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后疫情时期中俄合作办学新路径的探索——以哈尔滨音乐学院为例

编辑:csm351
2021-03-31来源:艺术教育
  2019年,中俄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70年来,随着两国间政治互信的深化和人文交流的不断扩大,中俄两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国家以音乐为载体开展的文化艺术交流与高等教育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深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俄两国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以国际多边主义的宽广思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导意识,在各自国家的领导统筹下,又如期举办了中俄科技创新年,再次呈现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并显现出两国全面合作与交流已经达到自建交以来的新的历史高点。

  近年来,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极大地推动了中俄高校间的合作,各类高校教育联盟相继成立,至今成立的中俄大学联盟已多达11个。以2012年成立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2013年成立的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2014年成立的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2017年成立的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为代表的一批中俄教育联盟,在两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两国高校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中俄高校间合作水平大幅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内容更加丰富。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目前,有150所俄罗斯高校与600余所中国高校建立了伙伴关系,签署了950项合作协议,仅莫斯科一地的高校就与200多所中国高校建立了伙伴关系,合作专业涉及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化学工艺、计算机专业、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俄两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加强两国间多边文化交流与科技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疫情的“危机”使得中俄携手步入到了更加紧密的合作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在全面推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使命和内涵应得到丰富与发展,其在体制机制上的灵活性助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哈尔滨音乐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类高校,在建院之初就将中俄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列为学院办学特色,并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五年来,学院积极深化中俄合作办学改革,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在当前全世界共同抗“疫”的大背景下,学院统筹各方智慧,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指引下,更加积极地与俄方高校共同探索后疫情时期音乐院校中俄合作办学、远程在线教学等诸多新途径,努力化“危”为“机”、除“疫”为“情”,中外一心,共克时艰。

  一、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模式的基本形态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教学新路径的产生和发展,使线上教学从起初的应急之举转化为新型教育教学的发展契机和新路径,更令此次疫情的不利因素变成世界范围内教育教学的改革,并成为新型教学路径的强大推动力。疫情的出现使中国和全球高等院校教学手段从线下教学转向线上,这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为我国以及世界高等教育未来线上教学改革探索出科学性、适用性的新路径。

  线上教学既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围绕新的教学技术环境所进行的教学探索和建构,也是新型教学设计路径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线上教学是由教师设定线上教学目标、选择线上教学方式、组织线上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态。它依托各类线上课程平台,将传统课堂的大量教学内容通过碎片化、模块化、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呈现,实施“同时异地”的教学双边过程。

  对于音乐院校课堂教学来讲,在我国的后疫情时期,首先是音乐共同课与音乐专业小课(主科)上的师生互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两维空间互动转变为“师—媒介—生”三维空间的互动方式,教师从原来在一个教室里授课面对有限数额的学生,变成了一个面向视频授课、学生数量激增的在线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手法由原来的“时时互动”增加了“异时异地”的师生交互方式。课堂授课语言也从原始课堂教学语言调整到视频教学语言上。在这种教育教学生态中,课堂教学从静态知识的存储空间转变成开放、流动的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教师逐步通过线上互动教学新路径模式,适应这种网络连接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的教育场域,从而开展与线下同效,甚至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

  二、后疫情时期中俄线上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自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学院积极调整中俄课堂教学手段,创新开展音乐类课程的线上教学,在原始课堂教学中“时时互动”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异时异地”的师生交互方式,实施“隔空创新云教学,跨国授课零时差”。学院11名俄罗斯籍教师按照学院教学计划安排,认真开展线上教学,积极总结线上教学的优秀经验和特色做法,激活“师—媒介—生”的三维教学空间,创新开展了“讲授+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合一”“云端叠加演奏法”等各有特色的线上教学,创新“云上教学组合拳”,实现“云”端教学相长,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而且创新了学校中俄线上课堂教学新路径。

  作曲系俄罗斯籍教师在专业基础课视唱中克服网络延迟的弊端,采取“线上任务分解”的方式,把原有线下视唱课堂讲授、练习的模式创新为“线下四项作业”“线上一对一指导”的翻转模式,将学生课前自学作业分解为四项——听写、节奏练习、唱旋律录音频、著名作品旋律选段视唱练习和旋律练习,他对每项练习都提出明确的作业录制要求。在学习方式上,他还鼓励作曲系学生高标准学习,采取视唱“一人分声部演唱”的多次重叠录制视频方式,让学生自己在线顺次组成“合唱团”,唱四个声部,为学生开展学习反思与改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强大优势。为保证教学效果,还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附近特别租借了有钢琴的教室,细致准备十余本视唱练耳的辅助材料。这些课堂教学前的精心准备,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充实,而且更加激励学生认真上好线上课堂的积极性,深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管弦系俄罗斯籍艺术指导教师的管弦专业艺术指导课程采用“云端叠加演奏法”的特色教学,实现“云”合奏。她将线下“云”录制、“云合奏”与线上的指导点评相结合,充分保证合奏效果和授课质量。三个月的线上学习使管弦系的学生收获很大,正如他们所讲:“艺术指导的合奏课不仅没有因为疫情中断,反而线上开课很精彩,我们在云端叠加演奏法的学习模式下,能快速找到自己演奏方式的不足,学习效果直观,改进很快,而且教学形式灵活,多人‘云’合奏更有舞台现场感。”

  俄罗斯籍声乐艺术指导教师是深得学生喜爱和尊敬的老教师。她所讲授的声乐专业艺术指导课是专门针对声乐系拔尖优秀本科生开设的,她的线上课不仅讲授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为优秀学生全方位提升能力设计了配套的高难度练习曲目,将线上指导、视频录制、作品赏析、学生分析等方式相结合,使课堂效果极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声乐专业能力。

  作曲系俄罗斯籍合唱指挥教师主讲合唱指挥课程,她每次上课都会为学生准备两个手机摄像头,远近视角互相补充,方便学生在网络上看清教师的指挥手势,以免学生因为视频不清的原因耽误学习。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曲谱分析与指挥实践互为补充,采取视频作业提交与分析讲解结合的方式,令师生之间虽远隔万里,却如同身临课堂教学实境。

  钢琴系俄罗斯籍知名钢琴演奏家主要为钢琴系本科生讲授钢琴专业课程,他们精心准备线上教学的音频和曲谱照片,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练习,采用理论讲授、教学示范、演奏点评等指导手法授课。教授安德烈为提高线上音频传输效果,特别为线上教学配备专业麦克风,提高了线上教学质量。

  俄罗斯籍教师积极应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探索灵活多样的线上教学新形式和新路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俄罗斯籍教师的精心备课,一课一案,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相隔万里进行“云端”的“零时差”授课,保证了线上课堂授课质量。他们按照线上教学的规律和音乐课程特点,根据各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平台直播互补的授课方式,克服线上声音延迟、网络卡顿等困难,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组织学生网上签到、布置预习和课后作业。学生按照俄罗斯籍教师的要求,创造条件,认真预习,与教师准时相约“云”端课堂。俄罗斯籍教师的线上教学创新不仅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线上教学的特色做法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肯定,多次被网易、生活报、龙头新闻等省内多家媒体予以宣传报道。后疫情时期,特别是俄罗斯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时候,我们与俄方共克时艰,采用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路径,是符合当下俄罗斯籍教师开展专业课堂教学的最佳办法。

  三、中俄合作办学新路径与未来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承载着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更大期待。”这份“期待”来自于中俄合作的各方领域,音乐院校要在我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以促进中俄合作交流为使命,以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国际化的音乐人才为目标,积极与俄方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同探索育人新机制,提高育人核心竞争力。

  哈尔滨音乐学院依托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和“龙江丝路带”建设,积极践行中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借鉴国外高校德育模式和方法,并将其与国内高校的教育模式相结合,已经开创了一条较完整和实用的德育教育模式[2]。在建院之初,哈尔滨音乐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形成了密切交流与合作关系,五年来,已聘请近30名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推荐的优秀教师来院任教,为学院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彰显了学科教学的国际化水平;以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交流合作为基础,建成管弦系全专业俄罗斯外教专业教学模式;开展了与俄罗斯喀山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远东国立文化艺术学院以及乌克兰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等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师生的国外交流与访学活动稳步开展,积极组织外籍教师参加“哈音时间”“周末音乐会”“名家大师班”“专业巡演”等演出或讲座活动,受到一致好评。俄罗斯师资不仅充实了学科教师队伍,也扩大了学院和学科在俄罗斯的影响。依托黑龙江省教育厅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开展对俄交流。2017年,学院派出12名师生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研修学习2个月,派出2名教师出国访学和学习考察,师生国际交流实现常态化。学院主办或协办国际性音乐比赛。在第33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框架内,同哈尔滨市政府联合主办第二届“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哈尔滨音乐比赛”等国际赛事,并举办10余场国际弦乐大师音乐会。通过组织承办“中俄小提琴艺术交流活动周”“国际钢琴研讨会”“中俄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俄罗斯展演”“名家大师班”,成立中俄室内乐团,构建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努力深化对俄及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龙江丝路带”战略,推动了黑龙江省乃至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

  音乐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仅是后疫情时期教学常态化的中俄合作新路径的一个方面,中俄双方在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还将继续拓展合作。哈尔滨音乐学院将在线上合作教学的同时,推进中俄双方的深入合作,如将在“十四五”期间开展中俄国际化人才培养拓展计划,强化中俄合作办学特色,营造国际化教学环境,遴选优秀俄罗斯籍外教担任专业教师,提高声乐歌剧、西洋管弦、钢琴方向的高水平外籍教师比例,探索“2+1(国外)+1”培养模式。在作曲专业和钢琴方向实施中国、俄罗斯籍导师的“3+2”(前三年中方教师、后两年外籍教师先后任主科教师)计划;建设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本科生对俄(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主)海外交流拓展计划。到2025年,全校至少30%本科生获得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等国外大学交流学习的学分。开展本科生“俄语必修课程”计划,每名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修读一门俄语类语言或俄罗斯音乐类通识课程。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不同民族的共通语言。哈尔滨音乐学院将依托音乐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俄方音乐类高校共同探索后疫情时期中俄合作办学,为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增进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伍宸,宋永华,赵倩.“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7(2):29-31,47.

  [2]刘文婧,金雪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62-64.

  作者简介:宋立权,哈尔滨音乐学院副院长,俄罗斯联邦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获得者,研究方向: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