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的大门应该向每一位喜爱艺术的朋友敞开,无论你是普通观众,还是特殊人群,在上交音乐厅,热爱生活是我们共同的人生态度。”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如是说。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11月30日,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市徐汇区残联共同发出邀请,二百多位残疾人士走进上交音乐厅,开启了一次盼望已久的古典音乐之旅。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听一场音乐会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让残疾人士跨出第一步,或许已经等了很久很久。
“残疾人出行不太方便,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有各种顾虑。与其产生麻烦,最后想想还是放弃算了。”徐汇区残联副理事长谈燕道出了阻碍残疾人士走进剧场的根本原因,“其实他们都渴望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在一线长期帮残助残工作中,谈燕发现,尽管生活上有诸多不便,但很多残疾人士内心还是十分向往文艺生活的。
早在2014年,上海就已在《上海剧场管理标准》及《上海市剧场服务标准》中对残疾人士观演需求作了细致考虑,提出现代剧场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位,配置国际通用装残疾人轮椅座位,配置国际通用装置等具体要求。据悉,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在建造之初,就周全考虑了不同群体的观演需求。从复兴中路主入口到B1层的两个演出空间,动线上全程均为缓坡设计,并设置了垂直电梯。主厅和演艺厅靠近观众入口的区域,设有专属的轮椅座位。除此之外,所有公共区域及后台,配有5间无障碍卫生间可供使用。“要让无障碍设施真正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到帮助。”周平将此次邀请残疾人士观演视作是一次对剧场无障碍设施使用和服务的检验。“这次观演是一次为残疾人服务的公益活动。我们要将视线投向少数群体,献上更多好的文艺作品的同时,也要营造一个没有障碍的友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剧场应该主动参与都市文明的思考和进程,提升城市的温度和温情。”周平说。
徐汇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提前多次来到上交音乐厅,实地确认各项无障碍设施,并给出专业建议;同时,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辖区内13个街镇的残疾人士,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报名。“太高兴了。听到这个好消息,我立马就报名了。”家住漕河泾街道的全国自强模范韩颖(视力残疾)说,“我非常喜欢音乐,平时在家闲来没事,也时常会用手机放些音乐来听。但交响乐不一样,一定要去现场,现场是无可替代的。这次知道上海交响乐团专门给我们残疾人开一场音乐会,很激动,也很感动,有种被社会拥抱的感觉。”“乐团和区残联共同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们残疾人有机会接触高雅艺术。我们残疾人群体中有很多文艺积极分子,有看演出的文化需求,可机会实在不多。”湖南街道的丁蓓华(肢残)渴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剧场。
上海交响乐团为欢迎这批特殊客人的到来做足准备。考虑到实际需要,他们不仅将中场休息时间延长至20分钟,他们还特意组织了“1380小红人”提供现场志愿服务。“1380小红人”是上海交响乐团11月刚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得知乐团将邀请残疾人士前来听音乐会,需要服务支援,“小红人”们纷纷表示义不容辞,第一时间参与进来。演出当晚,37名“1380小红人”全员上岗,服务于实名入场、残疾车引导、取票验票,现场指引等岗位,力所能及地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小红人”吕菁是位教师,“上海交响乐团一直是我们乐迷的精神家园,也是社会担当。这次邀请了二百多位残障人士来听音乐会,身为‘小红人’,理当第一时间赶来为大家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弱势人群的关爱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于上海交响乐团而言,希望通过此次公益活动,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和保障,在日常的演出中,能为特殊群体做好服务,真正打造一个“残疾人士友好剧场”。借本场公益音乐会之际,上交向广大会员发出倡议,邀请身边的残疾人朋友结伴观演,用音乐传递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