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省际 > 正文

上海信息:上海师生京昆演唱会走进校园 学生成忠实粉丝

编辑:csm351
2011-06-01

  逸夫舞台难得有这样热闹的景象。剧场门口,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队伍整齐,敲锣打鼓,用铿锵的京剧音乐热烈迎宾。大厅内,一群稚气未脱的小朋友穿着整齐,载歌载舞表演起了少儿京歌,引来入场观众的微笑驻足。这是前天在“上海校园师生京昆演唱会”演出前的现场。

  当天,来自上海十余所大中小学的教师、学生乃至青年白领纷纷粉墨登场,表演了京昆艺术。这些年轻人因不同的原因走上了传统戏曲的欣赏之路。而这也是“京昆公益演出项目”实施三年多来的成果之一。

  近四年来,由于有了市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持,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可以有机会免费送戏进入学校和社区,前后已经完成公益演出336场,观众总数达到43万余人。这些年,剧场里的观众变多了、变年轻了,成为京昆艺术从业者最直接的感受。

  剧团:公益演出更有规模

  上海京剧院和昆剧团一直以来都有送戏进校园的传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京剧院就在全国首创了京剧走向青年的品牌推广活动,将京剧艺术带入校园、送至青年。上海昆剧团“昆剧走进青年”的演出活动更是持续了十几年之久。然而,这些面向青年学生的演出之前大都由院团自发组织,但经费少、规模小,成为了最主要的瓶颈。

  “以前因为经费的问题,大多只能选择青年演员的折子戏,对于初次接触传统戏曲的观众而言,这些片段式的演出很难让他们完全进入。”上海京昆艺术中心一位多年来负责“进校园”的工作人员说道。

  不过,自从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在市政府直接扶持下,2008年开始启动了“政府扶持京昆公益演出项目”以来,由于专项资金的直接补贴,演出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成倍增长。从2008年4月21日首场演出至2011年4月30日,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共完成公益演出336场,观众总数43万余人。

  在四年以来公益演出的节目表中,早报记者看到,演出剧目既有《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班昭》、《长生殿》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也有《智取威虎山》、《狸猫换太子》、《孙悟空大战盘丝洞》、《牡丹亭》、《紫钗记》、《玉簪记》、《血手记》、《钗钏记》、《墙头马上》等优秀保留剧目,更有大批为中小学生度身定制的解读式京昆普及专场、折子戏专场。

  剧团因为有了一演一补贴的优惠政策,每次都是“名家演名剧”入校园。迄今,上海最重量级的表演艺术家尚长荣、陈少云、蔡正仁、计镇华、梁谷音、张静娴等都在校园演出过。

  学生:成为了忠实粉丝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京昆公益演出项目”实施三年多来,由于演出效果好,很多学校都会主动找上门来“点戏”。而《成败萧何》、《班昭》等这样的剧目最受大学生的欢迎。

  除了兴趣习惯,交通和价格都是制约在校学生接触传统艺术的重要原因。中国教育制度中对于剧场艺术乃至传统艺术欣赏的缺席,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而“京昆公益演出项目”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早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大学生中戏曲活动的活跃分子,除了个别受到家庭影响从小喜欢戏曲,很大一部分都因为偶然地走进剧场,在学校观看了现场演出,被艺术感染,喜欢上了京昆这一传统艺术。

  在三年多的工作中,京昆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感慨说,一出好戏可以培养一批终生的戏曲爱好者,只要学生们有机会走进剧场。在每次进校园的活动后,他们都会组织大学生观众的调查问卷,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参加过的校内艺术推广和演出活动中,学生们最喜欢的文艺形式为京昆艺术的有58%。有89%的学生希望京昆艺术能多进校园演出。

  在观看京剧演出之前,学生们认为京昆剧“枯燥,不喜欢”的占48.33%,“高雅但难懂”的占22.33%;但在观看校园京剧演出之后,认为京剧是“精彩的表演艺术”的占73.67%,“枯燥、难以理解”的仅占0.67%。(记者 潘妤)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