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春天的交响|对话作曲家鲍元恺

编辑:csm351
2018-04-22
国家大剧院
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


       芳菲四月,春和景明,国家大剧院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如约而至。4月6日至28日,9支中国交响劲旅将通过9场音乐会,演绎22位中国作曲家的35部作品,集中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发展和成就。


       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春天的交响”系列访谈,对话叶小纲、张千一、赵季平、鲍元恺、陈其钢等多位中国当代作曲家,讲述在春天里绽放的中国交响故事。


本期对话嘉宾:鲍元恺


       鲍元恺:中国当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44年出生于北京,鲍元恺1944年出生于北京,195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并进入“红领巾乐队”担任长笛演奏员,1962年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1973年进入天津音乐学院任教。后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艺术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
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
室内乐集《华夏弦韵》
童声合唱套曲《四季》
《第一号交响曲“纪念”》
《第三号交响曲“京剧”》
《第六号交响曲“燕赵”》


       作曲家鲍元恺在2016年国家大剧院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音乐会中登台致谢
       Q:提到中国当代交响音乐作品,就不能不提您创作的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这部创作于1991年的作品,在问世至今的二十余年间在国内古典音乐演出舞台上始终占据稳定的地位,也越来越多地被海外的艺术团体和听众所认可,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鲍元恺:《炎黄风情》的问世,我觉得它是非常幸运地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所谓的“天时”,就是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但与此同时很多传统文化也就被暂时的搁置和忽略,在这段空白期中,人们渴望听到“母语文化”的作品,希望听到儿时那些熟悉的旋律;“地利”是这部作品完成之后的演出,先由深圳、香港、台湾,然后回到北京,而这些也恰恰都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同时十分渴望中华传统文化的地区;“人和”不用多说,从演出院团、到演出会的赞助、到听众们的热烈反响都是不可想象的。
       《炎黄风情》创作于1990年,首演于1991年,当时的中国交响乐市场还是比较冷清的。而当《炎黄风情》面世25周年时,正好赶上国家大剧院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迎来这部作品历史上最火爆的一场演出,是汤沐海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的,所以也是经历了中国交响乐市场逐步繁盛的这样一个过程。


作曲家鲍元恺采风

       Q:《炎黄风情》分为六个组曲,每一部分包含四首民歌,您当时是怎么去挑选这些民歌的呢?在采风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经历么?

       鲍元恺:哈哈,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就像你说的,这部作品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对应我们国家的六个省份:《燕赵故事》——河北、《云岭素描》——云南、《黄土悲欢》——陕西、《巴蜀山歌》——四川、《江南雨丝》——江苏、《太行春秋》——山西,选择这六个地区,除了它们的民歌非常有代表性、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个人的原因,那就是在当时我除了国内几个大城市之外只去过这些省份,这很有意思(笑)。
       说到采风,创作“看秧歌”时的采风经历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我们想找“看秧歌”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同时也想把时间放在元宵节,看看当地的灯节,给“闹元宵”一段也补充一些灵感。那次采风天气非常寒冷,在乡下的冬天,我回来就冻病了,但是收获很大,当天晚上还听到了当地村民唱得最地道的“看秧歌”,非常难忘。

       鲍元恺《炎黄风情》选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汤沐海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
       Q:您在写作《炎黄风情》以前已经投入音乐创作领域很多年了,那么这部作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诞生对您的创作而言是不是可以算作一个转折点呢?

       鲍元恺:的确,在写作《炎黄风情》时,我感到一种责任,就是应该传承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但要让它与新的生活挂钩,与新的审美趣味挂钩,才能有生命力。
       我在写《炎黄风情》的时候已经46岁了,我突然发现了一个以前的错误。我们之前在探索音乐上的“中西结合”时候选择的方法是“抹灰”,就是把一黑一白两种音乐文化含糊无界限地调和在一起。所以这次我下决心,做到“黑白分明、和而不同”——用中国的民歌,在旋律、节奏上都尽力做到一个音不改,让熟悉这些作品的人一下就能辨认出;用西方管弦乐的形式,也要尽可能地道,《小白菜》的弦乐合奏、《杨柳青》的拨奏、《小河淌水》的和声方式,都是交响乐化的。
       Q:2018年4月21日,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将在乐团音乐总监张艺的执棒下亮相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音乐会,为国家大剧院的观众带来三部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您创作的《京剧交响曲》选曲也将与观众们见面,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吧。

       鲍元恺:《京剧交响曲》是我在2005到2006年创作完成的,是我的《第三交响曲》。京剧,在我的成长环境里应该说是非常熟悉的,我父亲京胡拉得很好,也上台唱过戏,我母亲在家里也是一直哼唱那些名段,但是真正把它创作成交响曲,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一个是我们熟悉的国粹,另一个姑且叫“西粹”吧,它们的成长环境、受众、艺术特点都很不一样,那么我就在其中寻找共性。
       我发现,京剧除了非旋律性的“锣鼓”之外,是由“昆腔、西皮、二黄、曲牌”四种元素组成的,同时包含大家非常熟悉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那么交响音乐,拥有“弦乐、铜管、木管、打击乐”四个声部,传统交响曲结构是有四个乐章组成的,我就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这些进行对接,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作品结构:“净—昆腔—悲壮的行板”“丑—曲牌—诙谐的急板”“旦—二黄—深沉的柔板”“生—西皮——辉煌的快板”。
       2006年,这部作品还没有公演,就先在EMI公司录制了唱片,这在我的作品中也是第一次,谭利华与北京交响乐团表示很有信心,最后也取得了成功。对我来说,这也是呕心沥血。


       作曲家鲍元恺为国家大剧院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题辞——“不忘初心,致敬经典”
       Q: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将聚焦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作为投身音乐事业多年的前辈音乐家,您对于中国的年轻音乐家有什么建议,对于国家大剧院举办这样的系列音乐会品牌又有什么看法呢?

       张辛欣:我在天津音乐学院讲课时,一直对学生们强调,作为中国的作曲家,应该从中国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中汲取养分。除了我们俗称为“作曲四大件”的“和声、对位、曲式、配器”之外,还应该掌握另外的“新四大件”:“民歌、曲艺、戏曲、古曲”,因为这些是涌动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熟悉了这些音乐素材和音乐矿藏,再结合我们所拥有的专业写作技法,才能为中国音乐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大影响力做出贡献。
       国家大剧院的“中国交响乐之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从第三届开始每次都有演奏我的作品,尤其是第五届围绕“中国交响百年”的主题,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那么这次即将到来的第六届,又完全主打中国作品,展现了交响音乐从一门舶来艺术到真正讲述中国故事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我觉得这太重要、太有意义了。

       两年一届的“中国交响乐之春”是国家大剧院为中国观众打造的交响乐盛事,古典音乐频道精心收录历年“交响乐之春”中的优秀中国作品,点击“阅读原味”,聆听更多中国交响华章。
本期内容:高建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