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评论 > 正文

走进清代音乐,倾听美好音律

编辑:csm351
2021-04-29来源:百家号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音乐的研究关注度不断提高,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文章陆续发表。进入 21世纪以后,在诸多前辈的努力下使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也逐渐多元化。

  01、宫廷音乐

  宫廷音乐研究是清代音乐研究中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围绕着清代宫廷音乐的沿袭和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

  万依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 年第 2 期发表的《清代宫廷音乐》从四个方面对清代音乐进行了解释:清宫音乐系统的演变,清宫乐队乐器的使用,乐队的演奏以及清宫的律制,涵盖了广泛内容。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燕乐一直是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宫廷燕乐既有着经过朝代变迁遗留下来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满族色彩。罗明辉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 年第 1 期发表的《清代宫廷燕乐研究》中以清宫燕乐作为对象,从乐部构成、发展沿革、特定功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梳理。

  该文客观、中肯地评价了宫廷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清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对几千年来封建王朝宫廷音乐机构的继承和发展。苑玉东在他 2010 年 4 月的硕士论文《清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研究》中从清时期的宏观背景下审视清宫廷音乐机构和乐官制度。

  该文着重论述了二者的历史沿革和特点,阐述了二者的历史地位。避暑山庄宫廷音乐也是清代宫廷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钱树信在《满族研究》2004 年第 4 期发表《避暑山庄宫廷音乐概说》,介绍了避暑山庄作为清代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曾在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中发挥过特殊作用。

  其音乐系统、节奏、乐章、乐器、乐谱等都是清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吕志敏、代洪宝在《四川戏剧》2018 年第 3 期发表的《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的历史演变及价值》一文中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避暑山庄宫廷音乐,不仅具有其本身特点的艺术价值,并且有着特殊的政治作用,由此避暑山庄宫廷音乐不仅具备了艺术价值,还被赋予了政治价值。

  可以看出,诸多学者对清代宫廷音乐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宫廷音乐的构成、使用及编制上着手进行,局限于直观地描述清代宫廷音乐的各种情况。因此研究者们应该将清宫音乐放置于清代音乐历史的大背景下,不仅要从政治方面,更要从文化、社会等角度挖掘清代宫廷音乐的更多意义。

  02、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也是清代音乐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研究成果现在还不及清代宫廷音乐研究的成果。温显贵在《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发表的《清代的“十番乐”》 一文论述了十番音乐的起源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的乐器本身。至清代广为流行后,能够使用的场合也逐步扩大,更慢慢发展到歌榭酒肆之中。

  朱文鼎于 2010 年 5 月完成的硕士论文《明清俗曲理论与音乐形态研究》对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理论与音乐形式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文章着重论述了明清民间音乐的概念、发展脉络及民间音乐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从多种音乐元素入手,分析和总结了明清民间音乐的音乐形式特征。

  王洲、王耀华在发表于《黄钟》2011 年第 4 期的《清代福州、泉州和它们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乐种及其与琉球音乐的关联》一文中表示,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与中国正式建交期间,福州和泉州及其周边地区成了两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因此,该文简要梳理了中国清代福州、泉州及其周边地区南西诸岛的传统音乐与琉球音乐的关系。可见,学界对近代民间音乐的研究关注点主要在乐器、乐种方面。因而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更多集中在民间音乐的表演体制及优秀乐人的身上。

  03、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清代宗教音乐的研究成果相较于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来说,可谓是寥若晨星。并且显而易见的是,现在对宗教音乐的研究存在着视野较窄的问题。

  蒲亨强在《中国音乐》2008 年第 3 期发表的《清代〈青玄济炼铁罐施食〉音乐资料研究》与蒲亨强、韩革新在《乐府新声》2008 年第 4 期发表的《清代〈铁罐斛食全集〉音乐史料研究》这两篇文章探讨了当时全真派仪式音乐的特征,并与当代全真派类似仪式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道教音乐在古今互探中的音乐特征和历史演变,从而更清晰地体现了道教音乐的历史价值和特征。

  04、音乐思想

  袁建军于 2017 年发表于《音乐研究》第 4 期的《汪烜礼乐思想特点及意义》一文中,论述了汪烜的礼乐思想是继承北宋周敦颐的“淡和”音乐观,然后提出“唯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的“淡在和上”的观点。

  可谓接续先秦两汉以来的儒家正统礼乐思想,属于儒家传统礼乐思想在清代中叶的延续和呈现。

  孙远于 2016 年完成的硕士论文《汪绂礼学思想初探》一文通过对汪绂礼学理论的粗略梳理,展示了清代汪绂礼学的地位、思想特点和学术成就,并在最后总结出其在演变过程中丰富的内涵。该文完整梳理了清代礼学发展的脉络,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05、音乐文献

  清代音乐思想内涵丰富,而这些丰富的思想又依存于庞大的文献载体,因此对清代音乐史料的研究也应该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注意。

  温显贵的硕士论文《清史稿乐志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清史稿》的修纂及其相关问题,如修史机构、史料来源及版本等;二是《清史稿·乐志》的修纂及其相关问题;三是对《乐志》的音乐体系、乐章、乐器等方面的描写进行分析。

  陈万鼐于 2010 年出版的《清史稿乐志研究》一书的研究重点是历史上的清代音乐,卷一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清代清朝历史,第二至六卷分别以清代乐律、乐调为研究对象。本书第七卷介绍了清代西方音乐和晚清学校音乐歌曲,补足了《清史稿·乐志》中清末音乐的缺失。

  桑坤于 2016 年发表在《中国音乐学》第 2 期的《〈琴旨〉琴调体系探微》一文以《琴旨》对琴调的归纳和整理为中心,通过对现有《琴旨》乐谱的起止注释的考证,并与王坦的观点进行比较,对王坦构建的《琴旨》新体系作出客观评价。

  清代学术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蔚为大观,作者期望音乐理论部分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徐元勇发表于 2006 年《音乐艺术》第 4 期的《中国音乐研究的重要史料——清代笔记》一文对正史史料、正史的文人论着和笔记史料中的音乐史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和研究。

  清代史籍中丰富的音乐史料是中国传统音乐史料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宝贵资料。郑俊晖发表于《音乐研究》2018 年第 2 期的《清代乐书考辨十二则》。

  一文选择了十二种乐书之相关史事如书名、作者、文字等事项一一复加研核。以上四篇文章为我们研究清代音乐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史料来源,使我们在众多清代乐论史料中能够摸清一点方向。然而,如何让过去为现在所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06、小结:

  虽然近几十年对清代音乐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宫廷音乐的乐律与调性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对于民间音乐要注重表演体制、表演程序和优秀音乐人才的关注;对于宗教音乐方面的研究要拓宽研究视野;清代音乐文献资料数量众多,但目前对音乐文献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几部着作之中,其他学者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文献的整理挖掘还不够全面深入。

  因此对清代音乐各个领域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前人的研究为想要研究清代音乐的研究者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但更应该以此为根基不断积极创新,积极探索新的领域,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清代音乐。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