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西安小伙15年前迷上这种古老乐器 如今想在温州传承

编辑:csm351
2018-04-12来源:百家号

       杜晓帆有许多埙。当青白色的月光洒在窗边的樟树上,杜晓帆就开始吹埙,吹故乡的秦腔,也吹江南的小调。幽深哀婉的音色仿佛从远古飘来,让浮躁一天的人心瞬间有了安静的力量。
       3年前,来自西安的杜晓帆,在东瓯智库开了个“络声埙箫馆”的工作室。在工作室,除了教授吹埙和洞箫,杜晓帆还专门制埙。做埙的土,就是寻一块农田,挑些细腻、纯净的土挖来。那些沉默柔和的泥土,在他的吹奏下,发出了音色优美、动人心弦的声音。
       15岁那年爱上陶埙


       在战国、秦汉时期,埙是重要的宫廷乐器,但清代前后它却突然消失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视作品、书籍的提及,埙才又重回大众视野,并正从旅游纪念品回归为专业乐器……
       30岁的杜晓帆,在15岁那年迷上了这个古朴的乐器。有一天,从外地回来的同学,给他送了一个小小的叫做埙的东西。与喜欢了8年之久的竹笛和洞箫不同,埙的外形和音色交融出一种神秘感,仿佛凝住了千年历史的苍凉。“悠扬、内敛、宁静。”杜晓帆一下子喜欢上了,到哪都带着。
       靠自己摸索,杜晓帆很快就能用埙吹奏曲子。站立在西安的古城墙下,听着陶埙发出悠远苍凉的声音,似乎历史的脚步一下子拉近了,又如同时空穿越一般,可清晰地看到尘封的一切浮现在眼前,那是来自于远古的呼唤,遥远又清晰,神秘而宁静。
       但很快,他发现自己手中的这个埙不够专业,只是一种旅游纪念品而已。他决定找寻更为专业的老师和真正的陶埙。
       在61年前,从西安半坡母系社会遗址出土的两枚陶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埙的身影。也因此,吹埙的师傅大部分在西安。到目前为止,在各音乐学校,埙都没有列入教学,这些老师都是散落在民间的师傅,需要一个个找寻并上门拜师学艺。
       他的洞箫老师,有艺人有大家


       吹埙的师傅大多会制埙。杜晓帆跟着民间的师傅学会了吹埙,也开始自己制埙。跟了师傅才发现,制陶制埙学起来很枯燥,做成十几厘米高的泥胚,不是一两年就能学成的。几年学成,杜晓帆掌握了制陶和烧制艺术。
       一开始,他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手工捏制。制作流程冗长细致:选土、打浆、制胚到最后出窑,十几道工序下来,半个月时间只能做十几个,而且埙的形状会不规整。后来,杜晓帆学会了拉胚,一批能做上上百个。最近,杜晓帆与温州东方学院瓯窑学院合作,用瓯窑工艺烧制陶埙。
       除了制埙,杜晓帆还做洞箫、排箫。于他来说,箫跟他的渊源更为长久,早从七八岁起,他就跟着戏班的艺人学习吹箫、吹笛。到目前为止,他的洞箫老师达到了十几位,从乡野间的民间艺人到城市舞台上的演奏家,都成为他技艺日进的良师。
       为推广,要开班招更多学生学吹埙


       之前,到“络声”学吹陶埙和洞箫的学员,都是由杜晓帆一对一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让试图将这种消失了太久的乐器推广给大众的杜晓帆感觉到了“太慢”。
       于是,他萌生了开设大班教学的想:一个陶埙班一个洞箫班。“一个班招20个学员。在学习一定时间后,还会教学制埙的方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了解这种古老的乐器,把它传承下去。”
(原标题《西安小伙15年前迷上这种古老乐器 如今想在温州将它传承下去》。编辑周琳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