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从高中生到“小先生”:用音乐教育民众的作曲家姚牧

编辑:csm351
2021-09-12来源:新浪网 作者:李原昭
 
  1948年5月,上海广播乐团成立,他们以商业广告之名,在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所属的上海广播电台播唱民歌和中外艺术歌曲,并逐步加进去一些进步歌曲。引起了当局注意后,他们被迫转到民营中华自由电台,经常教唱《兄妹开荒》《朱大嫂送鸡蛋》《山那边啊好地方》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等民歌和革命歌曲,将解放区的声音提前通过电波送到上海市民心里。1949年5月25日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该团演唱《东方红》和《解放进行曲》迎接解放的到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上海的解放做出了贡献。这是《东方红》第一次传遍上海的大街小巷,担任独唱的正是广播乐团的团长姚牧。
姚牧
  姚牧(1921-1965),安徽人,作曲家,男高音歌唱家。音乐家贺绿汀的学生,中国音乐教育奠基人黄自再传弟子,剧作家田汉的挚友。在短暂的44岁生命时光中,他在歌唱和作曲领域创造了诸多成就,值得我们铭记。
  从高中生到“小先生”
  姚牧初次展露音乐天赋是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中,当时正在南京江宁中学读初中的他,加入了游行示威和下乡宣传抗日的学生队伍。在运动中,本来就喜欢唱歌的姚牧通过歌曲来宣传抗日爱国思想,唱到动情处经常热泪盈眶,惹得周围人也跟着落泪。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姚牧辗转来到重庆,进入收留流亡学生的国立四川中学(后改名国立第二中学)开始读高中。彼时山河破碎,身处大后方的学生依旧不断通过抗日救亡活动给前方的将士打气,二中学生们排演了《八百壮士》《大烽火中》《汉奸末路》等大型歌剧、话剧,成立了“白雪国乐队”,组织了歌咏队。姚牧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因不能按时上课,违背校规而被开除了学籍。没有了去处的姚牧,半年后通过原江宁中学校长赵祥麟介绍进入三青团宣传队,
姚牧在上甘岭
  从此开始走上了专业的音乐道路。
  当时国民政府为了“造就一批革命音乐干部,于抗战建国期中,统一全国乐教,以期唤醒人心,激发士气,挽救颓风”,成立了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姚牧参加了培训,而贺绿汀正是该班的教官之一,由此两人有了师生之谊。培训结束后,1940年贺绿汀便将姚牧介绍到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担任音乐组老师,就这样年仅19岁的姚牧成为了“小先生”。在育才学校,贺绿汀是音乐组主任,姚牧是教师,两人在师生关系外更添了一份同事之谊,过从也更加密切。1940年10月,周恩来到育才学校参观,在全校欢迎大会上,由贺绿汀亲自伴奏,姚牧独唱了贺绿汀作曲的《嘉陵江上》,两人合作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不过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41年随着贺绿汀参加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姚牧亦离开了育才学校,在重庆马思聪交响乐团短暂工作后,便南下桂林,开启了歌唱和作曲事业的新高峰。
  闪耀桂林的明星
  四十年代的桂林文化名人云集,艺术氛围浓厚。姚牧在这里担任了新中国剧社音乐指导、广西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声乐教师,此外他还是桂林音乐界联谊会、广西省立艺术馆合唱团、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等多个团体和学校的骨干,活跃于桂林乐坛。
  姚牧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在这一时期先后在“仲夏夜歌乐会”“乐坛新秀演唱会”等演艺活动上献艺,组织举办过“姚牧新作演奏会”,大歌剧、交响乐欣赏会等,将抗战歌声、国外名曲传遍了桂林的大街小巷。
  姚牧是田汉的挚友,在桂林,他和田汉合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影响甚大。其中,由田汉作词、姚牧配曲的《再会吧,香港》是比较典型的一首。这首歌诞生于香港沦陷后,众多文化界人士撤退至桂林,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首歌的第一段以强烈的善恶对比描述了香港沦陷时的情景,这里是“享乐者的天堂”,也是“革命战士的沙场”,这里充满着骄奢淫逸,却也横流着英雄的血浆,一切善和恶在矛盾中生长和灭亡;第二段回首香港的美好风物,如筲箕湾的月色、升旗山的斜阳、皇后大道的灯火、浅水湾的碧波、宋王台的荒草、青山禅院的晚钟等,唤起人民对香港的怀恋;第三段转而激越,号召青年提起行囊,穿上戎装,掀起反侵略的巨浪。在编曲上,乐曲由沉郁厚重,转而温柔缠绵,继而激昂奋进,与优美的歌词相得益彰,寓意深远。歌曲本是田汉、夏衍、洪深共同编写的话剧《再会吧,香港》的插曲,该剧只演了三晚便遭禁演,插曲却已广泛传唱,不仅从香港沦陷区撤离的文化名人们会唱,而且东江游击队员个个会唱,被誉为“华南的义勇军进行曲”。
  《抗战七周年纪念歌》是他们合作中较为悲壮的一首。1944年7月,日寇压境,桂北吃紧,田汉挺身而出组织成立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并组织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队,担任总领队开展街头宣传和募捐。7月7日,在桂林文化界举行的纪念抗战七周年并慰劳城防部队的活动上,“文抗队”演唱了田汉作词、姚牧作曲的《抗战七周年纪念歌》,歌罢,全场掌声雷动,时任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分别代表部队表达了誓死捍卫桂林,以答谢各界民众重托的决心,嗣后在桂林防守激战中,三人均为国捐躯,给《抗战七周年纪念歌》增添了几分易水悲歌般的苍凉之色。之后,在田汉的带领下,姚牧为指导员,“文抗队”逆向而行,唱着田汉慷慨作词、姚牧连夜谱曲的《桂林文化界抗敌工作队队歌》北上到兴安、全州前线,慰问将士,宣传民众,鼓舞信心,书写一曲音乐救亡的大无畏之曲。
  除此之外,1941年11月在桂林文化界为庆贺郭沫若50岁寿辰和从事创作25周年的晚会上,姚牧根据田汉所作长篇贺诗《南山之什》谱曲的合唱,经新中国剧社合唱团演唱后被传为佳话。同年12月,新中国剧社隆重献演田汉编剧的《秋声赋》,姚牧为剧中谱写插曲六首(主题歌、落叶之歌、擦皮鞋歌、银河秋恋、潇湘夜雨、漓江船夫曲),著名女高音朱琳、著名演员石联星等任主演,甫一面世,插曲和剧本便震撼了桂林的戏剧和音乐舞台。
  同时,姚牧也是出色的演员。1943年7月,桂林唯一的一首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清唱剧(康塔塔)《汨罗江边》在桂林上演,意在通过歌颂屈原的光辉形象,激励人们的抗战热情。姚牧饰演了男主角屈原,对角色的形象诠释准确,激奋时的引吭高歌,悲愤时的深沉悲壮,在旋律和伴奏均得以充分体现,得到了文化艺术、新闻界人士的好评。
  当然,虽久历舞台,此时的姚牧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作品中自然免不了瑕疵。1947年9月,田汉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姚牧的艺术》一文就曾指出,姚牧是具有捷才的作曲家,希望他能够“抒的情更朗爽,更豪快坚决,而不流于感伤纤巧”,同时他认为许多作曲家、歌唱家走民歌的路是必然趋势,音乐必须从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中找源泉,单纯的现代主义者会把艺术影响局限在知识分子的狭窄层面。田汉的建议对姚牧具有重要的影响,也为他后来创作出《铁窗烈火》《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等经典作品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抗战烽火中的桂林是姚牧的“福地”,他在这里引吭高歌,也在这里奋笔创作,在中国音乐史、文化史和抗战史上都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书写多项第一
  姚牧以其自身的力量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书写了多项第一。1948年5月,姚牧担任了上海广播乐团的第一任团长,并最先将《东方红》在上海唱响,为迎接上海解放做出了贡献。1955年,该团改为国内第一个广播电台专业乐团。姚牧在电台独唱、领唱了《咱们工人有力量》《勘测队员之歌》《牧歌》等歌曲,还演唱《遥远的地方》《海港之夜》等许多苏联歌曲,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1956年,该团整体调往北京,并入中央广播乐团,姚牧率团赴北京工作,担任音乐创作组长。
  1955年中国唱片厂成立,姚牧录制了新中国第一张黑胶唱片《东方红》,后来还录制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为沪剧《雷雨》、电影《铁窗烈火》《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编曲。1960年,姚牧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文艺专业从事教学工作。五年后,他便因病去世。
贺绿汀
  回望姚牧的一生,如同流星一般,短暂却足以闪耀夜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如果时局平稳,或许谋个安稳营生、过富足的生活不成问题。但抗日救亡运动给他的生命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入川赴桂,能够在与贺绿汀、田汉及众多名人的交往中,快速提升自己,从而造就了近代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姚牧。其际遇之美令人羡慕,作品之精惹人赞叹,然生命之速亦足让人惋惜。今年,是姚牧诞辰100周年,百年间的中国别开生面,姚牧等一代人的贡献功不可没。回忆他们,亦足令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书写新的时代之曲。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