对参研学校提出的口号让孩子们“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是可行的,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课题的开展,同学们从熟悉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同时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探究适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增强了《标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适应性,走出一条适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改革新路,促进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几年来,课题组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三省一市各子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精诚合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扎扎实实地搞课题研究,在与各地区的中小学校领导、教师、音乐教研员、教委教科院(所)以及相关教研(科)室一起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成果有:
  1.2007年11月22日—26日在安徽黄山市举行,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贵州子课题实验学校贵阳第七中学侯兴智老师《多彩的贵州》获得“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二等奖”;
  2.在这次全国音乐课评选前的各省、市赛课活动中,四川子课题实验学校,四川攀枝花市平地镇中心校起学娟老师的《走进里泼》、四川汶川林烨老师的《羌族酒歌》分别获得四川省中学赛课一等奖。
  3.2007年11月11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音教网》www.cssmcs.org刊登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民族特色音乐教学试验研究》研讨会在四川攀枝花召开”的详细图文报道。
  4.总课题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课题实验研究中小学校的研究成果中,精选出一小部分汇集成册,由尹红主编《家乡的歌、家乡的舞、家乡的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并发行到云、贵、川、渝等三省一市课题实验学校,进一步推进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深入展开。
  5.总课题组与云、贵、川、渝等三省一市子课题组分别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篇。它们是:尹红、张友刚撰写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探索》论文,在《中国音乐》2009年第二期发表;潘光玲的《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实施中小学民族音乐特色教育》、曹安玉、丁俊玉的《四川中小学民族特色音乐教育研究》、黄玲的《贵州中小学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模式探索》、桂美钰、李忠怀的《云南昆明中小学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等四篇论文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增刊发表。
总之,通过课题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开展:
  在学生层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趣,提高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通过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学生大大改变了过去漠视或不太接受民族音乐的状况,学生不仅能够接受民族音乐,而且许多学生已经喜欢上了自己本土的民族音乐。学生学习音乐、学习民族歌舞、民族乐器的兴趣得到了激发,由不会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奏家乡的乐,到会唱家乡的歌、会跳家乡的舞、会奏家乡的乐。学生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家乡及生活中的美好,把家乡的歌、舞、乐作为爱家乡爱祖国的起点,进一步产生了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和热爱。
  在老师层面,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课题参研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活动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学校面貌整体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用云南勐海县第一小学魏校长的话说:通过参与课题,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出现了由音乐学科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引领学校其它学科的教育观念更新的可喜现象。许多学校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及少数民族学生爱唱爱跳的特点,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逐渐探索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形成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优质课和校园音乐活动,一些课题参研教师的民族特色音乐课,分别在全国或各省市的赛课中获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学校层面,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使学校凸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教育。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动员教师参与全校性的民族歌、舞、乐等活动,使更多的师生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之中,激发他们参与课改热情。尤其是学校课间操引进的如民族集体舞蹈、以及全校性的班班葫芦丝演奏等,几乎是动员了学校大部分师生参与。总之,民族特色音乐教学与学校各种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相结合,既为师生搭建了更多的学习、表现及展示的平台,又使学校的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更为活跃和丰富,逐渐营造出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凸显出学校鲜明的民族特色教育,使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例如云南勐海一小在每学年小学升初中的“小考”中均名列全县排名第一,使学校成为该县既抓素质教育,又保持了学校升学率的样板。

  结题会议内容丰富,既有各子课题组交流了课题研究经验和体会,又有勐海县一小音乐教师呈献给会议的民族特色音乐研究课,代表们亲身感受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的生动场面,同时,还观摩了勐海县一小1000多名师生共同“跳起家乡的舞”的大课间《少数民族韵律操》的壮观场景,现场的热烈气氛强烈地感染着在场的所有老师,使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际成效。




  课题主持人尹红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课题自2006年5月在西南大学开题进行实验研究至今三年,在云、贵、川、渝三省一市子课题组及50多所参研学校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得以正常开展。在课题实验研究几年来,事实证明我们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调研,在研究了音乐教育理论和《标准》精神,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们喜爱载歌载舞、自奏自娱的表现方式,研究了普通中小学校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普通中小学校音乐教学的教育性、审美性、实践性、愉悦性特点,面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普通中小学校,开展了利用本地区民族音乐资源进行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探索,课题组对参研学校提出的口号让孩子们“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是可行的,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课题的开展,同学们从熟悉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同时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探究适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增强了《标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适应性,走出一条适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改革新路,促进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几年来,课题组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三省一市各子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精诚合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扎扎实实地搞课题研究,在与各地区的中小学校领导、教师、音乐教研员、教委教科院(所)以及相关教研(科)室一起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成果有:
  1.2007年11月22日—26日在安徽黄山市举行,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贵州子课题实验学校贵阳第七中学侯兴智老师《多彩的贵州》获得“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二等奖”;
  2.在这次全国音乐课评选前的各省、市赛课活动中,四川子课题实验学校,四川攀枝花市平地镇中心校起学娟老师的《走进里泼》、四川汶川林烨老师的《羌族酒歌》分别获得四川省中学赛课一等奖。
  3.2007年11月11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音教网》www.cssmcs.org刊登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民族特色音乐教学试验研究》研讨会在四川攀枝花召开”的详细图文报道。
  4.总课题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课题实验研究中小学校的研究成果中,精选出一小部分汇集成册,由尹红主编《家乡的歌、家乡的舞、家乡的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并发行到云、贵、川、渝等三省一市课题实验学校,进一步推进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深入展开。
  5.总课题组与云、贵、川、渝等三省一市子课题组分别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篇。它们是:尹红、张友刚撰写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探索》论文,在《中国音乐》2009年第二期发表;潘光玲的《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实施中小学民族音乐特色教育》、曹安玉、丁俊玉的《四川中小学民族特色音乐教育研究》、黄玲的《贵州中小学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模式探索》、桂美钰、李忠怀的《云南昆明中小学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等四篇论文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增刊发表。
总之,通过课题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开展:
  在学生层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趣,提高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通过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学生大大改变了过去漠视或不太接受民族音乐的状况,学生不仅能够接受民族音乐,而且许多学生已经喜欢上了自己本土的民族音乐。学生学习音乐、学习民族歌舞、民族乐器的兴趣得到了激发,由不会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奏家乡的乐,到会唱家乡的歌、会跳家乡的舞、会奏家乡的乐。学生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家乡及生活中的美好,把家乡的歌、舞、乐作为爱家乡爱祖国的起点,进一步产生了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和热爱。
  在老师层面,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课题参研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活动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学校面貌整体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用云南勐海县第一小学魏校长的话说:通过参与课题,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出现了由音乐学科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引领学校其它学科的教育观念更新的可喜现象。许多学校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及少数民族学生爱唱爱跳的特点,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逐渐探索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形成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优质课和校园音乐活动,一些课题参研教师的民族特色音乐课,分别在全国或各省市的赛课中获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学校层面,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使学校凸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教育。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动员教师参与全校性的民族歌、舞、乐等活动,使更多的师生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之中,激发他们参与课改热情。尤其是学校课间操引进的如民族集体舞蹈、以及全校性的班班葫芦丝演奏等,几乎是动员了学校大部分师生参与。总之,民族特色音乐教学与学校各种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相结合,既为师生搭建了更多的学习、表现及展示的平台,又使学校的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更为活跃和丰富,逐渐营造出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凸显出学校鲜明的民族特色教育,使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例如云南勐海一小在每学年小学升初中的“小考”中均名列全县排名第一,使学校成为该县既抓素质教育,又保持了学校升学率的样板。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