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国内数字音乐网站尝试新路径:收费能否破困局?

编辑:csm351
2014-10-28

  国内数字音乐网站尝试新路径力求突围

  收费能否破除数字音乐困局

  长久以来,中国用户们被免费的音乐资源“宠坏了”。音乐服务商难以直接通过音乐本身收费,行业总体亏损,这是无奈现实,也是行业共识。今年以来,音乐服务商积极尝试变现新路径,能否改变这门赔钱生意?

  挖掘独立音乐人 的价值“长尾”

  10月份,豆瓣音乐的“金羊毛计划”正式上线,在音乐播放器中引入的品牌广告收益中,以播放千次1元的价格向独立音乐人支付报酬。这是国内首个直接为独立音乐在线播放付费的项目。 不仅如此,豆瓣年内还将成立音乐领域的全资独立子公司。豆瓣音乐负责人刘瑾透露,除目前运营业务外,后续将陆续提供基于音乐人版权的付费下载、周边产品销售、演出门票售卖等服务。这意味着豆瓣音乐将更深度地介入到独立音乐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对于有传播潜力的音乐人,以经纪平台的形式提供深度签约和定制服务,包括帮助音乐人组织现场演出、联系制作团队、甚至推广和宣传工作。

  “我们希望能尽可能减少音乐人的负担,使他们可以专注于音乐本身,也希望借此扩大豆瓣音乐的影响力。”刘瑾说。豆瓣希望借广告费用分成的形式,激励音乐人扩大在豆瓣平台上的播放量和影响力,又反过来提升广告费用,从而形成良好的商业闭环。 过去,独立音乐人向音乐平台授权播放作品基本上不收取任何费用,在行业人士看来,这是音乐人和音乐平台在另一种层面上的等价交换:我用我的作品授权,换取在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的机会。

  “因此对独立音乐作品而言,比较少考虑版权问题,大多数音乐人希望作品通过平台传播,而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得收益。”刘瑾表示,“这个状况普遍存在,但我们认为并不合理。我们希望借助‘金羊毛计划’的尝试,让传播和收益的目的可以兼顾。”

  从豆瓣音乐的角度,推出“金羊毛计划”也不乏版权成本压力与独立音乐人活跃度下降的原因。因此,挖掘长尾部分的潜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并不希望豆瓣音乐是小众的自娱自乐平台,还是希望音乐人能够被受众或潜在受众更多地接触到。”刘瑾说。

  版权成本攀升

  音乐服务商承压

  豆瓣的“金羊毛计划”只面向此前无须支付版权费用的独立音乐作品,对于唱片公司仍然是之前的支付方式。而这部分日渐高昂的版权费用,几乎成为数字音乐服务商难以承受之重。

  美国流媒体服务商Pandora在2013年向唱片公司和发行商分别支付了3.13亿美元和2600万美元,占全年营收的49%和4%。高额的版税使其一直难以实现盈亏平衡。今年3月,由于音乐版权成本上升,Pandora宣布将无广告音乐订阅服务的价格从1美元/月上调至4.99美元/月,并取消年度订阅。

  在中国,自去年开始QQ音乐和阿里系音乐网站开始加大对版权的收购。恒大音乐董事总经理宋柯此前表示,“巨头们对音乐版权的重视日益提高,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大佬在在线音乐领域投入超过5亿美金,主要是投在版权上。”

  刚刚过去的9月,QQ音乐宣布移动端新增独家板块,包括杰威尔音乐、华研国际、英皇娱乐、美妙音乐、华谊兄弟音乐等唱片公司入驻。

  巨头们的博弈格局提升了数字音乐的版权价值,这无疑是唱片公司的福音,同时也让音乐服务商整体承压。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曾表示,“今年的收入够支付去年的版权费,现在的版权费规模是以亿计的,所以我们开始转型,从付费下载变成VIP模式,从单一用户付费转向多种盈利模式探索。”

  目前国内的音乐服务提供商购买音乐版权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唱片公司、版权代理机构和作者,收取版权费用的方式仍然以打包的保底费用为主,当音乐网站的播放和下载次数不超过规定时,唱片公司只收取约定的费用。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音乐服务提供商实际的播放次数明细,很少有超过规定需要额外支付费用的,换言之,音乐网站都承受了比较高的版权保底费用;而具体交付到音乐人手中的版权收入,也是一笔“糊涂账”,未有明细账单。

  另一个问题是,国内音乐行业在版权归属上并不完全清晰。

  “比如说,歌手在A公司发行的音乐作品,当他离开去了B公司后,这首歌的版权是属于原公司还是带到新公司?一些情况下并没有区分清楚。”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另外,除了歌曲的演唱者,还有词作者、曲作者、制作人,尤其是经过十年的变更之后,一些版权归属问题就比较麻烦。”

  当然,版权情况正在不断变好。从早年借“避风港原则”躲避版权费用,到今天逐渐厘清关系,迟到总比不到好。走得更快的美国已经确立了一套完整规范,有第三方机构汇集各个小版权方,统一向版权使用方收费,而每一首歌曲具体的收费明细也有专业机构进行统计。

  而中国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在唱片公司的收费规则已然建立,而用户的付费习惯尚未形成之前,没有投奔大资本方的数字音乐服务商亟需找到商业化的可行路径,填补营收和成本之间的鸿沟。

  “赔钱生意”如何破局?

  事实上,数字音乐一直是“赔钱生意,一方面,互联网上仍存在大量免费的音乐资源,中国消费者在音乐产品上并未建立付费习惯;另一方面,不同的音乐服务提供商之间存在利益纷争,并未有服务商愿意主动强制收费。因此,尽管收费呼声甚高,面向用户收费的音乐服务表现惨淡。

  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服务商而言,广告收入并不足以覆盖版权和人力成本。

  据了解,目前豆瓣音乐整体收入尚不足以与版权成本、带宽成本和人工成本持平。被阿里收购之后的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在被问及“预期什么时候盈利”的回答是“没预期”,首先要做大规模,完善产业链。

  在去年6月试行收费受阻后,今年开始各个数字音乐服务商的变现探索更为多样化。

  虾米音乐在今年5月宣布和数十万淘宝卖家达成付费合作,合作形式包括商家使用虾米提供的付费背景音乐、购买虾米VIP权益赠送消费者、请音乐人作为软性代言人等。

  京东在今年4月推出的“京乐计划”,将推出音乐人歌曲上传平台、音乐众筹等项目,并携恒大音乐、索尼音乐、华谊音乐、太合麦田等十几家唱片公司合作,试行在MV中植入广告。 和国外通行的收费下载、授权播放不同,国内数字音乐的商业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盈利思路:线上渠道建立品牌,再通过线下音乐演出、广告代言、商业合作等其他形式获利。

  那么,在更大范围通过音乐本身收费的可能性是否完全不存在?

  “这种收费的必要前提是用户的集中。当存在几十个音乐客户端时,收费是没有可能的,但当用户都集中在两三家客户端时,会导致版权价值的提升。”滚石移动CEO李敬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对于中国用户的版权意识,李敬更为乐观。不久前,乐视对汪峰演唱会进行现场直播,单场收费30元,参与的用户数达到75000。“这个数据让我们行业内的人非常高兴。过去大家觉得在网络上看演唱会就应该是免费的,但现在这么高的收费仍然有相当大比例的用户接受,说明用户对这个市场是接受的。”

  但音乐网站也许并不像唱片公司这样乐观。一位音乐网站资深从业表示,他认为汪峰演唱会直播事件具有不可复制性:第一,像汪峰这样有庞大量级用户的超级巨星,在中国寥寥可数;第二,从现场摄像机位的搭建、导播到带宽,乐视为演唱会直播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实际上更多是“实验”性质。

  曾经同样盗版泛滥的视频网站,在政策和行业的双重努力下,已经实现全面正版化,贴片广告和付费观看为用户所接收。但音乐和视频在观看属性上仍然存在较大差异,数字音乐行业实现盈利还有多远?




稿件邮箱:
csmes@126.com
投资合作:csmes010@126.com
大学生扶植:QQ 535915667
广告业务:QQ 130081156
本网热线:010-65616291
投诉专线:13522662065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