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发文痛批‘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编辑:csm351
2018-06-15来源:今日头条
  1272个回答
  无中生有hz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05-16 16:11 23赞 踩


  这种沉睡的大学生男生比例大于女生,层次低的学校中沉睡学生的比例大于层次高的学校。大学校园宿舍区的门口几乎总能看到送外卖的,任何时候都能看到。上午10点多甚至更晚,衣衫不整拖拉着鞋出来接外卖的基本都是男生,看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刚从床上爬起来;在上课铃响了好大一会路上还有不少学生姗姗来迟,这些比10点多接外卖的要好一些,毕竟去上课了,这里也是男生多。他们晚上在忙什么,搞得早晨起不来?答案是:打游戏!


  出现这种现象有社会的,家庭教育的,教育体制上的,课堂教学的等多种原因,但最后集中体现在一个个学生身上,受害的是一代年轻人,受影响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种学生一直都有,要不怎么有的考上了好大学,有的却考个很普通的专科,甚至连专科也考不上呢。虽然勤奋的和贪玩的两类年轻人一直都有,即使在文革后最早几批次大学生中也有贪玩的,但那时不刻苦学习的只是少数,如此大面积不学习的至目前应该说是达到了40年来之最。


  为什么中学阶段,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在废寝忘食地学习,备战考大学,而同一批人到了大学就变成把打游戏当做主业,中午12点还不起床的一批懒猫呢?你可以说出许多理由,如:中学学习有目标,大学学习没有目标了,因为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不是按学习成绩的;中学那样拼搏短期内还可以坚持,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力足够了,谁谁谁上学时的成绩还不如我呢!更有甚者,在中学时有些老师和家长就明确告诉学生:为了考个好大学要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学习,考上以后就可以放松了,因此进入大学后,这些学生就认为自己已经大功告成了,这样玩是正常的。


  看一些到欧美国家留学的学生回来后写的留学体会文章,经常会看到他们在国外大学必须十分地拼搏才能过关,并以此认为西方教育优于国内教育。以此而论,美欧高等教育的确优于我们的,他们许多学生做作业要到半夜之后,废寝忘食是家常便饭。稍不努力就会挂课,两门或更多挂课就要走人,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淘汰率都非常高,有的甚至达到一半以上。想去找关系通融,除了极个别特殊人物,基本没有可能,所以大家都只好拼命读书、做作业、写论文,以求顺利毕业。而在我们国内大学混个毕业要容易得多,而且各种背景关系都可以发挥功力,因此这些学生便认为上了大学后就应该是轻松的玩,即使有的课过不了也能想办法。因为学习成绩而毕不了业的学生有没有?可能许多中国大学都没有,有也是极其个别的。这实际上给不学习的学生吃了定心丸,影响很大很坏,以致于一批批的后来者都知道,不学习也可以想办法毕业的,那他们为什么不趁年轻放肆的玩儿呢。


  想起n年前亲历的一件事:一个男生去校外小摊买苹果,那时计算器还不普及。卖苹果的人是个50多岁爱说话的男人,他开玩笑地说:大学生,算算8毛钱一斤,三斤6两,多少钱?男生说,我不会算。男人说,还是大学生呢,连这都不会算。学生非常不服气地说,不会算怎么啦?你会说英语吗?这种非常无知却病态自大的学生恐怕不止一两个,代表了一批自认有一定的知识,从而就可以放肆地玩儿的一批大学生。当然,等他们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还差许多,为时已晚,要么错过了许多机会,要么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弥补过去的错误认识。
  35评论
  叶小鱼跑跑跑  资深文案
  07-26 15:50
  448赞 踩
  我曾经也是“沉睡”的大学生,进入职场后,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当年的沉睡。我特别认同“你不失业,天理难容”,看到有很多回答一杆子把现在的大学生打死,其实都是分人的,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这么沉睡的啊,我也看到很多不沉睡的大学生。
  接下来我想从3点来说说这个问题:1、为什么大学生会“沉睡”;2、“沉睡”大学生进入职场会遇见啥?3、如果你正在“沉睡”,请做好这4点。


  1、为什么大学生会“沉睡”
  话题扯远一点先,话说北欧的社会阶层已经固化,经济处于底层的人早已看不到任何希望。北欧那边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好,失业有补贴,反正及时不工作也饿不死人,但是做任何工作,跟领取补贴差不多,因为社会阶层固化,再怎么努力,结果都差不多。其实在我看来,这些人也是在沉睡,不过,他们的沉睡,是因为看不到希望。
  说回大学生吧,大学生为什么会“沉睡”,我得说说我当年为啥“沉睡”。
  (1)首先当然如问题中所说,刚高中毕业,就像脱缰野马,大学了,终于没人管了,想干啥就干啥了,堕落起来很容易,人性就这样啊,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娱乐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2)其次,周围的小环境。如果你寝室的人都是这么放纵不上进,那你也很容易影响,甚至如果一个寝室,只有你那么上进,估计还要被其他人奚落。(如果你是大学生,赶紧看看周围,如果不能改变,先换个积极向上的小环境再说),前不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个寝室的人都特别优秀,获得奖学金,这里真的是有小环境的同伴影响的。所以,很多人沉睡,环境也是一个因素。
  (3)也正是因为有个不太好的环境,你看待事物,看待未来的眼光同样会受到限制。在这个环境下,你无法看到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干啥,很难看到未来的职业中,你将因为今天的不作为而要付出的惨痛代价。(这话也只有我这样一个沉睡过的人,进入职场10年后才这么说,因为,如果你问我,最想回到什么时候的话,我最想去的就是去大学,利用好那段时间)
  反正呢,我大学的时候就是谈谈恋爱,打打游戏的这么过了,每次考试前抱佛脚两天。


  2、“沉睡”大学生进入职场会遇见啥?
  接下来,我得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1)就算你不失业,也要被骂死,除非你脸皮厚。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编辑,当时能应聘上,还真是凭借自己从小到大略好的文字能力。不过,入职后其实也是噩梦的开始。因为大学时代也没有好好学习,学习态度就没怎么端正过,而这个直接反应到后期职场的工作态度:得过且过。
  感觉手上的事情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交给领导当作完成,以完成工作的心态,并不会追求把手上的事情做到有多好。试想,如果你是领导,你喜欢这样的下属吗?反正,当时我没少挨骂,事情做不到一个月,马上就被以试用期不过关辞退了好伐。
  被开掉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简直跟天塌了差不多,幸好,找了第二家,第二家公司算是领导比较好,手把手带起来的,虽然没少挨骂,但是好歹也是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缺点给磨掉啊,比如,错别字,错一个错别字就要被骂很久,再到后来为了不挨骂,所有内容都得好好自己过一遍啊,也是这样慢慢的,工作态度修正过来了。
  (2)知识储备薄弱,活该你比其他人成长慢。
  因为大学时没有好好学,另外也没有好好规划过未来,所以知识储备都很薄弱,这让我在处理事情,看待问题上没有其他人透彻。原本不知道这个影响的,只是在工作中才发现,原来优秀的人在思维能力上都那么好。原本学习时觉得很多知识枯燥,看不下去,工作时才发现,学校给你选的教材那都是元知识啊,工作后实践才发现,那些干巴巴的东西,可以指导你解决问题啊。比如营销中的定价理论,实际当你要用的时候,你才知道,定价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3、如果你正在“沉睡”,应该如何做?


  如果要回到大学,一定要这么做,才对得起自己了~
  (1)大学课程得认真学:
  实话说,虽然大学学的很多东西跟后来的职业瓜葛不太大,但是任何学科的学习党你学进去了,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学到的东西,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正好用上,就像乔布斯在学书法时,也没想过正因为自己学过书法,所以苹果才有了那么优美的字体。
  (2)做好职业规划:
  虽然,这个很难,但是有网络,不妨跟很多过来人聊聊看,以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方向。做好了方向,才能更好的把时间用在准备上。比如,如果是做文案、市场营销一类的工作,至少要了解清楚,她们都在做什么工作内容,具体是怎样的。
  (3)主题学习:
  根据规划,做好主题学习,规划需要看的不同的书。比如,如果我大学时规划未来职业是文案,那我就要去搜索文案需要哪些能力,我还需要补充哪些知识,根据这些,来做学习计划。
  (4)职场基本技能的学习:
  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都应该找经典书籍来学学,当然,参加大学社团去锻炼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其实,我看到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特别有想法,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在沉睡,希望沉睡的早点清醒吧,否则职场真的没啥竞争力,我们国家也没有那么好的社保制定,养不活自己总能啃老了吧~
  97评论
  无良HR  人力资源专家
  08-30 16:33
  2893赞 踩
  人民日报这个说法就很不讲道理,甩锅真是甩的飞起。
  同样是一个人,高考前像猛虎一样,怎么一进了大学就成了病猫了呢?
  到底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还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大学生为什么沉睡,人民日报你心理没点数么?
  大学里有一个非常出名的逃课理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
  早上闹钟响了,好想再睡一会儿啊,要不要起来去上课呢?
  哎,
  去了不一定会听,
  听了也不一定会,
  会了也不一定会考,
  考了也不一定能过,
  过了也不一定能毕业,
  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找到工作也不一定能娶到媳妇,
  娶到媳妇也不一定能生孩子,
  生了孩子也不一定是自己的,
  是自己的也不一定能长大,
  长大了也不一定孝顺,
  孝顺了也不一定能抱孙子,
  抱孙子没准就死了,
  唉,那还有什么好上的,
  逃了吧。
  虽然是个笑料,但也说明了大学生沉睡的逻辑链条是很长的,原因很复杂。
  这边无良HR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1、大学生学习难。
  如果你看过一些中国大学的教材,男的会沉默,女的会流泪。真的是惨不忍睹,只把概念理论揉在一起丢给学生,更像是一本字典,而不是一本“教材”,不从生活出发,也不循循善诱,更没有层层递进。要靠看教材学知识,更多时候是天方夜谭。所以书读不进啊。所以你去好一点的211,985大学去看他们的教材,好多都是外国人写的教材。。。
  有些人会说,书看不懂所以才要老师教啊。那真是太傻太年轻了,大学里的很多老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能脱口而出不看书的老师少之又少,能理论结合最新实际的老师,更是凤毛麟角,最后学生都昏昏欲睡,哈欠连天。更奇葩的是,有的老师讲内容与教材还冲突了,最后一对比,要么是老师讲错了,要么是教材写错了,要知道,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招聘要求,可都是博士了。
  2、高校教师教课难。
  高校教师也很委屈啊,在中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是普遍不高的,跟他们的博士学历和海龟身份,根本不匹配嘛。这就导致学术能力突出的人才,根本不考虑在高校就职,是啊,人家也要租房吃饭,养家糊口的嘛。留下来教书的,反而是没有那么优秀的人才了。
  留下来教书的也得养家糊口啊,要涨工资必先升职称,而职称呢,是需要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的,每年要发多少篇,你才有资格评副教授和教授。要不就搞项目,那就整天实验室,跑企业搞产学研。精力都用来搞试验,搞项目,写论文了,哪还有时间给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备课啊,随便讲讲就拉倒,更有甚者,直接就让自己带的硕士生,博士生给本科生去上课答疑。教授们也很难啊,要吃饭啊,要供楼啊,没时间啊。


  3、国家教育投入长期不达标。
  为什么高校教师工资低呢?其实我国93年就规定了教育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然而长期以来这个比例只有百分之二点几,直到2012年才第一次达标,至今不过是5年而已。20年欠下来的教育投资漏洞,想5年达标就堵上?然后教育就可以长足前进了?这不是痴人说梦么!人民日报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吧。
  4、大学生沉睡的根源是对未来的绝望和恐惧。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我前几年是直接对接高校学生就业的,参加过很多学校的校园招聘会。然后有一点非常突出的就是,本科生就业远难于大专生。很多企业都愿意去大专招聘,因为大专生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技术工人,职业期望是班组长,所以工作会踏实很多,而本科生呢,定位大多是职能岗位或技术员,职业期望是管理人员,毕竟不需要那么多管理人员啊。
  所以实际情况就是大专生招聘会学生一个班一个班的被录用,而本科生招聘会,每家企业的岗位都是那么一个两个,择优录取,没拿过奖学金的,没当过学生干部的,很多企业压根儿就不考虑,简历都不收,你们能体会那种绝望吗?
  特别是双非院校的本科生(非211非985),投了全场的简历,没有企业给他们打电话,最后毕业了去了保险公司混了。这样毕业了的学长学姐给学弟学妹们传播的能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呢,他们不会勉励说成绩不好找不到工作,这不显得他们很差么,他们会这么说:哎呀,不用那么努力,到最后还是要看能力和关系的,谁看你的成绩啊,毕业了就行了,那些进银行的都是走关系的。
  那请问在校的本科生怎么能不感到泄气和绝望呢?既然学不学都是一个样儿,那干脆就不学了呗,今朝有酒今朝醉。


  5、高耸入云的房价使得在校本科生一片迷茫。
  说实话,一个家庭,辛辛苦苦供出一个本科生来,很不容易,是希望这个孩子能提升阶层,光耀门楣的。然而很多本科生一进入校园,就发现一些对实事非常了解的同学开始聊房价,然后就绝望的发现自己毕了业,不吃不喝几十年也买不起房子。
  大城市里,脚都落不下,那还怎么去匹配家长提升阶层,光耀门楣的期望呢?正是期望越大,绝望越深,一些大学生只能把自己沉浸在游戏里,不断麻醉自己的神经。
  所以大学生们,难道不是成为了宏观问题的微观牺牲品吗?
  人民日报这种批评方式,无异于批评贫困人群为什么这么穷,你不受穷,天理难容,因为你不努力啊。这和题目的批评方式,不是一样的逻辑吗?知道贫困人群这个群体不好欺负写了要被骂,就来欺负弱势的本科生群体,真是越来越本事了。
  当然,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或是考上了理想的研究生院校,或是考上了公务员,或是进了一个还不错的单位,或是自主创业当了老板。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些大学生不是群体的正常水平,他们是超常水平,同时他们也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他们应该是榜样,而不是标准。我们应当期待大学生人人向他们学习,但不能期待人人都能获得这样的结果。
  说实话,好在是有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样的游戏来背锅,要不然,每个大学生都努力学习,拼死奋斗,结果还是找不到工作,有些人得多尴尬啊。


  52评论
  非著名语文教师王振宁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语文教师
  07-24 13:17
  1116赞 踩
  虽然文章所列举的现象基本都是事实,但文章回避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1、现在的大学生比以前的大学生更堕落、更懒惰吗?2、现在的大学生是因为手机而堕落的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
  这当然不是事实,而是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其原理接近幸存者偏差和心理防御机制。比如我们的父母既有关爱我们的时候也有打骂我们的时候,但当我们多年后尤其是父母过世后回忆起他们时,想到的往往都是他们的好。即使还记得被打骂的经历,也早忘了当年的痛了。教师回忆学生时也是一样的心理过程。每一届学生都有可爱和可恶的时候,但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总是想起他们的可爱多于可恶。当老师们在比较毕业生和眼前的学生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毕业生最优秀、最成熟的时期来比较眼前学生最糟糕、最不听话的时期。这么比是不公平的。
  再换个角度,激发一个人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的动机,往往是对眼前事物的不满。比如看到医闹的新闻,就会比较美国警察将医闹抓进监狱;看到国足输球给越南,就会比较几年前国足虽然踢不过日韩,但赢越南是闭着眼睛的……所以激发教师用毕业生来比眼前学生的动机,往往是眼前的学生不乖了。但老师在比的时候,常常没意识到,这种不乖也曾发生在毕业生身上。
  回到《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大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打游戏、不肯动手、不肯动脑、学无所成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吗?现在的大学生比以前更堕落吗?仅凭现象,没有调查比对的数据,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本文将大学生堕落的矛头指向了手机,开篇就是“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却让中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在玩手机。”
  没有手机的年代,中国的大学生就人人勤奋好学了?
  我读本科是在2002年,那个时候别说智能手机,连彩屏手机都是高端货,手机是纯粹的通讯工具,自然不存在沉迷玩手机的现象。但是那时候网吧遍地,魔兽争霸和大话西游无人不知。不少大学生,包括我同寝室的同学经常在网吧包夜,第二天带着早饭和睡眼回到寝室。如果一大早的课不点名就在寝室补觉,如果要点名就在教室补觉或找人代点。补完后晚上继续到网吧通宵。
  等我读硕士的时候个人电脑已经便宜到成为家家户户必备品。很多家庭以买电脑为考上大学的奖励。大学寝室也准许学生拉网线、配电脑。于是那时候的大学生不用再去网吧包夜了,可以在寝室里没日没夜的玩游戏、看片,比在网吧舒服、便宜多了。
  等我硕士毕业的时候笔记本电脑已经相当普及了。大学生不需要逃课玩电脑,他们带着笔记本到课堂上玩!
  那时候的媒体跟今天一样,隔三差五就会刊登批判电脑游戏、批判青年人沉迷电脑的文章。有用吗?最终让人离开电脑的不是教育,不是自律,而是手机!
  那么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不是人人勤奋好学?那么沉迷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的是哪一代人呢?








  现在人们觉得八九十年代大学生个个都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是社会栋梁,是社会精英。这些印象到底有多少是事实,多少是“幸存者偏差”的因素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口唇期没有获得满足的婴儿长大后常会有咬指甲的行为。爱玩是人类的天性,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压抑着读书,在该玩的年纪没有玩够,进了管理松散的大学当然报复性地玩。
  众所周知,法治与道德一外一内约束人的行为。单纯地批评大学生,要他们从内在自发地勤奋好学对抗欲望,是收效甚微的。大学的管理要跟上,要改革。中小学老师又要教学又要管理又要科研,凭什么大学老师拿着更高的待遇和福利却只用教学和科研不用管理?
  一切商品都是针对人的欲望。未来的年轻人必然面对更多的诱惑。大学不能用一句“你是成年人,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就推卸自己的管理责任。
  如果您认同本文,请“点赞”、“评论”或“分享”,以让本文被更多人看到。谢谢。
  176评论
  吴清缘老师  青年作者 代表作《单挑》
  07-13 20:15
  358赞 踩
  “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能不比成功多?”
这篇文章确实戳到了很多人的痛点。
  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实是,许多大学生在大学几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我说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指的是广义上的学习:
  课堂的学业、 课外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见识的增长……
  这些其实都属于学习的一部分。
  然而现实就是,许多大学生对有关学习的一切毫无兴趣。
  他们最钟爱的娱乐方式,就是一群人窝在寝室里打游戏,为此翘课无算,通宵达旦。
  以及,他们热衷于某些能为自己所作所为开脱的负能量话语:
  高考,其实真的就是决定你在哪里打4年DOTA而已。
  打dota是吧,行。
  打dota打到挂科是吧,行。
  打dota打到成绩稀烂打到退学,到底还行不行?
  即便事情没有那么极端,打了四年dota最终勉强毕业,但请问一个成绩稀烂、身无长技的大学生,到社会上怎么可能有竞争力?
  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不幸在于,寒窗苦读12年,那么多学生仍旧不明白,18岁以后的人生,自己究竟要什么。
  12年里,学子们的目标只有高考,而当他们达成这一目标,多少学生就此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大学4年,是迎接社会残酷竞争之前的一座避风港,也是提升自我的黄金时光:
  扎实学业,拓展眼界,锻炼能力,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地基……
  所有的一切,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然而这一切毕竟不如高考那般白纸黑字清晰明确,又不如中学时代那般有家长和老师在背后强力监督。
  于是多少大学生耽于游戏和娱乐,最终让人生中的黄金4年从指缝中白白溜走,人生的黄金四年里,一无所学,一无所得。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它警醒大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四年的宝贵时光,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不要再无所事事堕落迷茫。
  清晰明确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学四年里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
  努力学习、锻炼能力、拓展事业,学有余力者,可以考虑校外实习,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要记得:
  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未来更好的人生。
  29评论
  曾少贤  知识管理专家
  07-13 22:00
  330赞 踩
  人民日报指出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很可惜,又没有给出特定的解决方法。
  我们都知道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你得知道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白天浑浑噩噩坐在教室里玩王者荣耀,晚上回到宿舍精神亢奋地通宵LOL的人,在大学校园里一抓一大把。
  为什么在高中三年拼尽全力地学习,到了大学却堕落成这样子?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高中度过的三年时间,都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熬夜学习,认认真真答题的原因,是我们都想考一个好的大学,都想在高考这场战争中夺得一枚亮丽的勋章。
  而到了大学,这个强烈的目标导向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方向感的多元。
  四年大学时间,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赛道。有些人可能会励志考研,有些人则想要考取老家的事业单位,另外一些人则想着如何在校园里创业,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总之一旦到了大学这个看似充满多元的外部环境里,如果内心缺乏强烈的目标导向,就很容易在茫茫的人群中迷失了自我。
  看到别人要考研,心里就十分着急,赶紧想着自己要不要也去试试;看到别人考公务员,自己就害怕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于是赶紧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看到别人想要创业,自己琢磨着如今也是创业的黄金时代,再不行动,就要被人远远甩在后边。
  你就如同时代浪潮中一枚不起眼的浮萍,任何一朵浪花,都能驱使你往任意一个方向飘荡。
  大学四年最为整珍贵的,是一段时间,只做好一件事情。
  只有在这件事情之上,获取到足够的满足感,你才能不断地往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你才不会在本来应该奋斗的时光里,选择安逸和妥协。
  24评论
  白诗诗  知识管理专家
  07-14 00:40
  226赞 踩
  可笑的一点是,我们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小学中学拼尽全力就是为了挤入大学这座独木桥,可是讽刺的是,到了大学,有太多的人肆无忌惮地放纵……我们辛辛苦苦不想输在起跑线上,不承想我们居然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输在终点线以前。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斧凿痕迹颇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否认它所说的的确是存在的普遍事实。
  我是一个执拗的理想主义者,在高中就风闻大学生如何的堕落,以至于我对“大学生”这个身份全无好感。
  我是骑着自行车从跨过千里去上的大学,我把上大学当做是一件朝圣般的事情,带着无比的虔诚,此外,我还给自己下了一个极端的自我约定:必须在大学毕业期限之前学到自己所需要的能力,然后提前辍学,如果我乖乖等到发毕业证那天还没有学得所需要的能力,那对我将是一个失败!
  可即便如此,到了大学还是抵制不住整个堕落文化的熏陶,事实证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是你无法想象的!
  看到教官的寝室一片狼藉,各种光着膀子打游戏的场景,就如网上照片的重现;课堂上睡觉的,假装听课的,抄作业的,去上课只是因为害怕被点名的,睡觉过头的,逃课成习的……屡见不鲜。
  正是因为对周围的环境和同学有这般的了解和失望,我有很多时候会觉得,如果自己创业了,绝对不会收这些人,我也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来校园招聘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包装参加了面试就可以被录用。
  因此,从个人的角度讲,我是不觉得这些人是值得被雇主录取的。
  不管大家怎么说,我这次对人民日报点一个赞。
  19评论
  朱铁平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物理教师
  07-16 10:31
  94赞 踩
  看到了很多答案,足以见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回归本质,有那么多孩子到大学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到底是为什么?浅谈两个观点。
  从家长角度,我们的教育观念需要变革。多数家庭还是想要把孩子用各种方式送进重点大学,然后当父母的就可以清闲了。我想说,真的不可取。
  有个数学老师的孩子,非常聪明,非常贪玩,父亲是个严父。高中时期,一路大骂,把儿子打到了本地名校,也是工科的东北老大,自己高枕无忧。儿子呢,到了大学以后,如脱笼野兽,沉迷游戏,门门课面临红灯,后面不知如何处理了。
  说这件事,私以为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注重眼前。作为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我非常理解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于分数的渴求。但是,我们在追逐分数及其背后的名校时,也偶尔能给思考一下怎么给予孩子未来一生获得幸福的能力。
  我也在乎分数,但是我尽量做到让孩子们知道分数不能决定一切,有些向上向善的品质更加可贵,有一个自己的爱好能够让自己未来面临困难时排解压力,让自己在平淡的生活中更能够感知快乐。
  从学生角度,应尽早对自己进行生涯规划。虽然说,有些时间就是拿来浪费的,我也很认同,因为人不可能一直绷着一根弦去努力,适当的休整会让后面的工作学习更加高效。但是文中的那些学生实在放松的有些过头,把游戏当作主业,学习当作副业,本末倒置,实不可取。
  人民日报的报道,我一百个赞同,我们应该关注年轻人。现在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保护在某些方面太过头,也部分导致学生的自由散漫,国家媒体的当头棒喝,期待孩子们能够警醒。
  手机电脑永远都是工具,莫把工具当玩具。
  3评论
  有书共读  《有书》官方头条号
  06-13 15:07
  1323赞 踩
  人民日报发文痛批“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这件事,批的好,批的理所应当。此文批的重点是“沉睡”,并不是指所有的大学生。人民日报作为中国两肩挑道义的重要媒体,发文痛批,实在是忍无可忍,是给“沉睡”的大学生下的一剂猛药,醒醒吧,沉睡的大学生。
  一、人民日报发文痛批,是一剂良药,代表了大多数父母的心声。
  我儿子高中成绩不怎么样,高中毕业后回去跟我一起到工地上做工,嫌累这也不做,那也不干。说要去复读,儿子要上进,是好事,我喜出望外,赶紧替他报了名。这一年,让他妈什么事都不做,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全心全意照顾他。
  儿子还算争气,经过一年,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虽与别家孩子相比差太远,但我知足了。
  大学四年,我和她母亲竭尽所能满足他所有的需要。苹果手机、电脑,这培训费那补课费,只要他开口,有求必应。
  四年下来,花了近十万。四年后毕业回来,拿回来一张文凭,人胖了许多。
  催他去找工作,他一而再,再二三的找借口,呆在屋里上网连门都不愿出。
  四年呀!儿子,我和你妈省吃俭用了四年,你不知道心疼父母倒也罢了,你浪费四年的青春换回来一张废纸,什么本事都没有,不知道大学这四年,是怎样混过来的?你连工作都不敢去找,你让我情何以堪?


  你漂得起,我等不起,没办法,只有带着你干,手把手教你,谁让你是我儿子?可每次我让你替我分忧的时候,你却总让我失望透顶!
  儿子!我死也想不通的是:为何你永远长不大?难道你真的以为我永远会是你的依靠?
  儿子,你也总有一天会没有父亲的!
  这是一个父亲的真实心声。
  孩子,你能生活无忧,是有人在为你付重前行。愿今后的父亲,都能以子女为荣。
  二、人民日报发文痛批,是一剂苦药,针对性强,像父母对儿女一样,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之举。
  沉睡中的大学生,沉睡的表现可谓大同小异,花着父母血汗钱不心疼。[加粗]
  上课能不上就不上,上了也白上,晚上熬夜在虚拟世界中打怪升级,白天睡大觉。谈恋爱说情话,逛街旅游耍浪漫,刷微信看美剧,临到考试磨磨枪,60分多了一分是浪费。这样毕业时,除了一张纸,真的是两脑空空,一无是处。
  一无所有倒也罢了,关键是还披着一张大学生的皮,有着极强的所谓“自尊”,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脏活累活不愿干,基础工作不屑,高大上的工作又做不下来。待遇高又不累的工作到哪找?


  要能力没能力,要态度没态度?这样的大学生,谁敢要?
  大学四年的混日子,任何本事没学到,却学会了懒散和享受。毕业了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愿干,窝在家里成了啃老族。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我表哥就是这样,父母做点小生意,辛辛苦苦供着他上完了大学。好不容易盼他毕业,终于拖关系找了份工作,不到两个月就辞职不干了,说委屈受大了,爱干不干。
  后来又替他找了工作,他总是嫌这嫌那,不到三个月就又离职了。这样来来回回三次多,后来只要提工作的事,他就走开谁也不理。
  表哥现在在家里,上网玩游戏,什么活都不干,吃了玩,玩了吃,日子就这样循环着,他爸妈除了叹气也没法,大学四年什么没学到,还把人弄懒散了,早知如此,还不如让他学点手艺?但这样后悔有用吗?
  下坡容易上坡难,表姨夫他们为这独儿子伤透了心,却只有无奈?
  即使皇上的儿子不中用,也会随时下岗,何况老百姓,惯子如杀子,没有内心的驱动力,说什么都是枉然。
  如此“沉睡”的大学生,不失业,真是天理难容。“良药苦口利于心”,醒醒吧,一代骄子,大学生!


  三、人民日报痛批是一剂猛药。其实并不猛,是对大学生的温馨提醒和重点呵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对大学生都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永不过时。
  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现在依然是“万马千军”奔高考,2018年就有950万考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但由于国家加大了教育投资,现在的大学很多,几乎让每个学子都有相应的大学可读。可读书的最终目的首要就是能就业,能养活自己。
  经了解,每年都有大几百万的大学生毕业需就业,而就业岗位并不多,何况很多大学生要选“合适”的岗位,一不留神就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如2017年有800万左右大学生毕业,加上研究生毕业的,还有上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加起来少说也有300万,这样1000多万的需求市场,而只有几百万的坑位,C位更是少之又少,要想成为芸芸求职中胜出的一员,在大学的付出,在大学习得的能力就是唯一的核心竞争资本。
  四年大学,有的步履匆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有着和高考前一样的学习劲头,他们将100%的时间都用在了冲电给自己赋能上,这样的大学生不怕就业,怕就业的就是那些“沉睡”的大学生。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你不努力,就得淘汰,你不奋斗,只有在人海中淹没。


  没有哪一家单位会养闲人,一无本事,二无资源,三还要挑三拣四谁能会容忍?不能给单位带来效益还带来负能量,不说C位,就是坑位,又有谁愿意给你?
  高考过后,又有一批莘莘学子即将步入大学殿堂,但大学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愿所有的大学生保留一份清醒:如果你沉睡,如果真的有天使,给你一对翅膀,助你飞,还有可能不失业,否则,如果你沉睡,毕业即失业,乃天经地义。
  愿每位大学生都不忘初心,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为自己的未来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才美丽,奋斗的人生才幸福。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585评论
  苗万平谈情感  邯郸市临漳县农业局副科级干部
  06-14 06:19
  4赞 踩
  我是支持人民日报发文的,父母花十几万培养了个大学生,你不去用真功学得技术,反而沉迷手机游戏,上课睡觉,不去读书,60分万岁,甚至去同居搞恋爱,这是不行的。社会上用不起闲人,也总要淘汰没有真才实学、不务正业之人。


  诚然,社会上有一些花花公子,胡弄张文凭就可依靠父母关系就业,但那毕经是少数。咱穷家的孩子折腾不起,咱不能学他们。


  在1996年大学扩招后,告别了精英教育。只要家庭条件可以,大多数高中生能考上大学,进而学门技术。因计生政策,生的孩子少了,学生都很娇养享福。但学生应该用功取得技能,走到社会凭技能吃饭。不能永远当啃老族!


  评论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