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AI+艺术”时代 人人都能成为“作曲家”和“演奏家”

编辑:csm351
2021-10-14来源:封面新闻

  2019年,当世界上第一件被拍卖的AI艺术品以432500美元高价售出,“AI+艺术”的浪潮便似乎势不可挡。如今,“AI+艺术”发展到了何种程度?10月13日,在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于艺术计算专题论坛上,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冯坚就此作了主题分享。
  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冯坚
  冯坚指出,在艺术与计算发展的长河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观感性的艺术一直尝试在客观理性的数理手段中寻找支撑,寻求灵感。例如美术中的黄金分割,音乐中的节拍、节奏。在这种意义上,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可以借由计算机梳理计算过程,来更好地实现目标。
  就音乐创作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回溯近半个世纪。起初人工智能仅仅追求用算法打造完美美学结构的作曲,到2010年后,AI在艺术上有了拓展性的发展,广泛应用到认知分析、理论创作等等,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软件、算法代表平台。如人工智能音乐创作领域的领头羊应用Amper Music,通过AI赋能工具,帮助人们创作和定制原创音乐,目前已使用超过一百万个不同示例和数千种乐器的专有示例库。
  冯坚指出,当下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得任何一个非音乐专业的人士都可以成为“作曲家”和“演奏家”。在国外,“AI+艺术”不是收藏在音乐馆中,而是在休闲场所的设施上。可以是一块地面或墙壁改造成的“乐器”,供人们前去体验,寻找艺术的感觉。
  冯坚透露,AI时代,几乎“万物皆可成为乐器”。去年,她的研究生尝试用汉字作为算法作曲系统的源码,最终也成功打造了输入汉语诗词,即可生成对应音乐素材的“文声系统”。
  AI音乐、AI作曲家的出现,也产生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业内人士犀利地指出,AI音乐目前的效果仅仅停留在能听。冯坚认为,要使AI在艺术上像人一样思考,未来5年内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是最接近人性的,也是很难被数据化学习的。”
  AI是辅助者还是创作者?这在智能艺术领域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冯坚表示,艺术的创作和生产过程应该永远由人来主导,而AI的定位应当是辅助者,帮助减轻人们创作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让人们能够专注于真正的创造。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