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公共艺术课程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研究

编辑:csm351
2018-03-18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6年2月12日,《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高达1.261%。无独有偶,2017年3月,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几大电视台热播,平均收视率突破2%,网络平台收视率多次突破4%,网络总播放量突破60亿。一档文化益智节目、一部电视剧,同时引发社会热潮,引发了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一方面,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易被大众包括大学生所接受,因而将承载优秀艺术作品的公共艺术课程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也即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以美启善”的“美”“德”传统,又是当下重拾文化自信,实现国家复兴的创新手段。
  传播学视角下两部作品热播的利与弊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社会发展至今日,已进入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全媒体”时代,意即网络与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与受众面的扩大以及改变,信息的爆炸性、内容的海量性以及传播效果的两极分化。《中国诗词大会》与《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即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也因此产生了有利有弊的社会影响。
  1.热播之利:文化传承的巨大感召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大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全国各地各界都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热潮,作为大众传媒主要载体的电视媒体,以形象直观的传播特点,对现实环境信息记录的大容量与逼真效果,可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多样化的节目形态、丰富多彩的节目手段进行呈现与传播;同时全媒体时代的技术革新也弥补了电视媒体的单一线性传播短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多元次传播。基于以上两大特点,电视传媒无疑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承载的思想价值观的重要及主要载体。
  2.热播之弊:文化责任与商业盈利的纠缠,始终是电视媒体难于平衡的两极
  然而,电视媒体免费的播出与收看模式注定了电视节目是短促而非从容的、刺激而非平和的叙事模式,它必须是“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必须以娱乐、游戏或感官刺激的形式消解内容所承载的严肃性及厚重性,文化责任与商业盈利的纠缠,始终是电视媒体难于平衡的两极。
  就《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效果而言,节目播出至今,题库范围基本限于中小学课本的古诗词;题目的设计比较单调,基本以背诵识记为主而缺少原创;通过报名筛选而成的“诗词达人”百人团诗词水平不尽如人意;反之,诗词大会更为注重“挖掘背后的故事”,诗词大会答题者自身的故事吸引力远远超越了诗词本身,且故事以悲情居多,原本严肃高雅或轻吟浅趣的诗词反而成为了烘托与背景。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大众文化、多元文化广泛占领大众媒体的时代,如何引导大学生辨识、选择与欣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教育中的主流与主导地位?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使我们将目光投向公共艺术课程。
  1.目标的一致性使两者具备了融合的理论基础
  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公共艺术课程是针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层次的目标,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的具体目标:第一层次,使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一定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能够自食其力的个人;第二层次,是侧重道德与法律的教育,旨在把绝大多数大学生培养成一个遵守道德、法律,一个明白个人应该享受的权益、必须履行的义务、可能承担的责任的社会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层次,是使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接受无私奉献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成为党的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质,进而上升至信念,这三个层次呈现出由低到高、从片面到全面的层级性,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2.发展的需求使两者具备了融合的现实意义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即高校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现实的需求使公共艺术课程必然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公共艺术课程在教育理念上应当属于通识教育,在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上均与专业教育相对应。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多元的当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有各自的任务,我们既不能否认社会以及个人生存对专业教育的需要和依赖,也要看到通识教育对启发心智、健全人格、富有责任感的人的作用。大学教育必须是两者的整合与统一。”因而,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还是从公共艺术课程自身的发展而言,两者走向融合是当下现实需求以及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
  3.内容的通感使两者具备了融合的路径选择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根据资源优势及师资成果开设任意性选修课程,前者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后者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是“一个由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系统”,其基本内容应当涵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与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看似关系不大,实则具有极强的“通感”。公共艺术课程通过审美活动激发“情感”,这种“情感”因课程内容而异,如鉴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而使人温暖、时而激动不安、时而豪迈舒畅,眼睛、耳朵、鼻子、心脏等身体各项官能均被打通,不知是耳动,还是心动!再如聆听中国古代艺术史、艺术史论课程时,当学生们为我国古代璀璨夺目、亘古流传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理论之美所倾倒之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受到影响,此时,由“聆听”这一听觉生理感官引起的心理“美感”与荣誉感、道德感、责任感等融汇贯通,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创新方式
  一是教育理念注重开放性。在古代艺术教育思想中,艺术教育往往被视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到了近代,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才情、智慧、洞察力、判断力、鉴赏力等多个方面的独特性逐步为人们所认知,艺术的独立地位也随之建立。但“独立”并非意味着“孤立”与“不可融入”,事实上,当下对于艺术教育的理念认知应当有两种态度:一是应将公共艺术教育融入其他各科,以保持情感的丰富与思维的活力。如丰子恺指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全般的教养,是应该融入各科的,不是可以机械独立的,也不是所谓艺术科的图画和音乐所能代表全权的。即美的教育,情的教育,应该与道德的教育一样,在各科中用各种手段处处施行之。二是应以与时俱进的理念与态度实施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如在公共艺术课程限定性选修课《影视赏析》中引入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赏析与评论,在任意性选修课《当代影视评论》中对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进行文化分析与意识形态批评,在作品赏析类课程中赏析中国古代诗词,在实践类课程中学习诗词吟唱等等。通过形象生动的审美体验与认知,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贯通道德情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是课程内容注重“特色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颁布后,全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艺术公共选修课,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开课随意,内容选择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授课过程存在“三无”——无教学计划、无教材、无教案。结合当下我国对于“文化自信”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应当考虑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开发的“特色性”,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当地特色文化艺术纳入课程内容中,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书法、戏曲等门类艺术鉴赏课程中增加我国传统艺术精髓,如在艺术史中将中西艺术史及史论进行纵横对比,使大学生从宏观层面了解中西艺术发展历史的差异性及文化差异;在南京高校戏曲赏析公共艺术课程中增加南京地区唯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曲种——“南京白局”的讲解,使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传承;在美术课程中增加“苏州刺绣”这一内容,使大学生对我国春秋时期即出现的这一民族特色工艺产生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等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和‘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与马克思主义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滋养”。因而,这些“特色性”内容的融入,便于大学生受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自觉,从而在课堂内外拥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与辨识力,能够对《中国诗词大会》这类大众型电视节目一分为二来看待,并精准读解《人民的名义》这类电视剧所要传达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因此能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是课程体系注重“大格局”。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郭位曾评价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大格局”,意即常常限于传授一些知识,而少有论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命题如能源、环境等问题。而作为通识课程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课程由于师资的缺乏与地位的边缘而沦为“凑学分”的选修课。上海大学自2014年起开设《大国方略》“中国系列”思想政治选修课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该系列目前已开设“治国理政”“法治中国”“大国安全”等35门成熟课程,课程主题与内容关注民生社会,注重“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标。这一做法可启发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革新以及与“大思政”教育体系的融入模式,应在“全人教育”总体目标指向与顶层设计下,集全校乃至全社会之力量组成课程开发与教学团队,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其他课程交融贯通、互为补养;纳各科精华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史、论与批评三大领域通识教材或著作,如“中华美学精神”“艺术与人类文明”“艺术与人的发展”等大格局主题;与文博类社会机构广泛合作获取实践机会,开拓第二课堂;课程面向全社会开放履职社会服务功能并形成互动机制等。如此,才能够“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质,从审美情感到道德情感再至理想信念,这是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与沟通机制,其中的逻辑联系契合对于当下大学生“全人教育”的培养,更由于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精神的同质性即都属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范畴而具备了沟通的必要性,为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2]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骆郁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4]李影,韩喜平.在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
  [5]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潜隐德育视野下江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研究”(17MLB00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