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朱清时委员:过早“分类”制约了拔尖人才成长

编辑:csm351
2009-03-10
  ●如果国内师资水平提不上去,没有好的团队,真正优秀的人才回来很难开展工作。
  ●我们的教育体制过早地把年轻人分类、分层次,而且一旦分了,就很难改变。
  ●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就是过分注重评价的指标化,以前把这些看作是管理的创新,现在看来,是好心办了坏事,这种做法亟待改变。
  在日前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第19次全体会议上,有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的观点,成为与会大学书记、校长的共识。其实,大学本身也存在高层次师资缺乏的问题,这也是国内高校频频在全球高薪招聘学院院长、教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本报独家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
  单靠引进解决不了高层次人才缺乏顽症
  记者:您如何看待这些年国内高校纷纷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做法?
  朱清时:目前国内高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高层次人才的缺乏,这一点大家认识得很清楚。但是如何解决这一顽症,大家比较关注的途径是直接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过去,国家和各部、省都制定了相关的人才引进计划,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光靠从国外引进人才来补充高校高层次教师队伍,有利有弊。
  不可否认,从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来就是骨干,很快就可以“上手”。但也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如果国内师资水平提不上去,没有好的团队,真正优秀的人才回来很难开展工作。优秀人才选择去处时,首先关注的是工作梯队。二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高校只有靠加大力度提高物质条件,比如,百万年薪、上千万的启动经费来吸引国外人才,这种待遇差别有可能造成“招来一个女婿,气走几个儿子”的后果,导致本土青年人才流失。因此,要根本解决高校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是要立足自己培养,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问题都要走的路子,中国也不例外。
  我们完全有可能自己培养出优秀人才
  记者:这些年,不少国内青年学者也热衷于出国“镀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到国外留学这一程序吗?
  朱清时:我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完全有可能自己培养高层次人才。一个例子是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西南联大办学是在抗战时期,虽然只有七八年的历史,却培养出了中国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大师级人才,很多人至今还在国内外起着骨干作用,你看这些年国家科技奖获奖者中有多少是西南联大毕业生?那时候的办学条件非常差,教授们有时候要靠摆地摊来维持家用,但却在国内培养了那么多高层次人才。西南联大能做到,为什么我们现在做不到?
  另一个眼前的例子是中科大的陈仙辉教授。2008年陈仙辉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有关高温超导的论文,他和团队的成果被国际上评为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同时,在国内也入选科技部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技新闻。陈仙辉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中科大读的,毕业后留在学校埋头苦干了20年。陈仙辉就是国内培养的优秀人才的代表,完全不逊色于国外的高层次人才。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最短的那块“短板”在哪里?
  朱清时: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要尊重教育与科研的规律,为他们创造一个长时间稳定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埋头苦干,不折腾、不干预。现在很多高校在评价人才时喜欢评论文篇数、论文影响因子,科研经费与待遇跟评审挂钩,几年评审不合格就不支持了。无论是国内培养的人才,还是国外引进的人才,在这种浮躁的评审制度面前,就很快沉不住气了,因为每年都要出成果,自己需要、学生和助手也需要,无法做需要投入长时间、花费巨大精力的科研工作。我国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就是过分注重评价的指标化,以前把这些看作是管理的创新,现在看来,是好心办了坏事,这种做法亟待改变。国家要对高层次人才给予稳定的支持,让他们安心工作,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们。像上面提到的陈仙辉教授,他的工作难度很大,不是很容易出成果,中科大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20年后,陈仙辉终于一鸣惊人。
  ●如果国内师资水平提不上去,没有好的团队,真正优秀的人才回来很难开展工作。
  ●我们的教育体制过早地把年轻人分类、分层次,而且一旦分了,就很难改变。
  ●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就是过分注重评价的指标化,以前把这些看作是管理的创新,现在看来,是好心办了坏事,这种做法亟待改变。
  在日前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第19次全体会议上,有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的观点,成为与会大学书记、校长的共识。其实,大学本身也存在高层次师资缺乏的问题,这也是国内高校频频在全球高薪招聘学院院长、教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本报独家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
  单靠引进解决不了高层次人才缺乏顽症
  记者:您如何看待这些年国内高校纷纷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做法?
  朱清时:目前国内高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高层次人才的缺乏,这一点大家认识得很清楚。但是如何解决这一顽症,大家比较关注的途径是直接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过去,国家和各部、省都制定了相关的人才引进计划,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光靠从国外引进人才来补充高校高层次教师队伍,有利有弊。
  不可否认,从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来就是骨干,很快就可以“上手”。但也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如果国内师资水平提不上去,没有好的团队,真正优秀的人才回来很难开展工作。优秀人才选择去处时,首先关注的是工作梯队。二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高校只有靠加大力度提高物质条件,比如,百万年薪、上千万的启动经费来吸引国外人才,这种待遇差别有可能造成“招来一个女婿,气走几个儿子”的后果,导致本土青年人才流失。因此,要根本解决高校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是要立足自己培养,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问题都要走的路子,中国也不例外。
  我们完全有可能自己培养出优秀人才
  记者:这些年,不少国内青年学者也热衷于出国“镀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到国外留学这一程序吗?
  朱清时:我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完全有可能自己培养高层次人才。一个例子是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西南联大办学是在抗战时期,虽然只有七八年的历史,却培养出了中国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大师级人才,很多人至今还在国内外起着骨干作用,你看这些年国家科技奖获奖者中有多少是西南联大毕业生?那时候的办学条件非常差,教授们有时候要靠摆地摊来维持家用,但却在国内培养了那么多高层次人才。西南联大能做到,为什么我们现在做不到?
  另一个眼前的例子是中科大的陈仙辉教授。2008年陈仙辉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有关高温超导的论文,他和团队的成果被国际上评为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同时,在国内也入选科技部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技新闻。陈仙辉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中科大读的,毕业后留在学校埋头苦干了20年。陈仙辉就是国内培养的优秀人才的代表,完全不逊色于国外的高层次人才。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最短的那块“短板”在哪里?
  朱清时: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要尊重教育与科研的规律,为他们创造一个长时间稳定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埋头苦干,不折腾、不干预。现在很多高校在评价人才时喜欢评论文篇数、论文影响因子,科研经费与待遇跟评审挂钩,几年评审不合格就不支持了。无论是国内培养的人才,还是国外引进的人才,在这种浮躁的评审制度面前,就很快沉不住气了,因为每年都要出成果,自己需要、学生和助手也需要,无法做需要投入长时间、花费巨大精力的科研工作。我国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就是过分注重评价的指标化,以前把这些看作是管理的创新,现在看来,是好心办了坏事,这种做法亟待改变。国家要对高层次人才给予稳定的支持,让他们安心工作,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们。像上面提到的陈仙辉教授,他的工作难度很大,不是很容易出成果,中科大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20年后,陈仙辉终于一鸣惊人。
  过早“分类”制约了高层次人才成长
  记者:既然我们完全有可能自己培养出优秀人才,为什么国内培养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
  朱清时:原因不是我们没有钱,而是教育体制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它严重限制了我们自己培养的青年人成为优秀人才,也就使得高校缺乏高层次人才。我认为,国家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厘清这些问题,加以改进。
  这种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过早地把年轻人分类、分层次,而且一旦分了,就很难改变。现在的孩子只有上了优质小学,才能上重点中学,才能进入好大学,这样就卡掉了很多农村孩子,因为农村优质的中小学太少了。《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显示,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拥有不足1名外语教师,这样的农村教师队伍,导致大多数农村孩子不能上大学,即使上了大学,也进不了好大学,读到研究生的更少了。我就发现,现在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中,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越来越少。记得我读大学时,班里同学大多数是农村孩子。这种状况的后果是,现在能够一步步通过筛选读到研究生的少数学生,未必是最优秀的苗子,能否读研究生主要是取决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居住环境。这种分层不是人为的,而是教育体制自发造成的结果。这种体制是不公平的,使得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机会,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培养优秀人才是很难的。
  这使我想起邻国日本,去年日本获得4个诺贝尔奖。日本获得过那么多诺贝尔奖,大家都不奇怪,原因在哪里?其实日本的教育并非完全西化,比如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68岁的益川敏英,他不太会英语,甚至没有护照,没有出过国。重要原因是,日本为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为了消除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教育水平差距,日本的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三五年定期轮换,任何一个农村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地转学到东京。基础教育保持同样的水平,这是教育公平很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个缺陷是过早地分专业,而且一旦分了,很难改变,使得年轻人失去选择机会。学生一进中学就分文理科,入了大学,专业就是固定的。我在美国工作时了解到,美国人平均一生要换三到四次工作,最后才稳定下来。而中国人相反,大部分人是一辈子只干一份工作。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要靠碰运气,如果这个专业不是你感兴趣、可以发挥长处的,那你这一生不太可能发挥创造力,成为一流优秀人才更无从谈起。
  记者: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体制?
  朱清时: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其实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它强调专业化,学生年纪轻轻就必须选定专业,纳入培养计划,就像计划经济中按计划生产产品一样,后来证明苏联的这种体制有严重缺陷,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的天赋和兴趣,违反了人性的规律。世界上比较成功的教育体制应该是西方通才培养的教育体制,不强调专业。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时,哪怕化学系的学生,也只有1/3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他可以选择音乐、历史、文学、生物等,知识结构是多元化的,只要学分够了就可以毕业,专业的概念很淡。其实中国很多文化名人,在大学时也都换过专业,最后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成为该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创造公平的机会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记者:国家目前正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变上面所说的教育体制这两种结构性缺陷?
  朱清时:第一个缺陷是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导致的,使得年轻人失去了公平的机会。要改变这一点,必须所有学校一视同仁,不能再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人为制造不平等。
  改变第二个缺陷,要从教育体制结构改起。比如,职业学校或者中专的毕业生必须有通道上大学,这些学生在作出选择时还不成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哪里,如果几年后想上大学或者读研究生,要让他们还有希望,这就要改革大学的录取制度,不能完全靠高考。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美国社区学院介于大学和中学之间,只读两年,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或者没有兴趣读大学的学生,可以读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不规定专业,可以选修各种课程,修够学分后授予副学士学位,相当于上了一半大学。这些学生可以以副学士学位申请读大学,如果通过考试,再读两年就得到学士学位。这种体制的设计就是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不让中学毕业生或者在社会上工作的青年人失去上正规大学的机会。过早地让年轻人选择专业,不利于民族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当然也不利于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还有一个要改革的是,应更加淡化大学的专业,瞄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上大学不是为了有个专业,而是为了有个基础干各种各样的工作,当然,可以有所侧重。我们要立足本国培养自己的高层次人才,必须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总结苏联教育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吸收西方成功的教育模式的优点。
  ■本报记者赵秀红 储召生
  《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9日第5版
  过早“分类”制约了高层次人才成长
  记者:既然我们完全有可能自己培养出优秀人才,为什么国内培养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
  朱清时:原因不是我们没有钱,而是教育体制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它严重限制了我们自己培养的青年人成为优秀人才,也就使得高校缺乏高层次人才。我认为,国家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厘清这些问题,加以改进。
  这种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过早地把年轻人分类、分层次,而且一旦分了,就很难改变。现在的孩子只有上了优质小学,才能上重点中学,才能进入好大学,这样就卡掉了很多农村孩子,因为农村优质的中小学太少了。《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显示,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拥有不足1名外语教师,这样的农村教师队伍,导致大多数农村孩子不能上大学,即使上了大学,也进不了好大学,读到研究生的更少了。我就发现,现在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中,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越来越少。记得我读大学时,班里同学大多数是农村孩子。这种状况的后果是,现在能够一步步通过筛选读到研究生的少数学生,未必是最优秀的苗子,能否读研究生主要是取决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居住环境。这种分层不是人为的,而是教育体制自发造成的结果。这种体制是不公平的,使得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机会,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培养优秀人才是很难的。
  这使我想起邻国日本,去年日本获得4个诺贝尔奖。日本获得过那么多诺贝尔奖,大家都不奇怪,原因在哪里?其实日本的教育并非完全西化,比如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68岁的益川敏英,他不太会英语,甚至没有护照,没有出过国。重要原因是,日本为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为了消除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教育水平差距,日本的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三五年定期轮换,任何一个农村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地转学到东京。基础教育保持同样的水平,这是教育公平很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个缺陷是过早地分专业,而且一旦分了,很难改变,使得年轻人失去选择机会。学生一进中学就分文理科,入了大学,专业就是固定的。我在美国工作时了解到,美国人平均一生要换三到四次工作,最后才稳定下来。而中国人相反,大部分人是一辈子只干一份工作。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要靠碰运气,如果这个专业不是你感兴趣、可以发挥长处的,那你这一生不太可能发挥创造力,成为一流优秀人才更无从谈起。
  记者: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体制?
  朱清时: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其实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它强调专业化,学生年纪轻轻就必须选定专业,纳入培养计划,就像计划经济中按计划生产产品一样,后来证明苏联的这种体制有严重缺陷,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的天赋和兴趣,违反了人性的规律。世界上比较成功的教育体制应该是西方通才培养的教育体制,不强调专业。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时,哪怕化学系的学生,也只有1/3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他可以选择音乐、历史、文学、生物等,知识结构是多元化的,只要学分够了就可以毕业,专业的概念很淡。其实中国很多文化名人,在大学时也都换过专业,最后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成为该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创造公平的机会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记者:国家目前正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变上面所说的教育体制这两种结构性缺陷?
  朱清时:第一个缺陷是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导致的,使得年轻人失去了公平的机会。要改变这一点,必须所有学校一视同仁,不能再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人为制造不平等。
  改变第二个缺陷,要从教育体制结构改起。比如,职业学校或者中专的毕业生必须有通道上大学,这些学生在作出选择时还不成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哪里,如果几年后想上大学或者读研究生,要让他们还有希望,这就要改革大学的录取制度,不能完全靠高考。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美国社区学院介于大学和中学之间,只读两年,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或者没有兴趣读大学的学生,可以读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不规定专业,可以选修各种课程,修够学分后授予副学士学位,相当于上了一半大学。这些学生可以以副学士学位申请读大学,如果通过考试,再读两年就得到学士学位。这种体制的设计就是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不让中学毕业生或者在社会上工作的青年人失去上正规大学的机会。过早地让年轻人选择专业,不利于民族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当然也不利于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还有一个要改革的是,应更加淡化大学的专业,瞄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上大学不是为了有个专业,而是为了有个基础干各种各样的工作,当然,可以有所侧重。我们要立足本国培养自己的高层次人才,必须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总结苏联教育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吸收西方成功的教育模式的优点。
  ■本报记者赵秀红 储召生
  《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9日第5版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