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美华裔歌剧演唱家田浩江:歌剧是最贵的艺术

编辑:csm351
2011-11-05
10月31日,田浩江在峰会开幕前的迎宾晚会上演唱并以钢琴伴奏。(台湾《远见》杂志供图)
11月2日,田浩江在峰会讨论上发言。(深圳商报驻台记者 侯丽华 摄)

  遇见歌剧演唱家田浩江,是在台湾《远见》杂志主办的第九届“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上。作为一名艺术家,现身商界精英云集的场合,他可以做什么?

  田浩江要做的事很多。10月31日,他在峰会开幕前的迎宾晚会上演唱多首中文经典歌曲,有时用钢琴伴奏有时又玩起吉他,让人暂时忘记他是一名专业出色的歌剧演唱家。11月2日,他参加峰会专题讨论,在谈及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时,田浩江认为台北市应创办专业歌剧院与芭蕾舞团,才能与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匹配;他还向参与同场讨论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建议,创办“世界首演艺术节”,首演向来会引发全世界高度关注,而亚洲正缺乏此类高品质艺术节来提升文化影响力。

  歌剧演唱家田浩江生于北京,1983年赴美攻读声乐,后进入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唱,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誉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最耀眼的华裔歌唱家”,连续20年在大都会歌剧院担任主要演员,是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卡纳瓦等世界级歌唱艺术家同台演出最多的亚裔歌剧演唱家,与全球30多个歌剧院合作过上千场演出。三天时间,两次见到的田浩江,与歌剧演唱家都有着一定距离。在对他进行单独访问后,记者眼中的田浩江,忙着让外国歌唱家唱中文,也忙着在世界各地参加多部中国歌剧的演出,更像是一名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活动者。

  歌剧是最贵的表演艺术形式

  在这届峰会上,田浩江先唱后说,他打趣说自己“唱得比说得好听”,在没有旋律伴奏下的发言,听起来的确不那么“动听”,他的发言听起来颇为严肃,“歌剧是最贵的表演艺术形式,歌剧必须集合演唱、舞蹈、戏剧艺术以及多媒体等多种表现手法,把歌剧做成赚钱的生意十分困难”。

10月31日,田浩江在峰会开幕前的迎宾晚会上演唱并以钢琴伴奏。(台湾《远见》杂志供图)
11月2日,田浩江在峰会讨论上发言。(深圳商报驻台记者 侯丽华 摄)

  遇见歌剧演唱家田浩江,是在台湾《远见》杂志主办的第九届“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上。作为一名艺术家,现身商界精英云集的场合,他可以做什么?

  田浩江要做的事很多。10月31日,他在峰会开幕前的迎宾晚会上演唱多首中文经典歌曲,有时用钢琴伴奏有时又玩起吉他,让人暂时忘记他是一名专业出色的歌剧演唱家。11月2日,他参加峰会专题讨论,在谈及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时,田浩江认为台北市应创办专业歌剧院与芭蕾舞团,才能与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匹配;他还向参与同场讨论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建议,创办“世界首演艺术节”,首演向来会引发全世界高度关注,而亚洲正缺乏此类高品质艺术节来提升文化影响力。

  歌剧演唱家田浩江生于北京,1983年赴美攻读声乐,后进入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唱,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誉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最耀眼的华裔歌唱家”,连续20年在大都会歌剧院担任主要演员,是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卡纳瓦等世界级歌唱艺术家同台演出最多的亚裔歌剧演唱家,与全球30多个歌剧院合作过上千场演出。三天时间,两次见到的田浩江,与歌剧演唱家都有着一定距离。在对他进行单独访问后,记者眼中的田浩江,忙着让外国歌唱家唱中文,也忙着在世界各地参加多部中国歌剧的演出,更像是一名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活动者。

  歌剧是最贵的表演艺术形式

  在这届峰会上,田浩江先唱后说,他打趣说自己“唱得比说得好听”,在没有旋律伴奏下的发言,听起来的确不那么“动听”,他的发言听起来颇为严肃,“歌剧是最贵的表演艺术形式,歌剧必须集合演唱、舞蹈、戏剧艺术以及多媒体等多种表现手法,把歌剧做成赚钱的生意十分困难”。

  田浩江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演唱了20年,他介绍说,这所128年历史的世界级歌剧院每年预算约为3亿美元,政府直接资助仅在其中占3%~5%,而数百万美元的票房收入相对于巨额投入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歌剧院极其仰赖财团、机构和个人的捐助,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创投资金。“大都会歌剧院最大的部门,是筹款部门。”田浩江微笑着说,“现在欧美经济遇到问题,美国和欧洲政府削减预算,西方歌剧院多数都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

  在田浩江看来,中国歌剧市场近年来红火的表象与西方歌剧业“钱途”堪忧的状况恰成对比,“国家大剧院在开张不到4年的时间里,举办了3届国际歌剧节,这与中国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仅北京一年的歌剧场次就可以千位数计算,演出量惊人”,在一片繁华中他仍冷静地指出,中国歌剧市场与西方有一点完全相同,“卖票同样不能达到收支平衡”,需要在如何运作管理方面向西方作更深入借鉴。

  金色大厅并非扬名国际的舞台

  身为歌剧演员,田浩江把剧目质量视为歌剧业能够长久发展的源动力。“中国目前确实比西方肯在高雅艺术方面花钱,政府下决心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种战略眼光值得肯定。但怎么发展才是对的、究竟什么才是好的,这些迟早都将成为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说着这些话的田浩江,脸上看不到一点笑意,而在两天前的晚会上他却将轻松愉悦的气氛通过歌声传达给每一位现场来宾。

  田浩江认为,在有钱的前提下,仍须保持务实、沉着、不张扬的心态,不去盲目追求宏大与浮名,艺术才会有扎实进步的可能。

  他谈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称近年来中国的许多演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但并非所有节目都能被视作优质作品,“金色大厅只是一处演出场地,并不是震惊国际的舞台,中国歌唱艺术如果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扬名’海外,不能不说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

  他还指出中国的乐评界往往对一部歌剧作品出现“一边倒”的歌颂式评鉴,这却可能成为音乐与歌剧发展的绊脚石,“理性且公正的评论才能帮助观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观众学会辨别哪些是概念上庸俗的作品”。

  歌剧演员学中文震惊西方

  田浩江牢牢记得1983年12月17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那天是他抵达美国的第二天,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时年29岁的他生平第一次看歌剧。为了学唱歌剧,当时只看得懂4个英文字的他学习英、意、法、德四种语言,一去不回头,直到登上西方歌剧表演的顶级舞台。

  20多年后,他发现当初这条通往歌剧的“单行道”慢慢拓宽成为“双行道”,不断发展的中国歌剧市场使他觉得把中文带进高雅音乐的时机已经成熟。2010年5月,他开始策划“I Sing in Beijing”,这个国际青年声乐家汉语歌唱计划于2011年8月圆满完成,来自8个国家的20名年轻的歌唱家与6名中国年轻歌唱家一起,在北京受训半年后,共同完成了一场中文的歌剧演出。

  外国人唱中文歌剧并非新鲜事,但让外国年轻的声乐演员学中文,却震撼了西方歌剧界。在此之后,西方媒体在多个场合采访田浩江,总会不断问他:中文是否会成为歌剧艺术的一种新语言?

  田浩江自己还没有结论,这条“双行道”要通往何方,他也要边前进边思考。“I Sing in Beijing”将于明年1月展开第二次培训,是否能将这一活动办得长久些,让更多外国歌唱家通过学习中文拓宽他们的视界丰富他们的观念,是否能因此让中文在歌剧艺术殿堂中留下更深的印记,这些都是他未来将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明年5月,田浩江将在北京上演他的“单人秀”(One Man Show),这是与歌剧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表演形式,他自编自导自演,一个人完成整场演出,用独唱、钢琴和吉他,向观众讲述自己从中国到美国的故事。

  田浩江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演唱了20年,他介绍说,这所128年历史的世界级歌剧院每年预算约为3亿美元,政府直接资助仅在其中占3%~5%,而数百万美元的票房收入相对于巨额投入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歌剧院极其仰赖财团、机构和个人的捐助,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创投资金。“大都会歌剧院最大的部门,是筹款部门。”田浩江微笑着说,“现在欧美经济遇到问题,美国和欧洲政府削减预算,西方歌剧院多数都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

  在田浩江看来,中国歌剧市场近年来红火的表象与西方歌剧业“钱途”堪忧的状况恰成对比,“国家大剧院在开张不到4年的时间里,举办了3届国际歌剧节,这与中国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仅北京一年的歌剧场次就可以千位数计算,演出量惊人”,在一片繁华中他仍冷静地指出,中国歌剧市场与西方有一点完全相同,“卖票同样不能达到收支平衡”,需要在如何运作管理方面向西方作更深入借鉴。

  金色大厅并非扬名国际的舞台

  身为歌剧演员,田浩江把剧目质量视为歌剧业能够长久发展的源动力。“中国目前确实比西方肯在高雅艺术方面花钱,政府下决心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种战略眼光值得肯定。但怎么发展才是对的、究竟什么才是好的,这些迟早都将成为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说着这些话的田浩江,脸上看不到一点笑意,而在两天前的晚会上他却将轻松愉悦的气氛通过歌声传达给每一位现场来宾。

  田浩江认为,在有钱的前提下,仍须保持务实、沉着、不张扬的心态,不去盲目追求宏大与浮名,艺术才会有扎实进步的可能。

  他谈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称近年来中国的许多演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但并非所有节目都能被视作优质作品,“金色大厅只是一处演出场地,并不是震惊国际的舞台,中国歌唱艺术如果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扬名’海外,不能不说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

  他还指出中国的乐评界往往对一部歌剧作品出现“一边倒”的歌颂式评鉴,这却可能成为音乐与歌剧发展的绊脚石,“理性且公正的评论才能帮助观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观众学会辨别哪些是概念上庸俗的作品”。

  歌剧演员学中文震惊西方

  田浩江牢牢记得1983年12月17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那天是他抵达美国的第二天,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时年29岁的他生平第一次看歌剧。为了学唱歌剧,当时只看得懂4个英文字的他学习英、意、法、德四种语言,一去不回头,直到登上西方歌剧表演的顶级舞台。

  20多年后,他发现当初这条通往歌剧的“单行道”慢慢拓宽成为“双行道”,不断发展的中国歌剧市场使他觉得把中文带进高雅音乐的时机已经成熟。2010年5月,他开始策划“I Sing in Beijing”,这个国际青年声乐家汉语歌唱计划于2011年8月圆满完成,来自8个国家的20名年轻的歌唱家与6名中国年轻歌唱家一起,在北京受训半年后,共同完成了一场中文的歌剧演出。

  外国人唱中文歌剧并非新鲜事,但让外国年轻的声乐演员学中文,却震撼了西方歌剧界。在此之后,西方媒体在多个场合采访田浩江,总会不断问他:中文是否会成为歌剧艺术的一种新语言?

  田浩江自己还没有结论,这条“双行道”要通往何方,他也要边前进边思考。“I Sing in Beijing”将于明年1月展开第二次培训,是否能将这一活动办得长久些,让更多外国歌唱家通过学习中文拓宽他们的视界丰富他们的观念,是否能因此让中文在歌剧艺术殿堂中留下更深的印记,这些都是他未来将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明年5月,田浩江将在北京上演他的“单人秀”(One Man Show),这是与歌剧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表演形式,他自编自导自演,一个人完成整场演出,用独唱、钢琴和吉他,向观众讲述自己从中国到美国的故事。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