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孩子们,你们过得好吗?“六一”节前听“童声”

编辑:csm351
2009-05-31


  5月29日,北京市东城区在地坛公园举办第三届“我们共同成长”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游园会。本届游园会以“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重点,吸引近2万名少年儿童和家长参加。新华社发(周良 摄)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
  “六一”国际儿童节,一个世界上最富于童真和梦想的日子。
  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一群和所有孩子一样可爱的孩子,在花蕾般的岁月里,过多经历了人生的别离与艰辛;他们幼小的肩膀,承受了稚嫩的年龄不应承担的重量。让我们撷取几则关于他们的故事,满怀温柔地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分享他们的烦恼,倾听他们的诉说。就如一首诗所写:
  孩子,
  如果我不能够亲手扶你前行,
  那就至少让我,
  倾听你小小的心跳。
  “我想见宝爷爷”一名汶川地震遗孤的心愿
  成都市一个居民小区的空地上,4岁的宋馨懿正穿着她最喜欢的粉红中式小衣服,利用右腿的假肢,蹒跚而行。
  大地震中,北川县城里,宋馨懿的父母为了保护她,两个人合力用血肉之躯挡住冰冷沉重的水泥瓦砾,舍命为身下的女儿拱出一条“生命通道”。
  2008年5月14日上午,小馨懿在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后被救出废墟,在紧急送往2公里外的救护车途中,包括前来灾区视察救援工作的温家宝总理在内的人群,纷纷让路,完成了一次生命接力。在医院里,经过奋力抢救,她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永远失去了右腿。
  “儿童节来了,你最想做什么?”记者问。
  她想了想,大声说:“我想见宝爷爷!”小馨懿27岁的幺爸宋岗告诉记者,“宝爷爷”就是温家宝总理。
  “宝爷爷、解放军和医生叔叔阿姨救了我,我要谢谢他们。”小馨懿比划着肉嘟嘟的小手解释着。小馨懿不知道“总理”是多大的官,但她知道“宝爷爷”住在北京,长得很慈祥,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
  “小馨懿懂得感恩了,她长大后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宋岗说,在幼儿园玩厨房游戏的时候,小馨懿自己系好了围裙,就会去帮别人系,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她。
  今年4月初,小馨懿被成都金苹果幼儿园免费录取。为更好地照顾小馨懿,幼儿园制定了一个包括饮食、睡眠、假肢还有心理诉求在内的全面康复方案。
  幼儿园副园长应岚说,小馨懿所在班的30个孩子早就商量好,要把馨懿当成自己最好的妹妹来照顾,不在馨懿面前讲爸爸妈妈的事。如果有小朋友提到了“爸爸妈妈”,另外的小朋友就立刻带着小馨懿去玩玩具。由于装了假肢,馨懿走路不太稳,有的时候会摔倒,但她从来不哭闹,而其他小朋友们都会围过去扶她,牵着她走。
  “让我们全家都搬进北京的高楼”一名流动儿童的理想
  “六一”前夕的一个下午,北京市丰台区星河城小区附近的一处水果摊前,万先生正忙着招呼买水果的客人。一旁,他的两个儿子现就读于丰台区一所打工子弟小学的万永敬、万永利正在给爸爸帮忙。
  “现在成绩一般,但我的目标是考到全班前三名。”谈到自己的学习成绩,读五年级的哥哥万永敬有点不好意思。尽管已经很努力,但看得出,对于未来的升学,万永敬仍有些担心:“以后回到老家考试的话,功课不太一样,不知道能不能跟上课。”
  万先生来自河南驻马店农村,来北京打工已经七八年了,从卖水果起家,如今已小有积蓄。“现在经济条件好一些了,最担心的是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
  言谈之间可以看出,兄弟俩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从一年级开始,我和弟弟就来北京了,这里交通方便,买东西也方便,还有场地可以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我们都喜欢这儿。”哥哥大大方方地对记者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除了玩儿,我和弟弟平时还帮着爸爸妈妈收摊、算账。西瓜太沉了,爸爸一个人搬不了,妈妈数学不好,需要我们帮她算账。每到周末放假,我们都帮助爸爸妈妈做生意。”说起小哥俩的“能干”,万永敬感到非常自豪。
  2009年4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一份关于留守流动儿童的调研报告显示,尽管流动儿童以及家长不愿意回乡,但是也面临经济、升学等方面的困难。有相当多的儿童认为生活费用太高,上初中、高中困难是面临的最大问题。
  问到“六一”心愿时,万永敬想了想,坚定地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名盖高楼大厦的工程师,也让我们全家都搬进北京的高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郑新蓉表示,近年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如新建一些学校,对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进行奖励补助、教师培训等,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标准的、合格的义务教育方面得到了保障。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保障不足的问题。
  “值得期盼的是,今后一些政策性的障碍会进一步消除,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比较方便地就学、升学。”郑新蓉说。


  5月29日,北京市东城区在地坛公园举办第三届“我们共同成长”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游园会。本届游园会以“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重点,吸引近2万名少年儿童和家长参加。新华社发(周良 摄)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
  “六一”国际儿童节,一个世界上最富于童真和梦想的日子。
  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一群和所有孩子一样可爱的孩子,在花蕾般的岁月里,过多经历了人生的别离与艰辛;他们幼小的肩膀,承受了稚嫩的年龄不应承担的重量。让我们撷取几则关于他们的故事,满怀温柔地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分享他们的烦恼,倾听他们的诉说。就如一首诗所写:
  孩子,
  如果我不能够亲手扶你前行,
  那就至少让我,
  倾听你小小的心跳。
  “我想见宝爷爷”一名汶川地震遗孤的心愿
  成都市一个居民小区的空地上,4岁的宋馨懿正穿着她最喜欢的粉红中式小衣服,利用右腿的假肢,蹒跚而行。
  大地震中,北川县城里,宋馨懿的父母为了保护她,两个人合力用血肉之躯挡住冰冷沉重的水泥瓦砾,舍命为身下的女儿拱出一条“生命通道”。
  2008年5月14日上午,小馨懿在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后被救出废墟,在紧急送往2公里外的救护车途中,包括前来灾区视察救援工作的温家宝总理在内的人群,纷纷让路,完成了一次生命接力。在医院里,经过奋力抢救,她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永远失去了右腿。
  “儿童节来了,你最想做什么?”记者问。
  她想了想,大声说:“我想见宝爷爷!”小馨懿27岁的幺爸宋岗告诉记者,“宝爷爷”就是温家宝总理。
  “宝爷爷、解放军和医生叔叔阿姨救了我,我要谢谢他们。”小馨懿比划着肉嘟嘟的小手解释着。小馨懿不知道“总理”是多大的官,但她知道“宝爷爷”住在北京,长得很慈祥,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
  “小馨懿懂得感恩了,她长大后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宋岗说,在幼儿园玩厨房游戏的时候,小馨懿自己系好了围裙,就会去帮别人系,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她。
  今年4月初,小馨懿被成都金苹果幼儿园免费录取。为更好地照顾小馨懿,幼儿园制定了一个包括饮食、睡眠、假肢还有心理诉求在内的全面康复方案。
  幼儿园副园长应岚说,小馨懿所在班的30个孩子早就商量好,要把馨懿当成自己最好的妹妹来照顾,不在馨懿面前讲爸爸妈妈的事。如果有小朋友提到了“爸爸妈妈”,另外的小朋友就立刻带着小馨懿去玩玩具。由于装了假肢,馨懿走路不太稳,有的时候会摔倒,但她从来不哭闹,而其他小朋友们都会围过去扶她,牵着她走。
  “让我们全家都搬进北京的高楼”一名流动儿童的理想
  “六一”前夕的一个下午,北京市丰台区星河城小区附近的一处水果摊前,万先生正忙着招呼买水果的客人。一旁,他的两个儿子现就读于丰台区一所打工子弟小学的万永敬、万永利正在给爸爸帮忙。
  “现在成绩一般,但我的目标是考到全班前三名。”谈到自己的学习成绩,读五年级的哥哥万永敬有点不好意思。尽管已经很努力,但看得出,对于未来的升学,万永敬仍有些担心:“以后回到老家考试的话,功课不太一样,不知道能不能跟上课。”
  万先生来自河南驻马店农村,来北京打工已经七八年了,从卖水果起家,如今已小有积蓄。“现在经济条件好一些了,最担心的是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
  言谈之间可以看出,兄弟俩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从一年级开始,我和弟弟就来北京了,这里交通方便,买东西也方便,还有场地可以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我们都喜欢这儿。”哥哥大大方方地对记者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除了玩儿,我和弟弟平时还帮着爸爸妈妈收摊、算账。西瓜太沉了,爸爸一个人搬不了,妈妈数学不好,需要我们帮她算账。每到周末放假,我们都帮助爸爸妈妈做生意。”说起小哥俩的“能干”,万永敬感到非常自豪。
  2009年4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一份关于留守流动儿童的调研报告显示,尽管流动儿童以及家长不愿意回乡,但是也面临经济、升学等方面的困难。有相当多的儿童认为生活费用太高,上初中、高中困难是面临的最大问题。
  问到“六一”心愿时,万永敬想了想,坚定地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名盖高楼大厦的工程师,也让我们全家都搬进北京的高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郑新蓉表示,近年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如新建一些学校,对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进行奖励补助、教师培训等,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标准的、合格的义务教育方面得到了保障。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保障不足的问题。
  “值得期盼的是,今后一些政策性的障碍会进一步消除,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比较方便地就学、升学。”郑新蓉说。
  残疾儿童:我们的心灵并不孤单


  5月31日,小朋友们在北京奥运嘉年华游乐园游玩。当日,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北京市残联等单位在北京奥运嘉年华游乐园举办“快乐成长,童心飞扬”主题活动,为800多名来自北京各区县的残疾儿童免费提供游乐活动,并为小朋友们献上了精彩的马戏表演。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烈日下,树阴里,孩子们你追我赶。
  5月27日,距“六一”儿童节还有四天,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的孩子们已经提前来到哈尔滨市儿童公园里享受节日的快乐。
  “这些孩子因为残疾,多少都有一些自卑心理。但是他们有着和健康孩子一样的渴望,渴望得到与健康孩子一样的尊重。”王雪莹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拉着4岁的残疾小朋友于富yao。
  “叔叔好”,王雪莹老师手势和语言并用,于富yao流利地说出了三个字。
  王雪莹说,来自黑龙江省宝清县的于富yao是个不幸的孩子,妈妈爸爸听力不好,他一出生就是聋儿。
  不幸中的万幸,小富yao获得了有关部门的帮助,植入了一个价值20多万元的人工耳蜗。康复中心的老师把他当作一个健康的孩子来看待,小富yao每天都很开心,并渐渐成为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一天,王雪莹老师去捧一盆仙人掌花,小富yao忙冲上前阻止,他提醒老师会扎手的。小富yao也非常有礼貌,经常在吃东西前,让老师先吃。
  几十名玩耍的残疾孩子中,一个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笑容的小女孩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只有三岁半的小聋儿已经没有了爸爸和妈妈,和奶奶相依为命。
  “小欣悦来到这里的时候,还不到三周岁,她的到来使我心里增加了不少压力。”赵晶老师说:“残疾孩子的心理绝不可忽视,要像对待健康孩子一样来对待他们。”为了让小欣悦心理保持健康,老师经常把她抱起来,亲她,夸她漂亮,说她懂事。每次看到小欣悦心里不舒服,老师都会去安慰,给她关怀给她爱。
  “小欣悦的心里没有阴影。”赵晶老师自豪地告诉记者,小欣悦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勤劳、能干,努力上进。
  “我们这里的残疾孩子心理都很阳光,我们还要继续给他们阳光。”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康仲伟副主任说。
  “我正在快乐地长大”一个留守儿童的“蜕变”


  5月30日,义宁镇第二小学一(3)班的学生在合唱。当日,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第二小学组织学校的留守儿童通过舞蹈、诗朗诵等表演形式,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新华社发(周科摄)
  一根柔顺纤细的马尾辫儿晃来晃去,红扑扑的脸蛋上挂着羞涩纯真的笑容……安徽泾县王直助教中心内,12岁的“留守儿童”董知瑜自信、快乐,她清澈如水的眼眸里,已经寻不到往日的阴霾。
  这个小姑娘,在过去的童年时光里,曾经历了母亲突然病故,父亲常年外出对她疏于照顾的“不幸”。
  “为了给妈妈治病,家里花掉了好多钱,还有爷爷、太公、太婆要爸爸照顾。所以妈妈去世以后,爸爸在家待了一个月就去县城打零工了。那时我刚刚上过幼儿园,就快上小学了。”回忆起幼时,小知瑜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对家境本已贫困的董知瑜一家来讲,妈妈的去世无疑雪上加霜。懂事的小知瑜从爸爸紧锁的眉头和依依不舍的眼睛读懂,爸爸的“狠心”离开,是为了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她没有哭,也没有求爸爸别走,从此开始了和家里三位老人相依为命的生活。
  “爸爸不在,太公、太婆身体又不好,只有爷爷能照顾我。因为学校离家很远,爷爷每天都要骑30分钟的自行车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他说怕我路上不安全。”说起疼爱她的爷爷,小知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家旁边的邻居没有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爷爷又常常忙里忙外,太公、太婆也不大能陪我说话、玩耍,好像做什么都只有我一个人,常常一整天在家都说不了几句话,所以觉得孤独又寂寞。”久而久之,小知瑜变得越来越内向,不爱说话,集体活动中,她常常成为“隐形人”。
  小知瑜的爸爸和爷爷也很快发现了孩子受到的影响,无奈之中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焦急之中好消息传来,经过学校的推荐,小知瑜来到位于泾县孤峰村的王直助教中心生活、学习。这个中心由泾县退休干部王直创办,专门接收留守儿童进行“集中养育”。
  在这里,小知瑜慢慢地找回了属于童年的欢乐。“六一”前的文艺演出里,她还和伙伴们跳了一支傣族孔雀舞!
  “这里和家里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人多!想说话时永远都有人跟我说话,想玩耍时身边永远都有小伙伴,有什么不愉快随时都能告诉老师们!”小知瑜闪着大眼睛,用最直白的语言大声表达着对助教中心的喜爱。
  专家指出,如果说农民工群体是当今社会上需要关心和照顾的“弱势群体”的话,那么千千万万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老家的留守儿童就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和一般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要面临很多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成长压力,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照顾。这种关注和照顾更应该体现在填补他们的“缺失”,让他们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自信、快乐地成长。
  “好想爸爸妈妈多来学校看我几次”一名白血病小患者的心愿
  一个普通孩子每天都能享受的时刻,对8岁的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西岔小学二(2)班学生巴燕来讲,却显得那么不易。
  “好想爸爸妈妈多来学校看我几次。”小巴燕说,这是她和姐姐最大的心愿。
  巴燕是甘肃省7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西岔小学是寄宿制学校,也是甘肃首批建成的32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之一。目前这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有包括巴燕姐妹在内的124名留守儿童,比例超过全校学生总数的1/4。
  在留守儿童之家,巴燕和读五年级的姐姐巴怀菊同住一间宿舍,就像以前在她们自己的家里那样。每天晚饭后,学校安排巴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或者做游戏,老师定期不定期地将她请到“谈心室”,了解她的想法,为她解疑释惑。
  5年前,巴怀菊被发现患有白血病,经过连续治疗病情有了转机,大夫说她今后很有可能痊愈。为给巴怀菊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父亲被迫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不定期外出打工。姐妹俩的生活,全靠60多岁的祖母照顾。
  初入留守儿童之家,巴燕少言寡语,不爱与同学交流,作业拖拉,字迹潦草。班主任王丽告诉记者:“姐姐的病,加上与父母长期分离,这些都让巴燕性格有点孤僻。在留守儿童之家得到鼓励和关注后,巴燕确实在进步,交作业也主动了。”
  如今,姐姐巴怀菊原来每月一次的化疗,变成了每学期一次。为帮助巴怀菊治病,西岔小学师生多次发出倡议并捐款。
  “巴怀菊,注意别感冒!”西岔小学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凡是了解巴怀菊病情的,总不忘记时不时提醒她一句。
  记者随皋兰县西岔小学校长和老师家访时,正赶上巴燕姐妹的母亲刘世秀回家务农。姐妹俩依偎在久别的母亲身边,显得特别亲热。
  有关人士指出,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白银区第二小学教育处副主任何英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缔造者,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老师在情感交流方面无法完全替代父母,学校教育也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
  甘肃省妇联副主席徐亚荣说:“甘肃去年劳务输出425.9万人,今、明两年劳务输出目标是450万人和500万人。可以预料,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加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也将越发严峻。”(参与采写记者:魏武、卫敏丽、刘大江、马姝瑞、徐宜军、程子龙、韩传号)


图表:六一国际儿童节 新华社发

  残疾儿童:我们的心灵并不孤单


  5月31日,小朋友们在北京奥运嘉年华游乐园游玩。当日,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北京市残联等单位在北京奥运嘉年华游乐园举办“快乐成长,童心飞扬”主题活动,为800多名来自北京各区县的残疾儿童免费提供游乐活动,并为小朋友们献上了精彩的马戏表演。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烈日下,树阴里,孩子们你追我赶。
  5月27日,距“六一”儿童节还有四天,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的孩子们已经提前来到哈尔滨市儿童公园里享受节日的快乐。
  “这些孩子因为残疾,多少都有一些自卑心理。但是他们有着和健康孩子一样的渴望,渴望得到与健康孩子一样的尊重。”王雪莹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拉着4岁的残疾小朋友于富yao。
  “叔叔好”,王雪莹老师手势和语言并用,于富yao流利地说出了三个字。
  王雪莹说,来自黑龙江省宝清县的于富yao是个不幸的孩子,妈妈爸爸听力不好,他一出生就是聋儿。
  不幸中的万幸,小富yao获得了有关部门的帮助,植入了一个价值20多万元的人工耳蜗。康复中心的老师把他当作一个健康的孩子来看待,小富yao每天都很开心,并渐渐成为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一天,王雪莹老师去捧一盆仙人掌花,小富yao忙冲上前阻止,他提醒老师会扎手的。小富yao也非常有礼貌,经常在吃东西前,让老师先吃。
  几十名玩耍的残疾孩子中,一个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笑容的小女孩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只有三岁半的小聋儿已经没有了爸爸和妈妈,和奶奶相依为命。
  “小欣悦来到这里的时候,还不到三周岁,她的到来使我心里增加了不少压力。”赵晶老师说:“残疾孩子的心理绝不可忽视,要像对待健康孩子一样来对待他们。”为了让小欣悦心理保持健康,老师经常把她抱起来,亲她,夸她漂亮,说她懂事。每次看到小欣悦心里不舒服,老师都会去安慰,给她关怀给她爱。
  “小欣悦的心里没有阴影。”赵晶老师自豪地告诉记者,小欣悦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勤劳、能干,努力上进。
  “我们这里的残疾孩子心理都很阳光,我们还要继续给他们阳光。”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康仲伟副主任说。
  “我正在快乐地长大”一个留守儿童的“蜕变”


  5月30日,义宁镇第二小学一(3)班的学生在合唱。当日,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第二小学组织学校的留守儿童通过舞蹈、诗朗诵等表演形式,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新华社发(周科摄)
  一根柔顺纤细的马尾辫儿晃来晃去,红扑扑的脸蛋上挂着羞涩纯真的笑容……安徽泾县王直助教中心内,12岁的“留守儿童”董知瑜自信、快乐,她清澈如水的眼眸里,已经寻不到往日的阴霾。
  这个小姑娘,在过去的童年时光里,曾经历了母亲突然病故,父亲常年外出对她疏于照顾的“不幸”。
  “为了给妈妈治病,家里花掉了好多钱,还有爷爷、太公、太婆要爸爸照顾。所以妈妈去世以后,爸爸在家待了一个月就去县城打零工了。那时我刚刚上过幼儿园,就快上小学了。”回忆起幼时,小知瑜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对家境本已贫困的董知瑜一家来讲,妈妈的去世无疑雪上加霜。懂事的小知瑜从爸爸紧锁的眉头和依依不舍的眼睛读懂,爸爸的“狠心”离开,是为了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她没有哭,也没有求爸爸别走,从此开始了和家里三位老人相依为命的生活。
  “爸爸不在,太公、太婆身体又不好,只有爷爷能照顾我。因为学校离家很远,爷爷每天都要骑30分钟的自行车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他说怕我路上不安全。”说起疼爱她的爷爷,小知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家旁边的邻居没有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爷爷又常常忙里忙外,太公、太婆也不大能陪我说话、玩耍,好像做什么都只有我一个人,常常一整天在家都说不了几句话,所以觉得孤独又寂寞。”久而久之,小知瑜变得越来越内向,不爱说话,集体活动中,她常常成为“隐形人”。
  小知瑜的爸爸和爷爷也很快发现了孩子受到的影响,无奈之中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焦急之中好消息传来,经过学校的推荐,小知瑜来到位于泾县孤峰村的王直助教中心生活、学习。这个中心由泾县退休干部王直创办,专门接收留守儿童进行“集中养育”。
  在这里,小知瑜慢慢地找回了属于童年的欢乐。“六一”前的文艺演出里,她还和伙伴们跳了一支傣族孔雀舞!
  “这里和家里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人多!想说话时永远都有人跟我说话,想玩耍时身边永远都有小伙伴,有什么不愉快随时都能告诉老师们!”小知瑜闪着大眼睛,用最直白的语言大声表达着对助教中心的喜爱。
  专家指出,如果说农民工群体是当今社会上需要关心和照顾的“弱势群体”的话,那么千千万万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老家的留守儿童就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和一般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要面临很多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成长压力,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照顾。这种关注和照顾更应该体现在填补他们的“缺失”,让他们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自信、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