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55年后,再次荡起双桨

编辑:csm351
2009-07-22





孔文龙 供图




少年宫 供图





孔文龙 供图




少年宫 供图



在文化公园,新老合唱团成员同唱一首歌 本报记者 陈文笔摄




7月9日少年宫合唱团前往“广州亚运城”参观并慰问在场馆日夜赶工的建设者 本报记者 陈文笔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少年宫合唱团指挥赖广益在指导学员唱歌 少年宫供图

  本报记者: 黄玉杰 陈学敏 通讯员: 王健 实习生: 支少容
  1952年的儿童节,广州市少年宫成立了,合唱团于同年9月筹建,杨国光作为首批成员进入。55年后,当他的孙辈迎来又一个欢乐的暑假,这位70岁的老人也想起自己的童年。7月11日,他来到少年宫的旧址所在地文化公园,和少年儿童宫合唱团的老团员及现任的指导老师、团员们重新聚首,纪念合唱团成立55周年。
  只有尖子生才能进合唱团
  广州少年宫合唱团成立于1954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儿童合唱团。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合唱团度过了五十个春秋,这是几代人持之以恒的不平凡历程。
  每逢周日,坐落在广州文化公园靠北门的一座折扇形的、坐北朝南的米黄色平房里,都会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童声。合唱团的学员来自市内各小学及部分中学,由学校推荐并经过简易考试才成为合唱团团员。“那时只有尖子生才能进。”65岁的李仲弘回忆说。合唱团一般每周训练一次,寒、暑假还组织集训,当时的辅导员李少立、王侃老师训练严谨、要求严格,直至如今一些老团员仍对当年老师的亲切教导难以忘怀。
  今非昔比。55年后的广州市少年宫,仅合唱团培训中心的教学面积就已达1300多平方米,年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这个全中国成立最早的少年宫合唱团,如今已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国际顶尖儿童合唱团。在文化公园里,在手风琴伴奏下,新老合唱团团员共同演唱一首几代人都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去合唱团学习“先进思想”
  五十多年前,杨国光还是广雅中学的初中学生。那个年代,国家正处于解放初期,各所学校都在组建校内的少年儿童先锋队组织;同时,也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本校参加少年宫的相关组织,接受进一步教育培养。杨国光爱唱歌,音乐课学得好,就获得了被推荐参加少年宫合唱团的光荣资格———到市里的先进歌舞组织学习,再把先进的思想带回学校中来。
  “1951年,文化公园还只叫做岭南文物宫,是用作开展华南土特产物资交流会的。1952年6月1日,广州市少年儿童宫在岭南文物宫的其中一处场馆举行开幕式,随后我就被招进合唱团;同年9月份,我以少年宫合唱团学员的身份正式报到……”
  聊起儿时的课外生活,杨国光形容是“凭着合唱团的学员证、在岭南文物宫里‘直来直往’的欢乐时光”。“以前家里不算富裕,很少有机会去那些得收门票的娱乐场所玩耍,和小伙伴捣鼓得最多的不外乎旋扭着皮筋做动力的自制坦克、削个小树丫做弹弓打麻雀,还有玻璃弹球。但自从有了合唱团的学员证,那可神气了,文物宫里的巨型象棋棋盘、溜冰场、机动小飞机,少年宫里的七彩成套小桌凳、苏联引进的足球机……暑假一周三次的合唱训练,一到排练休息,我就飞奔着去玩!”老人边形容边手舞足蹈,高兴得像个孩子。
  特许准假参加外事活动
  当时,杨国光是众多合唱团团员里音色佳、乐感强的学员。合唱训练没多久,辅导老师就让他担任合唱团团长兼指挥,并参加了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的电台录音、接待国际友人的联欢和演出等各项活动。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从少年宫到青年文化宫、从少年宫合唱团到广州市学生歌舞团,他一直延续着业余文艺生活。
  每当有外地、国外文艺团体来广州交流演出,杨国光都能得到班主任老师的特许批假,借上老师的自行车,从学校所在的西村经过德坭路(现广州市东风西路),沿着德宣路(现广州东风中路),一直来到中山纪念堂或省政府交际处(现广州迎宾馆)参加许多外事活动。
  在聚会现场,还有一位名叫孔文龙的老团员,向新团员们展示了陪伴着自己超过半个世纪的学员证、歌纸、观摩会票据等。每件物品就是一段回忆。一件件珍贵的旧时物件,反映了一代合唱团团员的童年生活。



在文化公园,新老合唱团成员同唱一首歌 本报记者 陈文笔摄




7月9日少年宫合唱团前往“广州亚运城”参观并慰问在场馆日夜赶工的建设者 本报记者 陈文笔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少年宫合唱团指挥赖广益在指导学员唱歌 少年宫供图

  本报记者: 黄玉杰 陈学敏 通讯员: 王健 实习生: 支少容
  1952年的儿童节,广州市少年宫成立了,合唱团于同年9月筹建,杨国光作为首批成员进入。55年后,当他的孙辈迎来又一个欢乐的暑假,这位70岁的老人也想起自己的童年。7月11日,他来到少年宫的旧址所在地文化公园,和少年儿童宫合唱团的老团员及现任的指导老师、团员们重新聚首,纪念合唱团成立55周年。
  只有尖子生才能进合唱团
  广州少年宫合唱团成立于1954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儿童合唱团。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合唱团度过了五十个春秋,这是几代人持之以恒的不平凡历程。
  每逢周日,坐落在广州文化公园靠北门的一座折扇形的、坐北朝南的米黄色平房里,都会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童声。合唱团的学员来自市内各小学及部分中学,由学校推荐并经过简易考试才成为合唱团团员。“那时只有尖子生才能进。”65岁的李仲弘回忆说。合唱团一般每周训练一次,寒、暑假还组织集训,当时的辅导员李少立、王侃老师训练严谨、要求严格,直至如今一些老团员仍对当年老师的亲切教导难以忘怀。
  今非昔比。55年后的广州市少年宫,仅合唱团培训中心的教学面积就已达1300多平方米,年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这个全中国成立最早的少年宫合唱团,如今已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国际顶尖儿童合唱团。在文化公园里,在手风琴伴奏下,新老合唱团团员共同演唱一首几代人都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去合唱团学习“先进思想”
  五十多年前,杨国光还是广雅中学的初中学生。那个年代,国家正处于解放初期,各所学校都在组建校内的少年儿童先锋队组织;同时,也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本校参加少年宫的相关组织,接受进一步教育培养。杨国光爱唱歌,音乐课学得好,就获得了被推荐参加少年宫合唱团的光荣资格———到市里的先进歌舞组织学习,再把先进的思想带回学校中来。
  “1951年,文化公园还只叫做岭南文物宫,是用作开展华南土特产物资交流会的。1952年6月1日,广州市少年儿童宫在岭南文物宫的其中一处场馆举行开幕式,随后我就被招进合唱团;同年9月份,我以少年宫合唱团学员的身份正式报到……”
  聊起儿时的课外生活,杨国光形容是“凭着合唱团的学员证、在岭南文物宫里‘直来直往’的欢乐时光”。“以前家里不算富裕,很少有机会去那些得收门票的娱乐场所玩耍,和小伙伴捣鼓得最多的不外乎旋扭着皮筋做动力的自制坦克、削个小树丫做弹弓打麻雀,还有玻璃弹球。但自从有了合唱团的学员证,那可神气了,文物宫里的巨型象棋棋盘、溜冰场、机动小飞机,少年宫里的七彩成套小桌凳、苏联引进的足球机……暑假一周三次的合唱训练,一到排练休息,我就飞奔着去玩!”老人边形容边手舞足蹈,高兴得像个孩子。
  特许准假参加外事活动
  当时,杨国光是众多合唱团团员里音色佳、乐感强的学员。合唱训练没多久,辅导老师就让他担任合唱团团长兼指挥,并参加了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的电台录音、接待国际友人的联欢和演出等各项活动。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从少年宫到青年文化宫、从少年宫合唱团到广州市学生歌舞团,他一直延续着业余文艺生活。
  每当有外地、国外文艺团体来广州交流演出,杨国光都能得到班主任老师的特许批假,借上老师的自行车,从学校所在的西村经过德坭路(现广州市东风西路),沿着德宣路(现广州东风中路),一直来到中山纪念堂或省政府交际处(现广州迎宾馆)参加许多外事活动。
  在聚会现场,还有一位名叫孔文龙的老团员,向新团员们展示了陪伴着自己超过半个世纪的学员证、歌纸、观摩会票据等。每件物品就是一段回忆。一件件珍贵的旧时物件,反映了一代合唱团团员的童年生活。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